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317章 倭军两路重拳出击,悲催的杨元
  尚宁王不是没反抗过,结局就是四千“禁卫军”死了一半,还有一半人老老实实在港口给吕宋海军修营房。

  琉球国已经被解除武装,随便老徐拿捏,不听话的都去荡秋千。

  被抢的商家,拿回了自己的货物和海船,死掉的水手伙计掌柜的,都一次性予以厚恤。

  除了退赔全部保险金,额外还给了一倍的赔偿,没有用钱摆不平的事情。

  当然这钱都是从琉球国库里搬得,作为吕宋海军出兵的军费,老贵了。

  按照计划,王云熙在吕宋岛会留下十艘武装商船守家,带着其余的舰船和吕宋独立团大半的人手近期前来汇合。

  琉球国还需不需要存在,就看老徐和老王心情如何,也许给老徐搞个琉球王的名义也不错。

  大明和倭国的高层都在聚焦李朝的战场,谁都想不到,一双无形的黑手已经开始活动手腕。

  鹏哥有时候自己也觉得好笑,开挂已经很过分了,自己还一人开了三个号,没准还准备再开一个号,你说气人不?

  ……

  历史的洪流滚滚,一切并没有因为鹏哥这个挂比干扰,而有什么大的变动。

  大明万历二十五年七月底,刚出伏,依旧酷热难当,倭军右路先行攻击。

  加藤清正摆出大举进攻的架势,六万五千多人再次兵分两路,一路猛攻密阳,大邱。

  一路虚兵进攻宜宁、三嘉,沿洛东江而上,还做出攻打星州的架势。

  一时间庆尚道烽火四起,求援的信使亡命急递。

  最搞笑的是重镇高灵城,李朝守将郑起龙让自己的家丁穿上红衣,冒充大明军队,在通往高灵城的山道上设伏。

  没等倭军接近,家丁们用刚学的大明话扯着脖颈喊杀,倭军吓得调头就跑。

  本来这一路也是佯攻,狗加藤一听说高灵城有大量明军,也没敢再去试探,惹不起咱躲得起,换条路从陕川往安义杀去。

  其实加藤的目标是位于咸阳北侧枢纽要道上的黄石城,这是前往全罗道首府全州城最近的大路。

  狗加藤右路军虚晃两枪的障眼法,让李朝的废柴们误判军情,主力龟缩到星州和昌宁两处瑟瑟发抖。

  黄石城守卫非常空虚,被加藤一战而下,另一路军队赶来黄石城会师,合兵一处从天川、镇安一线往最终目标全州城而去。

  攻取黄石城的目的还有一个,就是从侧翼威胁全州。

  而驻守全州的明军陈愚衷部,自己侧翼被敌重兵所摄,哪还敢去救正在被圈踢的南原城。

  南原城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正处于全罗南道中央,是整个全罗道十字路口,交通枢纽。

  拿下南原,南可攻顺天、北可占全州、西可取光州,作为老猴子第一步的目标全罗道想全部占领,南原城属于必取之地。

  而驻守南原城的人是副总兵杨元,碧蹄馆一役中,是他在最危急时刻赶到战场,救了李如松和李家核心的家丁铁骑。

  说起来也可悲,杨元的身份很尴尬,他的军籍是定辽左卫属于辽东,又是京营出身,官至神枢营左副将。

  宋应昌从京城带过来参加东征军,出任中协大将,职务可比祖承训高的多。

  他与辽东将门关系是不错,但并不被当成自己人,连后起之秀鹏哥儿都不如,汪鹏可是祖承训的嫡系大将。

  祖承训是李家的嫡系大将,什么概念?换个人,平壤之败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祖承训就没事,连军棍都没挨。

  罚俸而已,谁还指望那三瓜两枣的过日子。

  就譬如碧蹄馆之战前,李如松只是让杨元驻守坡州,自己带着嫡系继续往汉城冲,明显还是把他当成外人。

  这年头上面没人罩着,在大明官场无论文武,都犹如浮萍一般,好事轮不到你,苦活累活你不干谁干?

  这不,这次新东征军又安排了杨元出征,还特么是第一批。

  今年五月初,杨元部下李新芳就率两千骑兵进驻南原城。

  六月十三,总督邢玠战守大计一定,杨元听令又领着千骑抵达南原城。

  按照常规作战,这三千骑兵野战对付万人步卒,绝对不在话下,守城最忌被人堵在城里闷守。

  有三千铁骑作为机动兵力,哪怕来个一两万敌军,依托城池,四门随机出击,绝对让敌军讨不到好。

  但这一次来的是五万大军,在绝对的优势兵力之下,什么战术都是笑话。

  八月初七,左路军先锋大将岛津义弘领兵一万,攻占南原境内求礼城,拉开丁酉倭乱大明和倭军第一次大战的帷幕。

  收到紧急军情回报,杨元立即下令李朝兵使李福男、助防将金敬老集结附近兵卒撤回南原城。

  作为老将战场嗅觉非常敏锐,他对倭军突然来袭,有些久违的心惊肉跳。

  就像那天在坡州城,看着李如松大帅打马而出的感觉一样,甚至更加糟糕。

  第二天夜不收哨旗回报,敌军兵力铺天盖地的,初步观察也不会少于五万。

  紧接着其他城市的守军,又送来居昌城、三嘉城先后被倭军大部队攻击的军报。

  “这是开战了啊!”

  南原城只有杨元的三千骑兵,三千李朝守军左右,而南原城北面的全州城也只有两千明军。

  而这次两路围攻的倭军不下于十万,这特么怎么打?他可不是李如松,没有嫡系的四五千精锐家丁铁骑。

  这么些年攒下来,杨元也只攒了一百多亲信家丁,面对这种国战级别,扔进去连个泡都不会冒。

  他要是敢带着这三千骑出去挑战五万大军,最后往前冲的人,一定只会是他和他的家丁,这一点他坚信不疑。

  在这种情况下,杨元除了死守没有任何其它办法,他只能让骑兵下马步战守城。

  先在每面城墙放上两百人,墙下三百人,再留一千预备队。

  李朝的守军也是同样配置,一队明军盯一队李朝军,敢不拼命就地正法。

  自己的亲信家丁将领充当督战队,也只有这样一级压一级,才能稳住军心不乱,不然呢?看書喇

  好在明军之前在南原城有过驻军,对李朝这种奇葩的城防实在不放心,没让李朝守军闲着,整体按照大明的城防标准做过修缮。

  要不然,杨元连一天都守不住,那是直接搭人梯就能翻过去的城墙,你敢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