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189章 铅玻璃、白硅砂、成功的炮厂、难产的致远
  “报告!”

  正在府里大堂看资料的汪鹏一抬头,看见一个红脸膛非常健壮的年轻人站在门口,帽子边缘头发明显被火燎的微卷焦黄。

  应该是他!

  “进来!”

  “陶工组二班七组组长孙二山前来报到”。

  “你就是孙二山?”

  “是!正是小的!大人请吩咐!”

  “哈哈哈哈,来来来,请坐请坐!喝茶!”

  “大人在此,小的哪里敢坐,嘿嘿!”

  “叫你坐你就坐,嘿嘿个屁!别什么大的、小的,我听的膈应,咱们东江不兴这个,凭本事吃饭,谁也不比谁差!以后喊我鹏哥”。

  “嗯呢!谢鹏哥!”

  孙二山一阵的心潮澎湃,原来大伙儿说的都是真的,咱们的大人最稀罕手艺人。

  现在的工匠总头目刘苏钢,当年也只是一个铁匠,现在都有官身了,大伙儿可羡慕了。

  “我需要你建立玻璃工坊,前期就你们一家六口一起搞,等完善工艺流程后,再抽调你觉得合适的工匠和力工,扩大生产”。

  “是!大人!”

  发达了!发达了!孙二山只觉得热血上头,对鹏哥把琉璃说成什么玻璃也没在意。

  “我不是需要生产什么琉璃,造那些劳什子珠灯、珠帘挂宅院里装比,我要的是无色透明的玻璃,像水晶一样透亮”。

  “呃!”

  孙二山有些错愕,透明的琉璃有什么用,以前烧出来颜色浅的还要特意加色。

  一般都是加蓝色料,烧成后青色为最佳,皇家称为青帘。

  “有没有难度?”

  “没有!”

  “这边新宿舍给你家安排好了吧?”

  “安排好了,独立的小院子,谢谢鹏哥!”

  “不客气,应该的!玻璃工坊位置我已经安排好了,你们先用最快速度建立好火窑和工坊,需要什么原材料和物资,去找柳经历”。

  “是!”

  “我先把一份绝密的配方和工艺,说给你听,不允许泄露”。

  “是!”

  “总重量如果是100,纯净筛选干燥处理过的细白砂为76,氧化铅,呃,就是黄丹或叫玄黄,用铅烧出来的,知道吧?”

  “知道的,我们叫铅黄”。

  “嗯,铅黄占24,这个比例记住了吗?”

  “记住了砂76、黄24”。

  “是的!硅砂原料,呃,就是纯净的白砂,一定要用磁石细细的过一遍。

  添加石灰和碱粉都要细细过筛,一点杂物都不能有,也要用磁铁把里面的铁质吸出来,不然会发绿”。

  “鹏哥行家啊!”

  “嘿嘿!还行还行!”

  “按照指定的式样磨制玻璃没问题吧?”

  “没问题!内监那边要的各式样子,都是我们一手磨出来的”。

  汪鹏把自己画好的图纸递给孙二山,很清楚的三视图,所谓讲解下就能看懂。

  “行!我只要两种正圆的镜片,这种称之为凸透镜,这个是凹透镜,两寸、三寸两种规格,镜面要细磨,不要有划痕”。

  “是!”

  “记得。玻璃液融化的时候,要搅拌,可以先浇铸一些玻璃棒备用,去除里面的气泡”。

  孙二山已经彻底佩服的五体投地,这都是多少代琉璃匠,在实践中掌握的秘技,传男不传女。

  居然被大佬就这么堂而皇之的说了出来,到哪说理去。

  ……

  一个小玻璃作坊,也不是啥高科技,为了提高温度,直接上了炼钢的上好焦炭,需要的建筑材料,物资全都迅速的汇集过来。

  孙二山还抽空乘坐快帆船,在云飞岛周边寻找合适的“硅砂”。

  炼无色玻璃最好的就是白硅砂,可惜这玩意很罕见,大多的砂子都是黄色的。

  也不是不能用,但是脱色很麻烦,尤其是光学镜片,要求比较高。

  汪鹏倒是想起来一个地方,舟山那边有个白沙岛,海滩上全是白色的砂子。

  说干就干,正好开春后要运军械给李光,回程时把移民运回来。

  鹏哥儿指示:到时候把压仓石换成麻袋装的白砂,两不耽误。

  玻璃工坊这边已经启动,汪鹏也不能只顾这一头,他每天都要去老徐那边看“致远号”的进度。

  苏沐川那边的制炮工坊倒是很顺利,计划给致远号配的12门16斤炮(18磅)全部完工,并做过极限测试。

  不比卜加劳铸的差,老苏这手艺还是很牛叉的,就是废品率有些高,铸20门,顶多能有3门合格。

  没事!汪鹏不在意这个,技术嘛,只会越干越熟,而不是相反,原料也没浪费,人工和燃料只当交学费了。

  应该说,此时,东江铸炮厂是整个亚洲范围内,第三个能铸造实用青铜18磅舰用长炮的炮厂。

  第一个是濠境的卜加劳炮厂,第二个是西班牙马尼拉铸炮厂,除此之外,再没有第四家,可想而知这个技术的难度。

  更关键的是,通过这12门炮的成功铸造,已经培养了一批相对熟练的炮匠,无他,手熟尔。

  这12门合格重炮的背后,是将近百次的失败,从去年秋天一直搞到今年春天,整整半年,太不容易了。

  现在挑战的是24磅舰用长炮,铜料不再那么紧缺,赵绪宿州那边的矿区,粗练的铜锭铅锭已经开始跟上损耗和用量。

  不用再派人去霍霍李朝的寺庙了,好家伙,连铜炉都倒干净香灰拖走,和尚们欲哭无泪。

  刘闽铁那边的十斤山炮项目,已经进入半流水线生产,鹏哥儿还没抽出时间去看看老嵇那边炮兵的训练情况。

  反正各堡的炮排在冬季猎杀行动里,真的是定海神针,工兵排炸开寨门,六门小炮只需要打一轮,建奴就萎了。

  大铁弹子还好,顶多一条线,这霰弹打起来跟下冰雹一样,活活把人撕碎了,太特么吓人了!

  现在最坑的就是“致远号”按进度应该能下水试航了,实际上还在船台上赶工。

  毕竟是第一艘自造的西式盖伦,设想和现实的差距真的太大。

  无论是u字形的船底,还是厚肋式船舷,都是中式船匠从来没接触过的造船模式。

  包括船帆,索具,桁条,看起来都很简单,真正搞起来都是一个个难关。

  这个一点都不能凑合,出了海,还要战斗,不搞清爽了,会死人的。

  徐海峰心急如焚,黄德忠无比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