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72章 伤兵、僧兵、粮食,前进、收缩
  “李哥,怎么会有这么多和尚跟来?”

  王启年在摇晃的车上,侧着身子跟新认识的李宏,小声的聊着天。

  这两天,李宏也通过他了解到,皮岛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心里很是憧憬。

  这个断了一条小腿的小兄弟,没有一丝残废了的伤兵专属的颓废。

  每天都是激情澎湃,皮岛在他的描述下,宛如天堂一般。

  “你说那些一百多个僧兵啊,唉!也是些可怜人,说我们南军惨,僧兵们更惨”。

  “是嘛?他们不是很勇敢吗?”

  “勇敢有啥用?为这种倒霉国家拼命,太不值当了,寺庙里也不比俗世好多少。

  这才刚打下平壤,李朝当官的又拿出过去那副德行来,义军连块抹布都不如,用完就扔,为国拼命,居然能冻饿而死,唉!不提了”。

  “那他们这么想着到咱们皮岛去啊?”

  “主要还是和我们一起并肩打过仗,也算是一起过命的兄弟,他们对李朝失望透顶了,死心了,也都还俗了。

  他们不愿再为李朝效力,听说皮岛缺人,就想跟着我们一起换个地方讨生活”。

  “哦!也不错,只要肯卖力气,咱们大人不会亏待他们的”。

  “启年兄弟,你再给我讲讲大人的事呗”。

  “行啊!话说那一夜瓢泼大雨,大人和秦长官,双骑从平壤城内杀将出去……”

  ……

  这个时代也没有手机,没有vx啥的,汪鹏并不清楚柳维康这次给他搞了多少人。

  他自己估摸着,能有个一百多人,就很心满意足了,这年头战火余生的老兵,老值钱了。

  然而在大明官员眼里,一帮老兵痞,值个屁钱。

  这五百多历经战火的精锐战士,将让他的团队在未来的战斗和发展中,提供无与伦比的贡献,这是后话,暂时按下不提。

  汪鹏带着百人队正在行军的路上,向南!向南!

  ……

  这些日子,汪鹏的队伍伤兵满营,在平壤城休整,但是战争依然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平壤大捷,这不仅是战术上的胜利,更是战略上的胜利,在伟大的胜利背后,李如松也陷入困境。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粮草问题,现在已经可以称为粮食危机。

  随着战线的整体前移,让早就不堪重负的补给线更加艰难。

  鬼子撤退后,东征军在平壤城刮地三尺,才勉强收集了不到三千石的粮草,对五万多的军队来说就是几天的量而已。

  经略宋应昌知道指望不上李朝,紧急又从辽东追加了六万石粮草。

  但是你懂得,后方堆积如山,运不上去也只能干瞪眼不是?

  户部主事艾自薪,一个文官气的暴跳如雷:

  “天朝大军为你们拼死拼活,粮草供应不上,我们忍了,咱们自带粮草。

  但往前线运输粮草,可是你们信誓旦旦承诺,绝对没问题的。

  前线官兵都快断炊了,这特么是没问题?那你告诉我有问题是什么样子?”

  “彼其娘之!不打不行!”

  艾主事把他在大明对付顽吏的手段拿了出来!

  李朝中枢府事金应南、户曹参判闵汝庆、义州牧使黄进,这三名李朝高级官员,被大明上官的板子抽的嗷嗷哭!

  老惨了!

  形势非常严峻,李如松大帅这时候只有一个选择,往南打,他不得不打。

  往南边去就是开城,再向前就是汉城,这两座城加上平壤城被合称为“三都”。

  而汉城现在也是倭寇的大本营,离城不远的“龙山仓”是倭寇最大的粮草基地。

  如果能夺下来,倭寇就完犊子了,即使夺不下来,特么的一把火烧掉,倭寇照样是死路一条。

  这就是本次战争真正的胜负手,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点,搞定它,接下来就是行军式的接收,就如同现在一样。

  正月初九,先锋军李如柏率领三千铁骑进占黄州,正月初十进占凤山、平山等地。

  正月十一,李如柏抵达白川城外围,这里驻守的是第三军团黑田长政。

  这时候小西行长已经逃回汉城了,走之前还劝黑田长政一起撤,黑田长政比较轴,不打一架就跑不是他的风格。

  今年26岁的黑田长政,麾下5千兵马,他爹是丰前国中津藩12万石大名。

  相比第三军团另一个“大将”,统兵6千的丰前国大友义统这个胆小鬼,黑田长政很是倔强。

  没挨过毒打,就想和唐人掰掰手腕。

  李如柏统领的先锋铁骑抵达白川城下,发现这小破城居然有人防守。

  骑兵不可能去攻城的,傻子才干,大明骑兵明军建立营寨,盯死了这一小撮狗胆包天的倭寇。

  东征军的主力军团正在路上,等大炮运过来,像白川城这种小破城能给它硬拆喽。

  不知天高地厚的黑田长政,自以为唐人不过如此,就守着白川城不走。

  比他更嚣张的是第六军团的军团长“小早川隆景”,这个61岁的老倭狗,驻扎在白川城东面的开城,手下是亲领的筑前兵一万。

  老东西自诩为智将,开城又是大城,这把他牛比的,非要和唐人一决雌雄。

  两个二笔货,没把李如松吓着,倒是把“倭军总司令”宇喜多秀家给气的不要不要的。

  大明出兵、平壤失陷、第一军团差点全军覆没。

  倭寇高层被这悲惨的战况给惊住了,宇喜多秀家和三奉行再三讨论后,还是决定全面收缩。

  将平壤城以北的军队,全部集中到汉城,准备和大明决战。

  黑田长政、小早川隆景一老一少两个混蛋不听指挥,宇喜多秀家也拿他们没办法,只能找人去劝劝。

  小早川隆景回话:“老夫渡海征战,没指望活着回去。和唐人战斗至死,死的荣耀、死得其所!”

  这比给他装的,就差配段bgm了。

  宇喜多秀家差点没被这话给气吐血,咋办?凉拌!

  换个身份高一点的人再去劝劝,不然呢?谁鸟他!

  倭寇在李朝的“总司令部”有三位“大神”,被称为“三奉行”。

  其实他们才是倭军的大脑,所有的决定都是他们三人先拿好主意,才让秀家宣布一下。

  这三人分别是石田、增田、大谷,(没毛病,农业社会)

  这次派出的是大谷吉继,他亲自去,算是给足小早川隆景面子了。

  毕竟是老将,方方面面的都要照顾颜面。

  至于黑田长政那个傻比,管他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