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233章 无人区、古拉格、奋进的北赵南柳
  大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阿哈出(朱棣的岳父之一,赐名李成善)之孙,建州女真第三代首领李满柱占居五女山城。

  当时就住在南麓瓮村,其后,五女山城一直是建州女真老营之地,也在原来的基础上做了一些修缮。

  明宪宗成化三年,因建州女真时从时叛,大明决定武力惩戒,下令朝鲜藩一同出兵,夹击建州三卫。

  此战,大明虎贲斩杀李满柱及其子,史称“成化犁庭”(建州月屠)把已经即将崛起的建奴又打回原形。

  明万历八年三月(1580),李成梁讨伐建州女真首领王兀堂,屠鸭儿匮老寨。

  同年十月总兵姚大节屠葛绿寨,万历十一年,李成梁屠古勒寨。

  在这一点,大明一直做的很好,敢冒头装比,就把你揍成傻比。

  唯一到了李成梁这里,他犯的最大错误,就是收了野猪皮和他弟弟舒尔哈齐当家丁。

  如果当时辣手除根,也就没有后来的纷纷扰扰,即使新一任建州首领依然可能崛起,但绝不会出现野猪皮这种熟悉大明战法的存在。

  而这一切,将由汪鹏来补上这个漏洞,他的策略很简单,就是人为制造无人区,清理一片,就清空一片。

  让动物们回归家园不好吗?让精力旺盛的蛮族去劳作至死,不香吗?

  赵绪那边的劳改营,现在根本分不清什么建州女真、舟山海匪、李朝朝奸啥的。

  没有姓名,只有编号,学不会汉语,听不懂命令就挨揍,往死里揍,还是自己人动的手。

  “报告长官!”“谢谢长官!”这是劳改营的常用语。

  瞅瞅!这样多好!就很精神!

  汪鹏对昌城劳改营模式极为推崇,并亲自命名一个奇怪的名字“古拉格”。

  在大明这边无人知晓,在鸭绿江对面咸平两道,能止小儿夜啼。

  “再不听话就把你送去古拉格!”

  成为新一代李朝儿童,幼年时期绝对的心理阴影。

  鹏哥儿这边很忙,这都七月初了,除了要迅速清理掉雅尔哈齐,还要过江去清理咸平两道的城市。

  八月初八还要结婚,这一天天的老忙了!

  ……

  大明万历二十二年,七月流火!

  徐海峰在几千里外忙着瓮中捉鳖计划,王云熙、梁峰面对繁杂的政务军务,忙的头顶冒烟浑身冒汗。

  京城的赵华在天子脚下,也忙的不要不要的,忙啥呢?买地建房,当然不是用他自己的名义,手下人现在多的是。

  京城内的房价极高,但是城外荒地有的是,这年头很少有人开荒,地主是不愿投入,草民是投入不起。

  赵华也不缺钱,刘振那边每月的玉兰香收入,都是留了充足经费在老赵手里。

  前阵子两面“风月宝镜”到手,他一直没动,按照计划,等见到漕运总兵快船进京后,确认柳维康任务完成。

  并且江南那边轰动效应传到京城,赵华才开始动手,郑贵妃喜得价值千万金(铜钱)的宝镜,当然不可能光留着自己化妆用。

  进宫问安的贵妇们都被震惊的瞠目结舌,太华丽、太奢侈了,谁见过这个啊!

  一时间“风月宝镜”各种神奇传说,喧嚣尘上,御史们闻风而动,指桑骂槐说皇帝败家,穷奢极欲,皇帝就当他们是放屁,鸟都不鸟。

  反正你们这些嘴炮也没机会当面喷,老子不上朝,你能把朕咋滴?

  第三面在京城“万花楼”出现的宝镜,只出现了三天,就被神秘买家重金买走,第四面只出现一天,同样被人买走。

  谣传某某勋贵在自家豪宅里单独建了个镜楼。

  当事人竭力否认,不可能!这绝不可能!

  两万三千两到两万五千两的价格,让筹集银两出手迟了的官宦豪富们扼腕叹息。

  宛平县丞芝麻大点的小官,在京城里毫不起眼,但他也是一个县二把手。

  宛平为附郭京县(国都所辖之县),隶属顺天府,以前门大街中轴线为界,西面都为宛平县管辖,相当于“西城”区(还包括现在的门头沟区和河北省部分地区)

  他管理下的卢沟桥,也是当时永定河上唯一桥梁,是出入京城的咽喉要道。

  贴着永定河边上,十几个规模不小的庄园,表面上是不同姓名人家,其实全是东江一体。

  开个荒算个毛啊,也没真指望这玩意挣钱。

  赵华不显山不露水的在京城扩张东江基地,他家隔壁的徐光启那是埋头苦读,准备拼死一搏。

  他儿子徐稷和赵华弟弟赵夏,名为叔侄,实际上好的跟亲兄弟一样,这次童子试可是双双过关。

  开玩笑,负责童子试的刘县令能差事?而且两个少年确实也很优秀,君子成人之美,多好!

  刘凤祥这个正堂知县,对自己的二把手赵华越来越看不透,你说一个辽东来的捐官,居然这么短时间就在京城相交甚广。

  从朝中文武到锦衣卫官员,还和晋商交情不错,这样的人物有个良好的交情,说不定哪天就能帮上大忙。

  所以赵华在这二把手的位置上也是如鱼得水,同僚之间很融洽。

  下个月就是“秋闱”(八月份乡试),徐光启正在天天刷题,好友董其昌没事就来点拨一二。

  翰林院里相关应试资料那是极其丰富,历年的乡试题目,“解元”文章,都是非常有益的参考。

  老徐也放下清高,在赵华的洗脑下,他接受了应试只是应试,就是拿个官场入场券的说法,先中举再说。

  ……

  正在浙西当漕运把总的柳维康,在余蔡带人抵达后,立即开始行动起来,先从相对偏一点的三个千户所下手。

  正儿八经的顶头上司坐镇,名册上的兵先检验,不查你的空饷,缺额统计到一起,差一个百户就补一个百户,这是为了漕运大事,谁敢反对?看書喇

  李光这边派出军官,杭州特勤这边安排筛选出的移民,先把人安插进去,这是柳维康能直接调动的力量。

  一个千户所安插进去一个满编的百户,就足够把原来的军官威慑住。

  也有不上路子的,阳奉阴违,想仗着资历,来掰掰手腕,哼哼!半夜三更,就有人登门,请你去舟山外海的岛上做做客可刑?

  不杀你!去白砂岛挖挖沙子,筛沙工可幸福了,一天三顿饱饭呢!

  家里人隔三差五收到本人亲笔信,自言在外访友,过几天就回来,而回来的日期就是改造服帖为止。

  如此这般,恩威并举,很短时间就把三个卫所收拾的服服帖帖,一声喊到底,无有不从。

  也不是没有人去漕运总兵王大人那边告状,换来的是轻的一顿臭骂,严重的甚至直接免职回卫为军。

  他们根本想不到,柳把总为了这个职位投入多大?

  第二面“风月宝镜”可就在王夫人梳妆台上摆着,喝了虎鞭酒雄风大振的王总兵很是顾盼自雄,这不,夫人又怀上了。

  而加急送进宫的“风月宝镜”可是拔了头筹,郑贵妃一开心,皇帝就开心,特意褒奖了前来送宝的王大公子。

  直接赏了个世袭锦衣卫佥事,还御赐了不少宝物。

  眼看着贵妃一激动,皇帝刚有些招架不住,新建伯又派人送来“虎骨酒”,嗯!也是骨头,带肉刺的骨头。

  好家伙,连皇帝常年被困扰的足疾都缓解了很多,那啥更是重振雄风,皇帝对新建伯大加赞赏,不吝夸赞。

  至此!王总兵这漕运总兵位置稳如泰山,别说什么李三才,就是李八才也不好使,还以气凌之?

  快死一边去,别给爷添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