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260章 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吕宋舰队和本土舰队清一色24磅重炮相比,战力稍逊,但是和西夷在南洋的炮舰相比,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劳苦功高的定远号舰名也换到了新舰上,那艘尼德兰武装商船还是回归主业。

  就这四艘武装商船,已经可以在南洋横着走,要知道西夷远洋万里,跑来这边的可都是武装商船。

  为了多装货,普遍都是12磅炮,甚至是6磅8磅的比比皆是,对付这边的海盗足够用了。

  赵华、柳维康、王云熙、赵绪四个分基地负责人,互相谦让,还是秦逸一锤定音。

  “老赵先讲”。

  赵华起身,环顾了下四周,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唯一不变的是,他在京城官场根本看不到的真诚。

  “兄弟们!我很激动,也无比荣耀!”

  “哗哗哗哗!”

  汪鹏带头鼓掌为劳苦功高的赵夫子鼓劲加油,恍惚间又看到当年在镇江堡外的临时营地。

  吃着祖家送来的肥羊,喝着烈酒,自己说错话,微醺的赵夫子气的满脸通红:“大人,你是不是瞧不起我?”恍如昨日!

  老赵是第一个从东江出发,在陌生的京城,皇城根下,硬生生打出一片天地,不容易啊!

  赵华煞有其事的说道:

  “先跟大家汇报一下,原来的刘知县考绩优良,调任户部员外郎,卑职使足了银子,傻子一样,当了恶贯满盈,附郭京城的正六品宛平县知县”。

  “哈哈哈哈!”

  众人都是哄堂大笑,这可是一县父母官哦!鹏哥儿笑的肚子都疼。

  老赵在宛平县现在可以说是一手遮天,刘主簿也三年期满调到外县当正堂知县,当然也是老赵花的钱。

  县衙里全是自己人,每天上班可有意思了,外人面前大人、小的一丝不苟,行礼如仪。

  到了后堂都是自己家兄弟,没人把这官职当回事。

  别的地方特勤还要遮遮掩掩,做好日常伪装,宛平县不用,什么城狐社鼠,丐帮、打行啥的,统统抓捕。

  牵扯过深的,直接拖到荒山上弄死埋掉,报个失踪了事。

  阴差阳错的整的宛平县治安极好,路不遗失,夜不闭户,多次被上官点赞。

  “……东江京城基地,运转良好,今年还帮吕宋基地运作,正式册封了吕宋总督,嗯嗯!没少花钱!……”

  “……今年的会试,《阳明心学同志会》给心学弟子们免费安排的食宿,大获成功反响热烈,在士林中口碑极好,打响了招牌……”

  今年乙未科会试(举人集中在京城考进士,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性考试,又称礼闱)

  参加“春闱”(二月开考)的各地“心学”同志,好家伙,幸亏准备充分,钱粮凑手,不然就真露丑了。

  当然,出面的自然是梅御史,马御史等等这些上得了台面京官,同为“心学”一脉,自然乐见其成。

  出钱的人当然是“知行东江浑河商社”,而知晓如此盛事的晋商,也是慷慨解囊,不但主动送来一千两白花花的银子,还运来两百头草原羊,略表心意。

  这些人不傻,早就通过内线探明,皇帝有意让梅国桢巡抚大同,这是提前示好。

  不得不说这些人这步棋走的非常精妙,梅御史对上门拜访,一本正经捐资助学的晋商印象非常好。

  老赵办事,那叫一个八面玲珑、面面俱到,没有用宛平县公房,省的东林党人叽叽歪歪以权谋私啥的。

  永定河畔一排排庄园,打扫一新,安排心学举子入住,这是人家大户自愿的,愿意给谁住就给谁住。

  出行有专门的马车集体送考,举子们什么神都不用烦,可贴心,可温暖了。

  省下住宿费、伙食费的举人们,日常还是要消费的,手头宽裕之下,又让宛平县城里“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商家们小赚一笔。

  连着城外固定供菜,供肉、供蛋的农家,都一个个笑的合不拢嘴。

  上百学子齐聚一堂,这文化氛围可浓了。

  梅御史,马御史等这些笃信心学的京官们,对这事也很重视,经常亲自去巡视,还给举子们分享自己的应试心得。

  在老赵的建议下,还出题让举子们模拟考试,当场批卷,指出不足和瑕疵。

  我的天呐!这是什么概念?参加高考前,清华北大的教授亲自给你辅导,就是这感觉。

  这些或真或假,也许就是想省钱的举子们都惊呆了,原来身为心学一脉这么光荣,这么多福利。

  什么狗屁的东林,彼其娘之!就剩嘴能了。

  顾宪成为首的东林党还只是个雏形,都是一帮自诩理学正宗的圣人门徒,譬如像耿定向那种顽固的理学派。

  (无锡县的东林书院还没重建,东林书院是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嫡传高弟、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现在只是个不起眼的东林学舍而已。)

  鹏哥儿做事多绝啊!杭州府“阳明初潭学院”门口,两幅对联早就名动四方。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现在成了所有抬头“阳明”二字的心学书院,统一楹联。

  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鹏哥就这么尿性!

  这次乙未科,心学一脉可是大丰收,鹏哥点名关注的徐光启、熊廷弼,自己的小舅子庄宗耳都榜上有名。

  虽然不是啥好名次,但都成了正牌进士出身,拿到了官场入场券。

  没考中的也不泄气,三年后再见,起码积累了极其珍贵的经验。

  通过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大明心学弟子自然不再低调,咱们可是有组织的人,怕啥!

  老赵这边也只能汇报些表面工作,很多涉及机密的事都不能讲,譬如刘振那边的北镇抚司渗透工作,皇宫内线的布置等等。

  可以说整个朝堂和皇室,对东江没有秘密可言,今年刚开通的信鸽通道,已经开始在京城和皮岛试运行。

  如果成功,马上就要在柳维康的南直隶同时推行,这个时代的通信效率,简直慢的令人发指。

  汪鹏只能拿出这个不是办法的办法,用飞鸽传书解决紧急消息传送。

  谁让他到现在连个有线电报机都搞不出来,上课时就忙着看小说了,导致脑海里一点点印象都没有。

  唉!一言难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