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196章 敢上九天射日,可下七海屠龙
  大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五月初一。

  汪鹏在云飞岛码头为出征的两艘战舰,一艘专门运马骡的新购广船送行,没有欢呼的人群,没有彩旗和香槟。

  只有在码头上整齐列队的两百多海军将士,和三百多“吕宋营”全体官兵,装备马骡全部上船。

  汪鹏对远征军进行统帅的检阅,将士们都是心潮澎湃,很有精神!

  “上酒!”

  李宏带着铁甲护卫抬着十几摞陶碗,几大坛鹏哥珍藏的高粱烧,现在东江已经禁止用粮食酿酒。

  东江供销社只有地瓜烧和“狼猛酒”两种,而且还是兑了水的,不超过40度,要不就是女人喝的用野果酿的十几度果酒。

  除了海军算是军用补给的“东江鲜啤”还能调拨一些大麦,其他的粮食酒都是之前库存的。

  远征军各班排长出列协助护卫们分发酒碗,所有人轮流倒上醇香的高粱烧。

  汪鹏也给自己倒了一碗,李宏和四十多护卫也一人一碗端好。

  “弟兄们!这次出征吕宋,剿灭西夷,为我汉家儿郎扬威,是我们东江军人的荣耀!

  我只有一个要求,吕宋岛西班牙人尽屠!他们的狗腿子,不管什么民族,敢为虎作伥的一个不留!给我杀!”

  “杀杀杀!”

  随着鹏哥儿凶狠的话语,码头上的官兵齐声喊杀!浓烈的煞气混着酒气直冲云霄。

  “这碗壮行酒,都给我干了!”

  汪鹏一仰脖咕咚咚两口喝完,一扬手,把陶碗狠狠的在码头坚硬石板路上砸碎!

  “哗啦!”

  “哗啦哗啦!”

  远征军将士也学着统帅的架势,把陶碗砸在地上,只觉得壮志满怀,可上九天射日,可下七海屠龙,真是痛快无比。

  “出发!”

  “乌拉乌拉乌拉!”

  ……

  因为两艘新舰绝对赶不上进度,远征军只能提前出发,好在有鹏哥儿开挂,给整了卡秋杀和甲午式。

  紧赶慢赶,甚至影响了正常的武器生产计划,集中大匠攻关,终于在出征前,给两艘战舰各备了八十发“卡秋杀”,爆破弹和燃烧弹各半。

  给王灏的火箭排配齐了三十发爆破弹、十发燃烧弹。

  平均每门单管火箭炮只有十发的量,没办法,这玩意科技含量太高,想多也多不起来。

  给梁峰那边又赶工了9支甲午式,凑齐两个班,梁秀才自己也扛了一支。

  这21支远超这时代上百年的犀利步枪,也是杀手锏之一,专门用来射杀敌军军官。

  弹药倒是不缺,连专用的铅弹夹都带上了,万一战斗激烈还可以自己制作。

  新生产的拉弦式手榴弹,每个步兵都背了四个,连骑兵都每人揣两个带着。

  有了玻璃粉,加一小截毛边铜丝,一小截延时火捻,拉发式手榴弹真的非常简单。

  原本部队使用的火捻式手榴弹库存,只需要简单改造,加上拉火管和新火捻就可以改头换面,更加的方便。

  足够了!对付吕宋岛的西班牙人,鹏哥儿也算看得起他们了。

  没有了限期的压力,黄德忠的海军造舰厂,平远、靖远两舰四月初同时开建,

  两舰只是使用部分铁筋加强,二层火炮甲板外侧加镶两毫米铁甲,整体重量并未增加太多,要知道为了航行稳定,底舱可都是有压舱石的。

  目前整体进度不错,除了贵,没毛病,相当于“致远级”的加强版,如果海试没有问题,就定为“平远级镶甲舰”,下一批就全部造同款。

  因为铁筋的加强,平远级能承受更大的火炮后坐力,所以苏沐川炮厂已经开始全力推进24磅炮铸造,争取赶上进度。

  目前18磅炮随着炮匠熟练度提升,已经可以勉强达到三成合格率,而24磅炮只有不到一成合格率。

  也就是说,要想完成24门24磅青铜长炮,就需要铸造最少两百多门,才能拼概率完成指标。

  当然随着炮匠们的熟练,这个成品率只会稳步上升。

  虽然现在铸炮成品率低的让人牙碜,但鹏哥儿连眉头都不皱一下。

  不但对苏沐川大加赞赏,还奖励了一支镶银“长捷铳”给他,铸炮组的奖金更是直接翻倍。

  也难怪汪鹏高兴,这个时空的亚洲,这是第一门由大明工匠铸造的24磅舰炮,还是远程重炮。看書溂

  注意!这种青铜长炮,光是炮管就三米多长,有效射程更是恐怖的两千多米。

  当然,正常还是要放到五百米左右开火,互相扔大铁蛋子,拼概率。

  如果在这个时代常规的二三百米距离交火,没有一艘战舰船肋板能阻挡24磅重炮的穿透力。

  要是换成倭寇的板屋船,直接给它一炮两眼,硬拆了它。

  ……

  安顿好云飞岛的军工生产,鹏哥儿赶紧去苏奠堡对面的朔州城。

  再不去,望眼欲穿的赵绪赵文忠,都快成“盼鹏石”了。

  鸭绿江中游防段的朔州、昌城两府紧邻,其实可以算着一体,山高林密,平地不多。

  高丽时期,还沿着鸭绿江从西到东沿着江岸建过“行城”,和中国的长城差不多,只是更低矮,象征意义大于实用效果。

  高丽当年还暗搓搓的准备防御大明入侵,结果大明也看不上这里穷乡僻壤,自己的辽东都没占全,谁还在乎江对面的破地方。

  弑君夺位的李朝,被女真一言不合就过江抢劫搞得实在难以忍受,也恢复过像朔州、昌城这些边地的防御。

  俗话说得好,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这些地方到处是原始森林,豺狼虎豹比比皆是。

  加上李朝垃圾到极点的补给效率,守边官兵叛的叛,逃的逃,还有不堪忍受,杀了将官过江的。

  最后防御女真没防住,盐粮还花出去一大笔,得不偿失之下,被相继撤废,成了“废四郡”之地,连原本的行城也一并被废弃。

  这里只是象征性的还设着两个府,官员和数千官奴婢都住在“府城”里。

  官奴婢们白天在城外耕种,天没黑就赶紧撤回城里,仅有的一百多个官兵,连城头都站不满。

  鹏哥儿看中这里,一个是和苏奠堡隔河相望,一方面是这边有储量惊人的矿场。

  除了煤铁露天矿,还有金、银、铜、铅、锡、金刚石、石灰石等等,应有尽有,只是藏在山中无人知而已。

  鹏哥儿知道啊!都是宝贝啊!

  这里还有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主要是松树和柞树为主,也有号称树王的“铁桦树”。

  就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