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87章 双方都号称“碧蹄馆大捷”之真相
  一番夸功报捷之后,坡州城士气大振,关键是在众人的眼里,大帅又振作了起来。

  这一点很重要!

  只要大帅不气馁,小鬼子就讨不了什么好。

  队伍解散后,汪鹏的百人队成了坡州城的香饽饽,简陋的营地里访客不断,汪鹏也是竭力的应付。

  还不能有一丝的不耐烦,这时候能在坡州城混的,可都是辽东的大小兵头,不说怎么怎么滴,最起码混个脸熟。

  而此时的李如松大帅,正在帅府里亲笔挥毫,一封洋洋洒洒的奏捷塘报一挥而就。

  墨迹稍干就由快骑火速传往辽东经略宋应昌处,连着汪鹏他们带回的首级和旗帜统统包邮。

  为什么这么少?战场上的倭寇首级都没来得及割,关键是龙山仓已经烧了,不信自己去看!

  这一仗双方向后方领导的汇报,都非常夸张。

  李如松汇报的是三千对三万,自身损失:阵亡二百六十四,伤者四十九,敌军损失过半。

  宇喜多秀家汇报的是三万对三万,自身损失三千,杀敌一万。

  双方都号称取得“碧蹄馆”大捷。

  场面上确实是李如松退走,倭军占优,但是再把鹏哥儿的“龙山仓”大捷加上,那叫一个势均力敌,都没讨到好。

  而事实上,双方的损失都是明摆的。

  战后坡州城内辽东骑兵已经只能勉强凑齐四千骑,这其中还包括杨元带去支援的千余骑。

  先后投入碧蹄馆血战的辽东精锐铁骑四千余骑,倒在战场的过千,死的都是绝对的亲信家丁。

  对李如松来说也好,对出阵的其他辽东将领来说也罢,换成上万普通步卒都比不上的切肤之痛。

  人与人之间的价值是不一样的,并不是一个个冰冷的数字,1不等于1。

  所以退回坡州城的李如松才会控制不住情绪,嚎啕大哭,各领军将领捶胸顿足。

  而倭寇这边更是凄惨到极点,等双方拉开距离,战斗正式结束后。

  第六军团的老将小早川隆景,简单盘算了一下自己的战损,同样的抱头痛哭。

  围攻了明军半天,仅仅是将领级的伤亡,便包括十时连久、池辺永晟、小川成重、小野成幸、横山景义、安东幸贞、安东常久、久野重胜、桂五左卫门、内海鬼之丞、伽罗间弥兵卫等等有名有姓的战国大将数十人。

  可想而知当时双方都杀红眼,将领们都前出指挥,亲自提刀上阵了。

  黑田长政死了两千七百三十一人,小早川本队死了四百四十八人,立花宗茂死了两千零六十八人,筑紫广门死了五百七十三人。

  倭军第三、第六两大军团合计减员五千八百二十人,将近六千。

  身为倭战国时代著名“智将”毛利元就第三子、丰臣五大老之一,战国到安土桃山时代,倭国公认的“名将”小早川隆景尽力了。

  拥有十倍于明军的总兵力,以近五倍的兵力直接投入战斗,战损比近1:6,大明铁骑战力恐怖如斯!

  用强哥那句嚣张至极的话来总结:“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

  以鹏哥儿后世的眼光审视“碧蹄馆之役”,其实在战略上的意义并不重要,只是让双方明确了军事分界线而已。

  如果说平壤之战,是东征军仗着近四倍与敌的人数优势获胜,鬼子败的很不甘心。

  那么碧蹄馆之战正好相反,结果还是打成这个熊样,鬼子真正的胆寒了。

  双方现在都已经无力再战,古代战争最大的问题就是粮草问题。

  冷兵器战争,靠的就是人的体力,肚子都吃不饱,打个毛线?

  倭国补给线从本岛的名护屋到汉城,总长千里之遥,已经达到极限。

  大明东征军现在的补给线,从大本营辽阳抵达开城,总长也近千里,早就力不从心。

  当然,开春后海冰消融,从天津、登莱的运输船队就能发挥作用。

  现在局势很明显,开城到汉城之间的区域,双方谁都不敢保证能掌控在自己手中。

  倭寇在汉城舔着伤口,拼命往后方要粮、要火药、要一切能运到前线的物资。

  龙山仓出乎意料的被焚毁,虽然大部分粮草已经运进汉城,但是四千多石的损失,也让倭军雪上加霜。

  这也就是人死了不少,口粮同比例省下来不少,但是连特么做铅弹的铅都快用完了,更不要说火药了。

  龙山仓离汉城也就十几里路,不少高层都亲自过来检验。

  龙山仓大门那个恐怖的爆炸坑,和肉眼可辨的巨大威力,真正把鬼子吓到了。

  唐人掌握了一种强大的恐怖的武器,摧城拔寨如掌上观纹般的轻易。

  汉城的城门能扛住这种规模的爆炸?吓!做梦一样!

  脊梁发冷,四肢发麻的倭寇高层,达成一致的意见,为了不动摇军心专门下了封口令。看書溂

  连着龙山仓大门的坑都主动给填的严严实实,对外也说是被火箭抛射导致火灾。

  好吧,和咱们鹏哥儿预料中的一毛一样。

  李如松大帅战后,凭借着汪鹏的龙山仓捷报,硬生生反客为主。

  把碧蹄馆之战的前因后果说圆了,向朝廷报了大捷。

  你还别说,皇帝和文官都非常认可这个捷报:

  一军主帅不惜以身犯险,吸引敌人全部注意力,硬是把敌人诱出坚城。

  在野外凭借辽东铁骑的强悍战力,以少击多,把倭寇主力牢牢拖住。

  李如松又出奇兵,趁敌人后方极度空虚,一剑封喉,焚敌十万石粮草。

  妙哉!妙哉!

  古之名将莫过于此!果然是我天朝无敌李大帅!

  壮哉!壮哉!

  被经略宋应昌一番引经据典润色后的战报,那可比传奇话本还过瘾。

  把朝堂诸公看的拍案叫绝,直呼当浮一大白!

  对于战果吗,哼哼!别把咱们衮衮诸公当傻子!

  比如什么伤亡三百余,嗯嗯!翻个两三倍那是肯定的。

  当然绝对不可明说,李大帅还是懂事的,为朝廷省些抚恤。

  杀敌万余,呵呵,打个对折估计差不多,嗯嗯,也不错了,干的漂亮!

  至于真正落到实处的赏银,以及官方承认的首级功,那必须凭实证说话。

  哦,就两百多个首级啊?那就不好意思了,按规矩只能给千把两的银子。

  这不是针对谁啊,还别抱怨,谁让你忙着杀敌,想不起来割脑袋呢?

  丘八们气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