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258章 尔虞我诈,瞒天过海
  包销统购的生意做起来就是爽利,三天之后,装上金条、银锭、铜块,压仓都是上好的关东大米。

  还有秀忠精挑细选的倭刀,以及堪称丰厚的补给,平远、靖远再次扬帆起航。

  李宏和贾平都有些悻悻然,除了德川家招待,集体去洗了回温泉,为了招待好这么多壮汉,江户的歌姬、舞姬啥的全体出动。

  嗯嗯!服侍的很不错,吹拉弹唱的,很有技巧,异域风情、别有滋味。

  这千里迢迢,就像跟鹏哥出门游玩一样,都没轮得上出手。

  平远号“vip”船楼休息室里,汪鹏、李宏、贾平三人抽着烟、斗地主。

  是的!海上无聊,鹏哥自己用专门画海图的硬纸板,自己裁了成巴掌大小长方形。

  把李宏、贾平喊来用朱砂、墨水画了半天,整出来一副标准的54张扑克牌,教了打法后,三人就有的玩了。

  “叫地主!”

  “抢地主!”

  “三带一!”

  “王炸!”

  贾平今天手气好,笑嘻嘻的在鹏哥头上弹了三个脑崩,没留手,李宏被弹得满头包,快成如来佛了。

  李宏嚷嚷道:

  “不打了不打了,今儿手气太臭。对了,鹏哥!你成了小乌龟的师父,那咱们以后在倭国还不得横着走?”

  “想的美哦,这些人用的上你时,别说喊师父,喊爹喊爷都成,用不上你时,啥也不是”。

  贾平有些郁闷的说:

  “那咱们不是白忙乎一场吗?”

  “没白忙,这不是也挣了一大笔,还有了腰牌和两面家纹旗,以后出入倭国就方便了”。

  “确实如此,以咱们东江实力,区区江户挥手而平!”

  “我们需要的就是一根线,只要搭上了就行,生意可有可无,只要让东江能有个安稳的落脚点就行”。

  李宏想到走之前的布置,也是眉开眼笑。

  “是啊,吕宋商行就建在江户湾,居然是小乌龟出人出力给建,咱们特勤在那边基本不用烦神”。

  汪鹏点点头,很鸡贼的笑着:看書喇

  “嗯嗯!我关照过了,暂时不要任何行动,就收集物价情况,熟悉江户和周边即可,等到明年,嘿嘿嘿!”

  贾平好奇的问:

  “鹏哥,你咋忽悠的小乌龟?”

  “你猜?哈哈哈哈!这是个秘密,说出来就不灵了,等着吧,明年别说小乌龟,老乌龟看到我都要点头哈腰,你信不?”

  “信!鹏哥开了金口,两乌龟敢不听,龟壳都给他揭了!”看書溂

  “那必须的!”

  鹏哥哪里好意思说,当年那个可人的倭国小妖精,为了教他倭语,不让他看什么松岛、小泽啥的爱情动作片。

  经常温柔的依偎在他怀里,用笔记本放《大奥》《葵三代》之类大河剧。

  你还别说,这小日子过的本来不怎么样的国度,大河剧拍的非常严谨,时间线、人物关系,衣食住行都有专家组考证定稿。

  鹏哥从一开始的不屑,到自己看的津津有味,还去查过当时大明啥情况,所以印象特别深。

  不是鹏哥儿崇洋媚外啊,对比国产什么四爷八爷、乾隆康熙之类狗屁清宫剧,都尼玛什么玩意,胡编乱造到令人发指。

  还向天再借五百年,华夏沉沦276年还不够?还想再来500年,我去你大爷的!

  ……

  这都腊八节了,鹏哥还在海上飘着,宽甸六堡这边下了数场大雪,鸭绿江都快冻板正了。

  今天步兵们在林海雪原里演习已经结束,秦逸用鹿皮擦着望远镜镜头上的残雪,小心翼翼的盖好盖子,放入皮套中。

  一回头看到梁峰还端着望远镜在观察,过去拍了拍他肩头的雪。

  “秀才,你赶紧回云飞岛去吧,你老丈人丈母娘等你上门提亲呢?”

  呵气成霜的大东北,说话跟开炮似的烟雾缭绕,就差把声音冻成冰疙瘩了。

  梁峰也收回望远镜,同样小心翼翼的擦干收好。

  “我一会儿就走,不放心啊,逸哥,这狗龇牙的天,新兵又多,一不留神就冻伤。

  老兵知道防护,新兵蛋子不晓得厉害,以为棉袄厚实就没事,你看现在堡里医疗队,都尼玛人满为患了”。

  “正好,你回去让总院再拨些蜂蜜和生姜来,这边只剩山楂了”。

  (不是弄糖葫芦啊,蜂蜜膏、姜汁糊,山楂泥都是应对不同程度冻伤土方子,很有效)

  “行!那我走了啊!”

  梁峰也不客气,拿起滑雪杆,连走带滑的领着警卫班,滑下山脊,一路往江边而去。

  从江边狭窄处,已经探明做好标记的江面,直接滑过江去,沿着江岸原来的高丽边墙残垣一路前往铁山郡。

  这里隔四十里就有一处专门的哨所,也可以说叫驿站,方便后方陆路的补给往宽甸或是往昌城。

  这样就不需要从江对岸大明辽东边界走,省去不必要的麻烦。

  梁峰对鹏哥的大手笔,真心的钦佩至极,谁敢想象咸平两道偌大地盘百万人口,居然事实上在东江治下。

  被举在前台的光海君,竟然是东江的傀儡,而且还心甘情愿,甘之若饴。

  悲催的李朝国王连申诉都没地方申诉去,这咸平总督可是天朝皇帝御赐的,你敢不满?咋滴?想打皇帝脸?

  大明就喜欢玩大小牵制,这都是摆在台面上的阳谋,李昖以为是天朝故意要让李珲上位。

  他知道在壬辰倭乱中拙劣的表现,让大明对他极其不满。

  怎么办?凉拌!忍着呗,不然呢?大明这边会在意你李昖高不高兴?真是脸比屁股大。

  大明天朝只想着尽快结束这场战争,把人手撤回来,对光海君不用大明支持,自己就把咸平两道管好,还是很满意的。

  起码从辽东镇江堡到平壤南边的大同江驿道,现在畅通无阻,官员、信使啥的沿路都有专人护卫,吃穿用度安排的挺周到。

  在这穷乡僻壤的鸟地方,有这样就不错了,谁会没事管藩国的闲事。

  听说光海君还学着大明搞卫所制,来往的大明官员强忍住爆笑,唉!撮尔小国,学问浅、没见识,就当个笑话听。

  至于什么李昖安排的官员,被李珲撤换,嘿嘿!那就要看看天朝任命的总督说了算,还是你李朝国王说了算,反正大明官员是乐见其成的。

  谁敢想这一切,都是大明官僚系统,提不上台面的一个参将,瞒天过海整出来的遮眼法。

  你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