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236章 小贾,兵带的不错,战士们士气很高啊
  老丁对接下来的战斗毫不在意,最大的难点就是把这么多建奴赶到一起,隔断消息,这个完成了,接下来就是收割而已。

  他对鹏哥这段时间搞出来的滤水设备,极其推崇,就一个普通的木桶,又是木炭又是砂子石子啥的,居然就能把水滤的干干净净。

  夏季行军作战,这饮水是一点都不能断的,每个人腰上的竹筒或是葫芦水壶,都装着淡盐水,每天最少要满满两壶。

  绝对不能喝生水,绝对不能喝看起来干净的山泉水、溪水啥的。

  别说每次越过边墙的训练了,就是宽甸六堡的居民,每年夏天腹泻丢掉小命的都不算稀奇。

  东江一再强调水要烧开,可是长久以来的习惯,很多人一渴了还是不管不顾。

  尤其是这行军作战,一路上都是陌生的环境,鹏哥儿这批可以装在骡子背上的滤水桶可就起了极大的作用。

  鹏哥和老丁沿着防线一路巡视,李宏跟在鹏哥身后贴身护卫。

  这是每天天黑前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不用多,每天一两个连队。

  和战士们交流沟通,做到对整体的情况心中有底。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都是半路出家的高级将领,除了梁峰天生将才,还能冒出些像模像样的战术骚操作,其他人都差不多。

  鹏哥儿的战术就是没有战术,结硬寨、打呆仗,凭借绝对的实力碾压。

  夕阳掠过白山黑水起伏陡峭的森林,从群山的之间把最后一线余晖洒在五女山下。

  长龙一样的东江营地,篝火已经开始点燃,一条火龙像火链一样勒紧了五女山的脖颈。

  “鹏帅!丁长官,吃饭了!”

  轮值休息的战士们热情的和长官打着招呼,带队的连长上来敬礼,也不拘谨,领着三人到他的连部吃饭。

  这里是武装工兵连,现在的连长是王灏的得力助手贾平,出身戚家军。他就是当年给吴惟忠将军输血的那个小战士。

  那一次的经历让他对皮岛千户所充满了好奇、和向往,起死回生啊!人血相传啊!这不就是仙术吗?

  当李宏李光他们开始集中统计人员时,贾平自认为已经折寿救过吴将军,对得起上官和弟兄们。

  他厌倦了在李朝的战斗,报了个内伤也申请退役,还真被批准了,上上下下都认为他严重损耗了气血。

  有人信誓旦旦的说,这是三魂七魄去了一魂一魄,经由柳大师无上仙术,这才补上两位将军的残魂,起死回生。

  这种逆命之法,抽血之人已经废了,以后也活不长久。

  好吧!活蹦乱跳的贾平也阴差阳错的进了东江,等他明白自己根本不可能学到仙术的时候,他已经习惯了这里。

  贾平家里做点小买卖,从小算账,被王灏当成宝贝,加入了武装工兵,王灏带着精锐出发时,留他在皮岛负责,继续训练新工兵。

  “小贾,兵带的不错,战士们士气很高啊!”

  “谢谢鹏帅!”

  贾平有些腼腆的笑了,他今年20岁,看起来很年轻,其实自打15岁离开义乌老家,跟着老乡投了戚家军,到今天已经是从军四年老战士了。

  “李哥!”

  贾平和满面笑容的李宏也打了个招呼,大老李可是东江义乌系公认的大哥。

  “小平子干的不错!没给咱义乌人丢脸!”

  “唉唉!我说大老李,你这个地域情节要不得啊!什么咱义乌人,你们辽东人的,都是东江人!”

  过来凑热闹的炮兵连负责人王冲,赶紧插一杠子,他是老嵇的副手,嵇晋哭着喊着跑去打洋鬼子,炮兵就交给了王冲统领。

  他和鹏哥、秦逸、老嵇、梁峰、王灏他们都是一个卫的老兄弟,自然和鹏哥也不见外。

  和李宏也都熟悉,自然是说笑无妨。

  “大冲你就挑我刺吧,赶明儿拿你沾大酱!”

  李宏嘴上也不饶人,还玩了个谐音梗,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吃饭吃饭啊!今儿伙食不错啊!”

  汪鹏看到临时用新伐的木头,简单搭建的饭桌上,居然两盆菜,一荤一素喷香扑鼻。

  丁盛笑着说:“都是先遣营兄弟驱赶走建奴村民后,地里的新鲜菜,抽调宽裕的人手集中采摘清洗。

  让大家吃点绿叶子,这几天萝卜条啃得人上火”。

  “哈哈哈哈!”

  众人又是心有戚戚的笑了,鹏哥儿还好点,其他几人都非常感慨。

  什么时候已经开始注意要吃好了呢?以前可是能吃饱就算过年了呀!

  肉是全肉,菜是光菜,主食是饭团,一人两个,不够再去领,其实足够了。

  在有充足的副食供应之后,吃不了太多的米饭,吃肉就能吃饱,谁还抱着饭团啃啊。

  不用说这肉也是村子里抓的鸡鸭鹅猪羊,现杀现烧,要说有多好吃谈不上,就是重盐重料。

  大户人家才舍得放的香料,对有南洋航线的东江不算稀奇,出征吗,当然要吃好点。

  行军路上只能吃饱,后勤大厨们也展示不出手艺,这不是到地方又有原料,那还不可劲造。

  鹏哥儿端着自己的竹筒饭盒装了些肉菜,拿了个饭团就走,众人也见怪不怪,连李宏都没跟着。

  几人就在这边热热闹闹的吃着聊着,鹏哥儿自然又深入到班排去了,有点作秀,但是效果真的很好。

  (废话,你吃职工餐的时候,公司大老板和你坐一起谈笑风生,你不激动?现代人都扛不住,更何况古人了)

  其实这就是汪鹏的目的,很简单的手段,他要让手下人熟悉他,亲近他,建立良性的感情线,无需多大投入,只需要诚心相待即可。

  古人尚且知道解衣推食、含血吮疮,获得兵卒效死力,我兔的作风更是从入伍第一天,班长给你洗脚、半夜给你盖被子的经历开始。

  连这个时代的将领私兵,最能打的“家丁”们都享受着远超常人的待遇。

  譬如李如松大帅死在碧蹄馆的家丁李有升,差不多与他一起长大,近似发小,从军后也一直作为亲兵在身边护卫。

  在千钧一发生死关头,他为了保护李如松,明知必死,毫不犹豫挺身而出,被倭军钩镰拉下马,惨遭乱刃分尸。

  仅仅是为了每月五两、十两银子?

  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