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757章 谁执赤旗当空舞,文华殿内绘宏图
  东江军现在一动手,那就是证据确凿,毫无狡辩和推诿抵赖的余地。

  抄家、罚没、流放,没有任何怜悯和宽容,除去真正花在民生上,和正常合理支出外,罚没的钱,可是了不得的大数字。

  全部充入府库,新官上任后,资金非常充裕,有钱好办事不是嘛?中秋节必须大办特办,就要热闹起来。

  各地的城狐社鼠,打行之流,该抓的抓、该杀的杀、该流放的全部关在一起,定期往南方送。

  人在京城的王云熙,每天看着转交给他的最新流放数字,笑的见牙不见眼。

  “南儋部州稳了!”

  ……

  八月十二,中秋节进入倒计时,京城的大街小巷依然热闹无比。

  对普通人来说,国政大事那都是大佬们关心的,趁着年节兴旺,多挣点钱才是正理。

  还是那个文华殿,不过现在不是偏殿,龙椅和御案啥的都撤掉,现在被重新隔成一处处办公区和大小会议室。看書溂

  偏殿东暖阁是赵华的首相办公室,吏部尚书柳维康、户部尚书任至初、礼部尚书徐光启、工部尚书熊廷弼、刑部尚书赵绪、兵部尚书李秋昇,六人都在冬暖阁喝茶、抽烟。

  这是大明新内阁六大员第一次聚到一起开会,就等鹏帅和赵首相莅临。

  六位尚书(从一品)分别统领各部具体工作,各负其责,将在首相领导下,完成鹏帅下达的任务。

  从初八夺权,花了四天的时间把各自部门主要职位梳理了一遍,这将近一年半的准备可没白忙。

  各自的得力干将早早就开始物色,一声令下立即接管具体事务。

  谋定而后动,只有事前的充分准备,真正行动时才举重若轻,胸有成竹。

  “柳天官(吏部尚书别称)在南方待久了,这京城冬天可难熬啊!”

  工部尚书熊廷弼和柳维康接触不多,这时候打趣几句熟悉熟悉。

  “大司空(工部尚书别称)有所不知,我当年可是被流放充军在辽东,被冻的不像样子,要不是自己会点医术,手脚早就冻残了”。

  柳维康几年不见,风采依旧,温文儒雅的医生模样,其实这都是表象,在南直隶他亲自下达的处决令,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倒是咱们的大宗伯(礼部尚书别称)在琼州府那边待了一年多,估计今年冬天够呛”。

  “哈哈哈,是极是极!到时候少不得要找柳天官求取灵丹妙药啊!”

  礼部尚书徐光启哈哈一笑,多年媳妇熬成婆,终于入了阁,他掌礼部也是众望所归、名副其实。

  这些年他从第一次和东江军接触,就开始翻译西夷的各种理科书籍,也算是学贯中西。

  加上鹏帅不断的开挂,从回忆中抄写的那些基础学科书籍,最后都以他的名义定稿。

  现在大明所有的阳明学堂、东江内部军事学堂、所用的基础教材都是老徐整理出来的,可为天下师。

  “唉唉!大司马(兵部尚书别称)你烟盒咋换了?我今天还准备抓个现行犯哩!”

  赵绪一把夺过李秋昇铁皮烟盒,坏坏的借花献福散了一圈,回头还拿话点他。

  “嚇!大司寇还威风,咋滴,想请我去你刑部喝茶?”

  弟兄俩皮皮闹闹习惯了,互相斗着嘴,两人都交卸了总兵官的职务,提前赶到京城,还是回归文职干部。

  “对了,大司徒(户部尚书)这婚期可快到了啊,老丈人那边没给你脸色看吧?”

  李秋昇看任至初在那边不吱声,两眼发直,烟嘴上的烟都熄火了,也没发现。

  “啊!哦,哎呀,你就讨厌吧你,我在盘算户部银库里罚没款怎么安排,你又跟我扯犊子”。

  “哈哈哈哈!”

  冬暖阁内一片欢声笑语,都是一个系统内的兄弟,可没有大明官场那种“逢人只说三分话”的城府,有啥说啥。

  “鹏帅到!”

  “敬礼!”

  “礼毕!”

  门外的卫兵响亮的口令声传来,冬暖阁众人赶紧掐灭了烟卷,正襟危坐。

  鹏帅和赵相爽朗的说笑声由远而近,汪鹏、赵华、刘振三人从门外进来,鹏帅当先,赵刘默契的缓了几步。

  “鹏帅好!”

  冬暖阁的大佬们全体起立,赵绪和李秋昇还习惯的敬了新式军礼,其他四人还是抱拳礼。

  “坐坐坐,都是自家兄弟没外人,客气啥,想要我请客就明说,今晚醉仙楼安排!”

  “嘿嘿嘿嘿!”

  鹏帅当仁不让做了主位,屋内一边四张锦缎座椅和各自的茶几。

  赵华(正一品)如愿以偿,登顶文臣最高,那叫一个意气风发,坐到左侧空着的第一张座位上。

  右边为首是吏部尚书柳维康,其次户部尚书任至初、礼部尚书徐光启、工部尚书熊廷弼。

  赵华左手边依次是刑部尚书赵绪、兵部尚书李秋昇、都察院总宪刘振。

  大明锦衣卫编制彻底取消,劳苦功高的锦衣卫指挥使刘振,调任都察院总宪(正二品),原来的锦衣卫一部分编入督察御史,一部分转为军职。

  当然,他现在还是赵首相的得力干将,都察院是文官阶层最高且最重要的监察机构。

  都察院统领着全国十三道监察御史,地位可谓举足轻重,担负着监督全国官吏的责任。

  历来是文官担任,但是在这次机构改革中,彻底改变,鹏帅最不喜欢御史、六道科员闻风奏事,打嘴炮。

  现在的都察院更像是检察院,相关的机构也会慢慢落实,立法、行政和司法肯定要分开,这都是“训政期”鹏帅需要一一落实的事情。

  刘振手下两员大将,左都御史姜阳(从二品)负责南直隶,右都御史(从二品)李政负责北直隶,已经接管各自的岗位。

  虽然没有飞鱼服绣春刀,其实文官衣服里,手枪那是必佩的,说白了就是锦衣卫换了个皮肤而已。

  原有的御史科道官员,没有问题的也都由六部接纳消化。

  鹏帅环视一圈,面带微笑的宣布:

  “同志们!我们胜利了!”

  “万胜!万胜!万胜!”

  八位现在大明的中枢内阁大佬们齐声高呼,掌声更是使劲的拍,手都拍红了,算起来,从东江立旗,到今日主宰大明,这一路风风雨雨,没有人掉队,终于走到今天。

  确实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