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13章 交代背景,资料较多,不喜可略
  咱们的鹏哥儿信心百倍,在这场改变整个东亚格局的三国大战中,他会竭力往上爬。

  自己的命运必须自己主宰!

  此时万历中兴的盛世顶峰刚过,千古名相张居正已经死了十年,大明战神戚继光也离世四年。

  大明朝万历皇帝朱翊钧十岁登基,到今天已经君临天下二十年。

  现在的大明储君悲催太子朱常洛,未来登基29天都不满月的短命泰昌帝,今年才十岁。

  他的母亲王氏,只是当年万历生母李太后住的慈宁宫中,一个漂亮的小宫女。

  也不知道他老爹怎么突然欲火难耐,就在母后的寝宫里把王氏给“临幸”了。

  最坑的是一枪中靶,渣男朱翊钧还不敢承认,但是内起居注中明确记载了这件事情。

  渣男爽快之后,当时赏赐给王氏的宝物也是铁证,再加上李太后盼孙心切,渣男只能捏着鼻子承认了。

  万历十年,正式册封宫女王氏为恭妃,这个来自意外的朱常洛被立为太子,大明储君。

  万历在后宫独宠郑贵妃,花前月下时还签了“合同”。

  答应要立两人爱情的结晶,未来福禄宴的“主菜”福王朱常洵为太子。

  可惜皇帝也不能随心所欲,这事遭到了维护“嫡长子制”的大臣们与太后的坚决反对。

  渣男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敢不把我当盘菜,我就作给你们看!

  “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

  然后华夏五千年来最搞笑,最奇葩,最不可思议的一幕开始了。

  有很多朝臣连皇帝长啥样都不知道,堪称一绝。

  就这样夸张的情况下,千古名相张居正大刀阔斧的改革,在大明第一战神戚继光大帅竭力奋战。看書溂

  居然打的四夷宾服,国库充盈、百姓安居,还整了个万历中兴的盛世来。

  对比后来天天起早贪黑、兢兢业业的崇祯,最后自挂东南枝的杯具,你说气人不?

  哪儿说理去!

  汪鹏庆幸重生在这个时代,再晚一点就只能去挽天倾了,现在一切都还没那么糟。

  小冰河的天灾还紧紧只见到一丝端倪,世人也只当是年成不好。

  辽东第一祸害野猪皮,今年才33岁,十三付甲胄起家,征服了建州女真部落,成为首领。

  起兵反明?借他野猪皮八个胆子,他也绝对不敢!

  当年他爹、他叔被“误杀”了,野猪皮都不敢放个屁。

  只说干爹杀的好,杀的妙,早就看这些老王八蛋不顺眼了。

  因为捧干爹大明辽东“战神”李成梁臭脚,捧的非常出色。

  自觉这杀了人家老子,还是有点过意不去,于是向朝堂申请:

  “敕书三十道,马三十匹,封龙虎将军,复给都督敕书”。

  正式职务是建州左卫都督佥事,在大明天朝的眼中,不过是个小酋长而已,不用发工资的那种。

  这时候大明随便去个总兵,带点人马,就能把他全族屠灭,况且也不是没屠过。

  今年还有个重要人物,野猪皮的第八子黄台吉要到十一月才出生。

  这是另一个时空的位面之子,把把掷出豹子的大坏蛋。

  这个时空,他绝对再没一丝机会,新的位面之子鹏哥儿重生了,并且已经气运加身。

  汪鹏重生的时机确实微妙,对辽东的武人来说,没有什么时候,比战争更快的晋升渠道。

  尤其是这种三国大战,三方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动辄数万数十万的正规战争。

  往日里,想升个一级半级的,既要人脉还要机遇,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官,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只有在战争期间,汪鹏才有无数的机会,首级功就是最好的晋升阶梯,祖承训就是最好的大腿。

  要是平时,祖大人可能连眼皮都不会夹他一下,但这是什么时候?

  锦上添花怎么抵得上雪中送炭!

  初战失利的祖承训,都快成热锅上的蚂蚁了。

  祖承训,字伟绩,号双泉,辽宁兴城人,其十世祖、祖世荣原本祖籍安徽。

  明太祖滁阳起兵时,祖世荣可是贴身侍卫,根正苗红的从龙之臣。

  大明战神徐达北伐,祖世荣也是一员悍将,最后定籍辽东开枝散叶。

  祖家历代一直在辽东打拼,标准的将门世家,祖承训的父亲是大明著名抗倭将领,官至左都督的大将祖仁。

  传到祖承训这一代,他可是当过辽东无冕之王李成梁的家丁。

  跟随李成梁征伐,悍勇敢战,扬名军中,一步一个脚印升为高级将领。

  当然祖家显赫的家世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他可不是那种纨绔子弟,真刀真枪在杀场上历练出来的。

  (他儿子非常有名———祖大寿)。

  万历十年(1582年)任辽东副总兵,加左军都督衔,以宁远卫指挥同知协防辽阳,屡次在和鞑子的扰边之战中,建立功勋。

  在辽东也称得上是一员悍将,大明援朝第一次发兵时共出兵2348人、马匹2622匹。

  指挥官就是辽东副总兵祖承训,后勤调度由驻防在九连城的辽东总兵杨绍勋总理其事。

  万历二十年(1592年)六月十五日夜,祖承训率全部骑兵(大部分是骑马步兵)越过鸭绿江进入朝鲜。

  七月初至义州时,祖承训接到李朝顺安郡郡守黄瑗的报告:

  “平壤日军大部队调去汉城,城内空虚只有千余守军”。

  祖承训本来就没把倭寇放在眼里,立即率军进逼平壤。

  兵至嘉山时,夜不收寻到逃难的当地土著百姓,祖承训亲自审问:“平壤的军队是否还在?”

  李朝的百姓非常肯定的回答,倭兵尚在。

  祖承训当场仰天大笑:“倭寇仍在平壤,一定是上天令我建立大功”。

  随军的朝鲜领议政柳成龙认为“天雨路滑,不宜急击”。

  承训言:“予观倭贼如蚁蚊耳。”

  七月十五日,祖承训领兵从安顺连夜抵达平壤城外。

  在倾盆大雨中,探路的夜不收回报:“城门不闭,城上亦无一贼防守者”。

  此时已经接近七月十六凌晨,祖承训思量,下雨天倭寇的火铳火炮也打不响。

  拼刀枪,大个子辽兵打这些矮矬子,特么的不就像大人打小孩一样简单。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干他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