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156章 窗外闻橹声,门前连市井,请先生出山
  汪鹏一行三十二人,都做便装打扮,趁着江水还未上冻,坐船顺着鸭绿江先回皮岛。

  “开火!”

  “轰轰轰轰!”

  六门小炮齐射动静可不小,光是炮口喷出去的硝烟,就足足有十几步远。

  “清膛!”

  “装弹!”

  “复位!”

  “开火!”

  “轰轰轰轰!”

  连续开火三次,两发实心弹,一发霰弹,这一个排的炮兵才结束演练。

  迅速清理炮膛,将火炮拆为几大块,炮管、炮架、炮车轮,弹药箱等。

  三头大青驴被拖了过来,背上都有专门设计的木架和皮索扣件。

  抬上去,束紧就行,非常方便。

  “老嵇!干得不错!”

  汪鹏把嵇晋宽阔的肩膀,拍的“碰碰”作响。

  不容易啊!十月底十斤山炮才正式出产出来。

  老嵇他们不等不靠,从海军那边借了几门小口径火炮先练着。

  当然炮兵教官也是海军的,老徐全力支持的条件,就是让嵇晋帮着一起训练海军陆战队炮兵。

  等自家山炮一到手,按照鹏哥儿给的操作手册,已经有些心得体会的炮兵们,迅速爱上这一款轻便的山炮。

  精锐掷弹兵虽然只有百人,出自步卒的他们更清楚一款能伴随步兵,山地作战的火炮意味着什么。

  大明能真正伴随步兵山地战的火炮,只有虎蹲炮。

  而受限于膛压,只能打散子,贴脸喷,两个作为支撑的虎爪钉死后,还不好瞄准。

  有了这门炮,东江军如虎添翼。

  鹏哥儿过来除了要出远门回来交代下事情,也是亲自过来验收一下,他心心念念的炮兵排。

  “只是配给宽甸堡的一个排炮兵,齐装满员,弹药充足,到了那边,让逸哥儿再和燧发枪连合练下,就能战了!”

  老嵇也是满面红光,没有白吃的苦,自己付出的一切,鹏哥儿都看在眼里,这就够了。

  “老嵇啊!我年后才能回来,雪季的训练不能放松,新兵滑板雪橇都要练熟了,冬季更是我东江军的猎杀季节”。

  “放心吧!鹏哥!”

  ……

  其他的地方汪鹏就没再去折腾,到原来的卫所医院地下银库,柳维康早就在这边等着了。

  龙山仓搞来的金银,最后统计将近十五万两,这大半年下来,也幸亏有盐铁贸易撑着,才没花光。

  总共也就剩四万多两银子,鹏哥也是一阵苦笑,这养军太不易了,就这还是在朝廷给了七成军饷的情况下。

  鹏哥儿提走了五千两银子,这一路花钱的地方可不少,穷家富路,先带着再说。

  和柳维康又聊了一会儿,他脱岗期间的工作安排,鹏哥儿带着人直接在皮岛码头登船。

  只来得及和码头上满眼泪水的秀儿,紧紧的拥抱了一下,换来秀儿红的快要滴血的脸庞,和战舰上戏谑的口哨和喝彩声。

  同样齐装满员,装满物资的“定远号”先行出发,将鹏哥儿送到嵊泗列岛。

  王云熙将带着先遣军前往晋江,和已经回乡的郭惟太接上头,把事先约定好新征召信得过的人手带上。

  定远号一路前往濠境,建立中继站。

  还要前往安南中部的会安,找到潘和五,同样接上事先预定的人手,然后前往马尼拉。

  这一次来了,可就要掀起滔天巨浪。

  等徐海峰的镇远号和新舰“致远”抵达马尼拉湾之日,就是圣地亚哥堡易主之时。

  如果不是在辽东一切顺风顺水,鹏哥儿另一条崛起之路就是马尼拉。

  那里的八连城有三万多的大明移民,有完善的兵工厂和造船厂,熟练的工匠,肥沃的土地。

  也是一个穿越者最喜欢的开局之地,相对湾湾岛现在遍地食人生番,瘴气严重,还有防不胜防的恐怖疟疾,这里才是更加成熟的基地。

  不用多,只要武装一千名火枪兵,就能把西班牙殖民者赶尽杀绝。

  海军那艘劳苦功高的苍山铁,被移交给了李光。

  这一次他带着改造过的五艘原海盗双桅大渔船,返回嵊泗列岛,这里是重要的基地,必须牢牢站稳。

  送别了远行的王云熙,鹏哥儿跟着李光,把这边五个留守兄弟的百户所都检阅了一遍。

  这边依靠着海盗老巢的物资缴获,渡过前期最困难的起家状态。

  鹏哥儿还带了三位云从岛的“专家”过来,一人负责建立海岛盐场,既解决基地的食盐问题,也将作为未来的一大财源。

  一人负责在这片密集的岛屿群中,寻找鸟粪岛,建立制硝工坊和肥料厂。

  既解决火药供应问题,也能让贫瘠的海岛田地大幅度增产,解决基地吃饭问题。

  一人负责建立军械维修厂,利用这边海岛上丰富的风力资源,建立风力工坊,这个在云从岛上已经成功使用。

  否则一到封冻季节,就得停工,有大风车转一转,效率赶不上水力,起码也不会断档。

  在这边造火器压根没希望,没有煤铁资源,都是白瞎。

  有个修械所,也能把战士们训练中损坏的武器及时修理,不影响作战。

  而且风车锻锤搞好后,敲敲打打的冷锻胸甲也能自己制作。

  李光带着银子去找中左所,先落籍再纳捐,这边前期派过来的人手,已经搞定了中左所的千户官。

  东江出钱把他调到内地卫所补缺,这边自然是李光顺利接手,只要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

  鹏哥儿没空在这边等消息,走海路去了松江府,又逆流进了黄浦江,这里也有一位他心心念念的人才,一旦错过就不在。看書喇

  ……

  汪鹏站在船头甲板上,看着这座圆形的城池有些发呆,后世的摩天大楼,车流人海的景象,仿佛就在眼前。

  但眼前却是小桥流水,江南风华,“窗外闻橹声,门前连市井”。

  号称“衣被天下”的松江府,随着棉纺织业兴盛,府城内外,商市云集,店铺林立,楼堂连片。

  护城河广十丈,深七尺余,有4个陆门,4个水门,水门主要让城内外河道沟通,潮汐流畅,还可供船只进出。

  一瞬间时空交汇错觉,让他魂不守舍,怅然若失……

  “鹏哥!法华汇到了!”

  李宏悄悄的在身旁提醒,汪鹏回过神来,晒然一笑。

  “走!请子先先生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