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349章 汉城攻略,步步为赢
  其实这就是赵绪、刘运、郭若初三人布的一个局,毒烟熏倒国王只是个开始,只要他倒下就没机会再爬起来。

  御医这边会让他保持昏睡,临海君门下早就潜伏的东江特勤,会蛊惑他动手。

  临海君是光海君是亲大哥,但两人关系势同水火,作为庶长子的临海君“荒怠不学,纵奴作弊尤甚、朝野以为忧”总之无论朝堂还是民间,名声极差,臭大街的角色。

  壬辰倭乱,国王逃离汉城之际,临海君宅邸是唯一被民众烧毁泄愤的奇葩,被咸镜道百姓抓起来送给狗加藤的两个王子,其中就有他。

  按照不成文的规矩,被敌军俘虏而不壮烈殉国,会被所有人视为耻辱,王位已经和他无缘。

  (咱不提土木堡战神啊!)

  作为一直把王位视为囊中之物的临海君怎么能忍,原本身边投靠的一些贵族们也不能忍。

  弑君而已,在李朝很新鲜?真的贤良恭让,现在应该还是高丽朝呢,有李家什么事。

  他不动手,赵绪也会栽赃给他,更何况他确实模棱两可的下了指令,等确认李昖一死,立马纠集支持者强行监国,因为他是长子。

  现在这事情就简单了,不管李昖怎么死的,都是临海君弑父,大逆不道啊!惊天丑闻啊!

  对大明来说,正是对倭作战关键时刻,你个王八犊子的居然唯恐天下不乱,居心叵测。

  难怪有传言,被俘期间狗加藤对其“供馈甚厚”,“如父子作亲之处”,被释放时,临海君还单独留一手书,致谢厚待与释放之恩。

  气节呢?廉耻呢?

  这年头口供画押就管用,郭如初这个私下里爱穿仿制飞鱼服,腰挂绣春刀,被老兄弟们笑称是东厂大档头的“内务部”大佬,这次亲自出手,当然马到功成。

  “郭哥!你是我亲哥!太好了!”

  “去去去,别把口水蹭我脸上!这边完事了,我回东江了啊!鹏哥和众兄弟都出征在外,内部有些渣滓又开始跳了”。

  “草他大爷的,这些狗东西真不知道咋想的,跟着鹏帅走,未来一片光明,非要自己作死,那就让他们早点死!”

  “必须的!走了啊!”

  “我送送你,太感谢了,这都熬了几宿了,路上骑马小心些,别又在马上睡着了挂树上啊!”

  “滚你的!就那么一次糗事,老挂在嘴上”。

  “哈哈哈哈!郭哥啊!我还寻思给你安排洗个温泉啥的,王宫里大脸盘子很专业”。

  “你拿这个考验干部?切!这谁经得起考验!哈哈哈哈!下次吧!这次真有事”。

  赵绪依依不舍的送走郭如初,还是专业人士牛掰啊,这口供做的天衣无缝,用词精准,相互佐证,这就是铁案啊!

  ……

  “砰!”

  邢总督看着这一份份亲笔画押的口供,从李昖偶感风寒,到一步步被下毒,直至谋害。

  如何内外勾连,怎么互通消息,下一步获得皇帝加封后,怎么通过狗加藤的关系和倭国绥靖求和。

  “无耻!卑劣!枉为人子!”

  “大人说的是,这是一起严重破坏东征大计,弑父弑君惨案,是在倭寇支持下的奸人,合伙搞得重大阴谋”。

  赵绪痛心疾首的捧着哏。

  “如果不是总督大人明察秋毫,果断处置,去邪归正,李朝的未来不堪设想,不堪设想啊!”

  “嗯嗯!本官自然不会坐视这种败类窃取权柄,文忠啊!你很不错,近期的物资调拨很及时,民夫的安排也很有方略!”

  “谢大人夸赞,这都是卑职份内的事情!不敢当,不敢当啊!”

  “当得起,当得起!嗯!这弑父之事骇人听闻,就不要流传出去,相关人等该圈禁圈禁,该流放就流放,不要弄得满城风雨,误了大局”。

  “卑职领命,请大人放心”。

  ……

  得到邢总督的支持,赵绪立刻大刀阔斧的开始清理朝堂,很有名望的柳成龙不动,给个左议政的头衔安排到权栗那边督战。

  原本被打压的,以柳成龙为代表的南人党,纷纷被安排官职,一时间人人称赞赵议政慧眼识人,宰相之才。

  而其他的这派那派的,嘿嘿!挨个收拾,借力打力,很简单处理,升职或调职,安排到平安道为官。

  一到任就送送古拉格,都不带啰嗦的。

  李秋昇这边安排的民政官员,按照统一布置,带着武装护卫先后抵达汉城,从赵绪这边拿到全套手续,举着委任状就去指定的城市接管。

  一切有条不紊,先是汉城和平壤之间的黄海道,然后是京畿道、八道先占四道,其他四道不急,慢慢来!

  接任的官员也没搞什么大动作,都是先站稳脚跟,清除官衙内部不上路子的人,接管官仓,清理监营,初步掌握当地的武装。

  熟悉当地的大户,做好前期工作,卫所制不是想改就改的,没有刀枪在后面支撑,这些贵族、豪强们怎么可能乖乖交出田土。

  还是要等鹏帅那边彻底胜利,把主力调回,强行土改,否则都是纸上谈兵,水中捞月。

  有了咸平两道的经验,其他六道照葫芦画瓢而已,除了东江内部人知道情况,其他所有人都在等着蔚山城的大胜,结果等来的是晴天霹雳。

  蔚山大败!惨败!一败涂地!

  初四战败,东征军扔下堆积如山的辎重撒腿就跑,初五,杨镐狼狈不堪的撤到庆州这个出击阵地。

  休息一晚,这地方不能久留,离蔚山太近,搜刮了残留的粮草,杨镐初六撤出庆尚道,惊恐欲绝一路后撤,直到确认了倭军并没有继续追击,这才神魂初定停下脚步。

  他安排麻贵去安东方向主持战守,主要任务是先收拢败军,恢复建制。

  安排李芳春、牛伯英前往南原,李如松、祖承训等人驻守星州,都元帅权栗还是带着残兵回宜宁城驻扎,初步建立一条防线。

  杨镐带着亲卫疾驰汉城,不但要给邢总督送去噩耗,还要催促汉城运粮,撤回来的几支军队,总不能眼睁睁饿死。

  也巧了,杨经略半路上碰到神情恍惚的柳成龙,一番互通信息之后,两人都是目瞪口呆,呐呐无语。

  什么?蔚山败了?

  什么?李昖死了?

  怎么可能?来的时候还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