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158章 多走半步是天才,多走一步就是疯子
  徐光启夫人吴氏回家后,看着这些物资也是一阵子眼晕,这得多少钱啊!

  小徐骥套在姆妈耳朵上,叽叽喳喳的把情况讲了,贵客登门啊!

  小徐夫人和婆婆老徐夫人一起,拿出浑身解数,整出一桌像模像样的酒菜。

  今年59岁的徐老爷子也欣然坐上主位,本来一再推脱。

  咱们鹏哥儿一句话:他和子先意气相投、兄弟相称,长辈自然上座。

  话本中白马银枪赵子龙一样的勇将,居然如此谦虚有礼,还不是看中了徐光启的“大才”。

  说实话,徐光启此时最需要的就是别人的认可,来自汪鹏的及时雨,自然让其分外有面子,也很激动。

  一不留神喝多了,就开始扯了,原本鹏哥儿还不太好意思,在人家做客把主人喝醉了。

  但听着听着眼神就亮了起来,原来徐光启的三个好友中,最风光的要数董其昌。

  万历十六年中举,十七年又借着考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还是皇长子朱常洛的讲官。

  哎呦呵!意外牵到这条线,鹏哥儿也是出乎意料的惊喜。

  汪鹏和徐光启约好,年后开春在京城相见,应试啥的不用担心,到时候让赵华一手安排。

  扶着门框,摇摇欲坠的徐子先,对着远去的小船一个劲挥手告别,这酒喝的爽快,云飞贤弟真是文武双全啊!

  “相公!”

  “夫人何事?”

  “汪将军又留了百两银子,说是去京城的路费”。

  “噢!收着吧!年后咱们一起去”。

  “嗯!”

  ……

  大明万历二十一年十二月初八,腊八节。

  湖广布政司黄州府麻城县(今安徽麻城市)龙潭湖芝佛上院。

  鹏哥儿到这个三面环山的小城市已经两天了,顺利的和他的目标人物“李贽”接上了头。

  可真是不容易,从辽东到嵊泗列岛,再到松江府安排好徐光启的事,一路向西横跨一千两百多里。

  三十二人寒冬腊月、风尘仆仆,终于抵达此行的第二站,也是鹏哥儿心心念念的一个地方。

  他的目标就是泰州学派大宗师“卓吾先生”,当然,有柳维康的一封“介绍信”,省了很多事。

  李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百泉居士,原本是福建泉州人晋江县人,长年流寓他乡,妻子在晋江老家病逝时,也只有女儿女婿在旁。

  今年67岁的卓吾先生也是个奇人,正如后世一句鸡汤:

  “比别人多走半步是天才,多走一步就是疯子”。

  他在芝佛上院已经待了六年,整天读书、讲学和著述,揭露伪道学们的丑恶面目。

  他明确反对,以春秋时代孔子的是非观作为现在的是非标准。

  批判的锋芒更是直指“存天理灭人欲”这种奇葩的程朱理学,为传统的孔孟之徒所不容,直斥其为异端。

  异端?好家伙!老爷子一生气,故意剃发留须,也没出家,就摆出一副“异端”面目。

  万历中兴,正是难得的盛世景象,整个大明大部分人的小日子都过得去,尤其是海贸、商业的蓬勃发展,人的思想更是在激烈的变化。

  所以王阳明的“心学”一脉,才在南方大行其道,成为显学,泰州学派更是佼佼者。

  事情都有两面性,有人厌恶自然就有人热爱,比如说:

  工部尚书刘东星亲自接他去山东写作;历史学家焦竑替他主持新书发布会;

  文坛巨子袁氏三兄弟跑到龙湖陪他一住三个月;全国各大城市轮流邀请他去做访问学者。

  李贽开坛讲学,真正是有教无类,和尚、道士、樵夫、农民、小贩,甚至连女子都趋之若鹜,满城空巷,都跑来听李贽讲课。

  李贽可以说是这个时代,横扫儒、释、道的学术明星。

  这对传统思想造成了强烈的冲击,被当地的保守势力视为“异端”、“邪说”,经常群起围攻,要把他驱逐出境。

  李贽旗帜鲜明宣称自己的书乃是“离经叛道之作”,所以取名《焚书》。

  谁说大明没有思想家?这不就是吗?

  鹏哥儿要想改变这个大明,改变这个世界,武力这一块他从来不担心,现在缺的只是时间而已。

  阵列步兵是最容易训练,三个月就能搞出一支能排队枪毙的军队,加上随军移动的野战炮,犀利的武装工兵。

  还有天然具备优势的辽东胸甲骑兵,这已经是这个时空陆地上最强的武力。

  这样的武力配置,要在一百五十多年后“拿破仑”手里才吊打整个欧洲大陆。

  海上的力量也不愁,只要拿下马尼拉,扛住西班牙人的反扑,建立自己的风帆舰队。

  哪怕暂时打不到欧洲去,起码也能在亚洲无人能抗衡,暂时来说也就够用了。

  这就是穿越重生者的优势所在,也是鹏哥儿的底气所在。

  对汪鹏来说,最头疼的就是文官阶层,孔孟之徒根深蒂固,即使换个皇帝,下面的官员还是这批人,换汤不换药有个屁用。

  尚未出现的“东林党”在历史上恶心的模样,鹏哥儿想起来就作呕。

  要想取代这些渣滓,只有用更加先进的思想,来替代现在大明“理学”的陈词滥调。

  而卓吾先生,就是最好的招牌!

  当然,鹏哥儿也没疯了去跟他谈什么“无产阶级专政”,还是那句话,提前半步才是天才。

  “云飞!尝尝芝佛院的腊八粥,熬了大半天了,真是香浓味美啊!”

  “谢谢卓吾先生!”

  李贽装了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汪鹏双手接过,毫不作假的吃了起来。

  “先生你也吃啊!”

  “嗯嗯!”

  李贽对这个突然造访的陌生将军,从开始的莫名其妙,到深谈了两次后,就已经视为忘年交。

  原本只是旧友家中之子,一封书信,让他确认了来人的身份,现在也是愈发好奇。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振聋发聩啊!此言必将名震千古!云飞大才啊!”

  “先生过誉了,愚人千虑终有一得,虽然我未拜与先生门下,但是您的书我可是再三研读,受益颇多”。

  “哈哈哈哈!三观,对!你昨天说的三观,我愈思愈妙,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鞭辟入里,入骨三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