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339章 蔚山大败,逆流而上的旗帜
  杨镐一逃,早就准备好的李如梅,立马带着辽东骑兵跟上,麻贵那边宣大军早就做好准备,迅速跟着撤走。

  将帅全跑,带来的后果难以想象,还在按撤军收拾行李的其他营头,全部乱了套,也不管这些辎重了,撒腿就跑。

  原本应该井然有序的撤军,瞬间演变成了大溃退。

  粮食、盐巴、火药、铅子、备用武器、甲胄等等宝贵的物资扔的到处都是,随处可见。

  这些物资可都是辛辛苦苦,从大明千里迢迢运到前线,就这么弃之如履,白白的送给敌人。

  (谋之经年,倾海内全力,合朝鲜通国之众,委弃于一旦,举朝嗟恨。)

  巨大的喧嚣声,也惊动了正在脑补唐人各种毒计的毛利秀元,眼看着黑田军,藤堂军都杀入敌营,疯狂捡宝。

  这还能忍!“杀鸡给给!”

  近两万倭军欢呼着全军突击,一边拼命追杀落单的明军,一边哄抢东征军抛下的辎重。

  狗加藤在城楼上,瞠目结舌看着下面的闹剧,这尼玛也行?还有天理吗?太八嘎了!

  一声令下,岛山城的残余的三千守军,互相搀扶着下山,还守个屁城,找水喝,找饭吃……

  杨镐拟定的撤退顺序,是祖承训、汪鹏共计四千五百骑兵负责箭滩防务,西江口这边吴惟忠、茅国器、陈寅共计八千多南兵负责。

  八千宣大军压着李朝万人顶住陆路来袭的倭军,保证后面的大军把辎重带走。

  结果将帅跑的突然,底下全乱了,一撤全撤,最后变成大溃败,李朝兵都跑乱了建制,李如梅护着杨镐,宣大军护着麻贵头都不回。

  没人通知箭滩和西江口这边的军队怎么办,眼看着海面上近百艘海船缓缓而来,身后是一片混乱。

  祖承训也急了,招呼祖二河和汪鹏一起撤,鹏哥儿多忠肝义胆。

  “大人你先撤,我断后!”

  把祖承训感动的眼泪都下来了,时穷节乃现,烈火识真金啊!

  事态紧急,也不多话,简单关照一声,他就带着祖二河追着大军的尾巴撤往庆州。

  吴惟忠、茅国器、陈寅麾下都是南军,他们分片把守江口,东征军大部分火炮(佛郎机和大将军炮)都布置在这里。

  他们现在就是孤军,大营一片大乱的时候,只有他们没有丢盔弃甲转身而逃。

  现在的形势很险峻,蜂拥而至的鬼子仗着人多势众,已经隔断了南兵退路。

  海面上还有一支倭军的船队,也是腹背受敌,相对严厉的军纪,让他们在将主的指挥下,尚能保持阵型。

  但是巨大的恐慌还是笼罩在众人的头上,谁也不知道下一步会怎么样。

  正在这进退两难的时候,如雷的马蹄声传来,千骑卷平冈,当先一将鲜红披风猎猎飘扬,宛如一面旗帜。

  “是万人敌!”

  “是鹏将军!”

  “咱们有救了!”

  人的名树的影,汪鹏四年前在晋州城外,千人独行,万军中阵斩小早川隆景的大功,早就传遍军民。

  猛张飞,俊赵云一样的英雄豪杰,对武人来说,身手不凡,能打敢杀的将军自然是人人敬仰。

  这也是北军中,为数不多能让南兵传颂的悍将,当此大变之时,北军西军都仗着有马,一溜烟跑的没了影子。

  这时候鹏哥儿就像一个话本中的英雄,身着金甲、踏着七彩祥云出现在众人面前。

  一时间沿着江岸欢呼震天!

  吴惟忠看着意气风发的汪鹏策马而来,也是抚须而笑,遥想当年自己也曾这样风华正茂,转眼都66了。

  “吴老将军安好!”

  汪鹏打心底尊重这位功勋卓著的老将军,从江南杀到塞北,又两次援朝,白发苍苍依然神采奕奕。

  “云飞啊!你不跟着祖大人往庆州跑,怎么往我们这边死路上来?”

  吴惟忠也是恨极了这些愚蠢的将帅,如果戚帅在的话,区区倭寇算个屁啊,唉!不提了。

  话虽然刺耳,汪鹏也不以为忤,他注视着吴老将军的双眸。

  “吴老将军,你信不信得过我?”

  吴惟忠一愣,看了一眼汪鹏,又环视了一眼他身后的护卫,好眼熟,哎呀!这不都是之前平壤城外退役的伤兵吗?

  李宏也是满脸激动的在马上抱拳敬礼,吴将军收回目光,心头已经有了决定,使劲的点了一下头。

  “我信你!”

  汪鹏心头一块大石落地,说起来吴将军的军职比他高,海防参将加衔副总兵。

  如果老吴要是固执己见,他也只能做其他安排,就是可惜了这八千南兵,万幸的是,吴老将军放下成见,这就好办了。

  “吴将军,鬼子不到两万人,正在哄抢辎重,追杀败军,并没过来围歼咱们守江的南兵”。

  “你有什么方略,只管痛快点说,别磨磨唧唧!”

  吴老将军还是个暴脾气。

  “咱们把守江的人全凑到一起,也有八千多,加上我的骑兵也有万人,再收拢些溃兵,人数并不比鬼子差多少”。

  “战?”

  “不!是守!”

  汪鹏非常清楚,军心已乱,这时候反攻也打不出什么样子来,反而是聚到一起后,只要打退一次进攻,就能把这些悍卒重新振奋起来。

  “守何处?”

  “背靠江岸守箭滩!”

  “粮?”

  “粮食、柴草我营里都有,我们有炮,有火铳,列下大阵鬼子能奈我何?只要缓过劲来,军心重振,我们就反击,杀出重围!”

  “好!”

  眼看一大群倭寇鬼喊狼叫的往这边杀来,时间紧迫,吴惟忠当机立断,听汪鹏的,这时候再差的方案也比没方案好。

  “请吴老将军派人通知茅、陈二位将军,一起往箭滩营地撤,让他们不要慌乱,炮都带上,这些鬼子我来挡!”

  “好!”

  只要搞定了吴惟忠吴老将军,这个南兵中资历声望最高的将领,他可是大明战神戚帅麾下屈指可数的大将。

  有他出面,茅国器和陈寅两位将军自然没有二话,传令兵一到,立马拔营而起。

  在这种茫然无措的时刻,有个靠谱的主心骨对南兵来说,就是及时雨。

  而有了明确的命令之后,底层的兵卒们虽然还是恐慌,习惯性的服从上级,知道接下来要干啥,等忙起来就顾不上胡思乱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