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113章 衣锦还乡、就地正法、开仓放粮
  好在早上也就复习几遍,然后长官下令排着队去吃饭。

  新兵们远远就闻到米饭香气,咕咚咕咚咽口水声连成片。

  大伙儿都惊呆了!居然有早饭吃!居然还是糙米饭和咸菜疙瘩!

  难道以后一天能吃三顿?天爷啊!老爷家农闲也就吃两顿。

  一顿出乎新兵们意料之外的早饭吃完后,旺盛的士气形如实质。

  大家就差喊出声来:“来吧!不就是来回转、走路吗,请把我往死里练,千万别客气思密达!”

  结果上午不训练,队伍重新解散,按照来时的村子重新分成22个队,不时有新的长官到院子里喊人。

  看着院子里的人一个村一个村的离开,二狗、驴蛋、羊屎三兄弟心中即焦急又忐忑。

  一个陌生的僧兵拿着一张纸,进了院子大声喊道:

  “东仓里!”

  “到!”

  “铁二陆!”

  “到!”

  “铁二旗!”

  “到!”

  “铁二霸!”

  “到!”

  “你们三人跟我走”。

  “是!长官!”

  三小只跟着僧兵走到院门处,靠着墙架着十几支长枪,应该都是新枪,枪头雪亮,一点锈迹都没有。

  “每人拿一支!”

  “是!长官!”

  四人出了院子走到大街上,一队队的人都开始出发了。

  他们四人来到郡府门口不远处,申老爷家的两辆驴车旁,两个背着火枪的衙役正在说笑。

  “人齐了,咱们也出发吧!”

  “走着!”

  二狗这才发现,原本装粮食的驴车上,只有两个被五花大绑的熟人,不是申东热老爷和他的恶管家申忠仆又是何人。

  三小只也不敢问,也不敢说,扛着长枪,跟着驴车出发,互相间只是眼神交流,都瞪大了眼,很是不可思议。

  一行人跟着车流人流出了城门,各奔东西。

  他们这边是6个人,两个衙役赶着驴车,监视着车上两个面如死灰还被堵着嘴的囚犯。

  僧兵边走边和小弟兄三人交代事情。

  “申东热背叛朝廷,投靠倭寇,咱们的郡守赵大人明察秋毫,当堂拿下,现在就是去东仓里抓捕余孽,明白了吗?”

  “是!长官!”

  “村里还有那些人是申东热的狗腿子,你们应该清楚,到时候给我指认出来。

  要全部抓起来,不许一个漏网,反抗者直接格杀,明白吗?”

  “是!长官!”

  “二陆你跟着我,二旗、二霸去通知全村到申老爷家门口开会,必须全部都来,明白吗?”

  “是!长官!”

  “嗯!很好!很有精神!”

  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对这三个少年来说,宛如梦幻。

  申老爷家的哭声、护院的咆哮、火枪的巨响、锋利的刺刀穿透人体噗噗声,瘆人的惨嚎声,乡亲们的惊呼声。

  还有充满鼻腔的硝烟味、血腥味、屎尿味等等,铭刻在少年快意的心头。

  三家的大人,包括羊屎的姐姐花蛾,都怯怯的不敢上前相认,这三人严肃的表情仿佛是陌生人一样。

  在一番忙碌的抓捕之后,七八个在村里人人痛恨的狗腿子,都被五花大绑喝令跪在大院门口。

  有血债的三个嫡系都被单独和申老爷、申管家绑在一起。

  僧兵站在门口刚抬出来的大桌上,居高临下的对着村里的百十口人演讲。

  按照郡守赵大人的命令,判处这些坏种死刑,立即执行。

  三个少年接到命令,没有一丝犹豫,挺枪就刺,狠狠的刺,左一枪右一枪的捅刺。

  绝对不往要害上一枪毙命,这些带给自己和家人无尽屈辱的狗东西,想死的痛快可不容易!

  转瞬间,犯人就个个鲜血喷涌、屎尿齐流、肠穿肚烂!

  没有恶心,没有手软,做梦都等着这一天,早就在心里把这些畜生杀过无数次了。

  今日得偿所愿,如何不杀的神清气爽。

  被堵上口绑在一起的五个死刑犯,疼的拼命挣扎,呜呜直叫,很快就剩原地抽搐了。

  围观的农奴们一阵阵的惊呼,但是没人离开,没人被吓晕,反而人人眼中发亮,呼吸急促,恨不得也上去捅几下过瘾。

  “乡亲们,以后你们就不再是贱民,是堂堂正正的铁山百姓,不需要再给人做牛做马,以后都给赵郡守种地干活”。

  村民们都不敢大声说话,只能互相小声的议论。

  “明天给大家分田,以后这地就是你们自己种,之前春耕时各家的田都自己有数。

  明天我会给打下桩子,分好界限,上面的稻子成熟后,有七成都是你们自己的!”

  “嘶!”

  倒吸冷气的声音又是成片的响起,做梦都不敢想的憧憬,居然实现了!

  “三成的租别嫌高,一成上交,一成郡府留作开支,一成作为养兵费用。

  对了,以后这里就叫东仓村,村里要建立民兵队,武装护民,粮饷都是郡守府出,不会再给大伙儿增加负担”。

  “赵郡守知道大家都没有度春荒的粮食,特意安排我,开仓放粮,无论男女老少,每人两石谷子,一斤盐”。

  “噢噢噢噢!”

  村民们都沸腾了!一人两石谷子,加上芋头野菜吃到七月夏收绰绰有余,更何况还有珍贵的一斤盐巴。

  天爷啊!赵大官是活菩萨啊!

  接下来就是开仓放粮,这才最实惠的,每家每户都安排当家的,在申老爷的粮仓外排着队登记按手印,先领盐巴、后领粮食。

  久违的欢声笑语在东仓村回荡,至于死在墙角鲜血淋漓的五个畜生,没人多看一眼,顶多吐口吐沫。

  将要被押回铁山城劳改的十几个男女老少,被一股脑关在柴房里,哭都不敢大声,生怕被这些杀神拖出去一枪戳死。

  驴蛋和羊屎站在柴房外,威风凛凛的握着长枪站军姿,接受着来自乡亲们羡慕的目光。

  二狗站在僧兵旁边,协助确认每家的人口,也没人敢耍小聪明,门外申东热老爷的血还没干呢。

  两个背着火枪的“衙役”,正在申老爷家内院忙乎着,不时传来惊呼和欢笑声,应该是收获不小。

  “阿妈啊,不用你扛,一会儿我扛回家去!你在旁边歇歇,等我下值的一起回家”。

  “哦!哦!”

  二狗把队伍里的老娘喊到旁边,妇人懦懦的想说什么又不敢说。

  从来没想到自己这个不知道爹是谁的小儿子,今天居然如此威风。

  吓!居然把高高在上的申老爷捅成筛子!

  小儿子这一身衣服还有鞋子,还有牛皮腰带,天爷啊!这要值多少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