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360章 在世孔明,海陆并进、直捣黄龙
  早有准备的赵绪,以监国名义直接派人把都元帅权栗就地革职,押回汉城待查,追究其损兵折将的重大过失。

  这也是份内之事,开玩笑呢,一万五千“精锐”你说没了就没了?

  邢总督发完火也没招了,正在头疼这锅怎么背,哎嗨!接二连三的好事就上门了。

  先是赵绪过来汇报,年前光海君监国后,立刻就派人在庆尚道和全罗道宣布动员令。

  鼓励百姓全民皆兵,积极参加保家卫国的战斗,并且无条件接受前线明军指挥。

  这事邢总督知道,他还在动员令上加盖了总督大印,表示支持和赞赏,其实打心底也没抱什么希望。

  在他眼里李朝官军都那副熊样,一帮刀都舞不利索的泥腿子,能有啥用?帮着运运辎重也聊胜于无。

  赵绪汇报,深受倭军荼毒的两道百姓,看到邢总督和光海君动员令,激动地热泪盈眶、热血沸腾。

  父送子、娘送儿、新婚丈夫告别妻子,握着柴刀上战场,可歌可泣啊!

  前线回报,两道百姓聚集了三万多青壮,自带干粮武器,赶往釜山前线。

  邢总督听的一愣一愣的,本官有这么大的号召力?看来我在李朝百姓心中很有威望的嘛!

  三万义军,嗯嗯!人数可以,起码摇旗呐喊也能唬住人啊!

  如果能及时赶到战场,一万东征军,有吴惟忠这个老将坐镇,又有汪鹏这个万人敌在,加上三万辅军,不说杀敌,起码自保无虞。

  只要南军和汪鹏不死,东征军总的损失就三四千人,虽然还是肉疼,但总比损失一万四强吧!

  万一!万一!要是这一万人能脱险,他这提前的一步闲棋,可就了不得了!

  你看为啥我就能当总督呢?再世孔明、诸葛之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杨镐这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废物只能仰之弥高。

  邢总督沉到谷底的心情又平复了很多,对赵绪这个李朝大管家那是相当的满意。

  没过几天,派去前线打探的哨骑还在路上狂奔,紧接着喜事又上门了。

  一个叫郭大隆(黑龙)的吕宋使者,乘着西夷样式的夹板船,想沿着汉江而上,说是找总督大人复命。

  前来传话的沿江镇守使递来拜帖和军报,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邢总督很是纳闷。

  吕宋国,皇帝前几年封的新藩,据说白得个开疆扩土之功,皇帝很是高兴,但是他只听说过没接触过啊?

  打开拜帖一看,好家伙,拜见大明兵部尚书,总督蓟、辽、保定军务,经略御倭邢大司马(兵部尚书美称大司马),落款大明吕宋总督王云熙。

  嗯嗯!很谦虚吗?一国之主,对他恭恭敬敬总是让人心生好感。

  打开军报一看,邢总督拍案而起,喜不自胜,上面说的明白。

  吕宋总督府是大明不可分割的领土,百姓是大明百姓,军队自然也是大明藩军。

  倭国猖狂,撮尔小国居然敢羞辱大明之无限荣光,吕宋总督府军民无不义愤填膺。

  接到邢总督命令后,一万水军、四十艘炮舰誓师东征,要用倭寇鲜血洗刷一切不臣。

  抵达李朝海域后,按照邢总督的韬略,海陆并进,克期汇剿。

  隔断海峡,配合釜山前线的汪鹏将军、吴将军,炮击倭堡,全歼倭水军。

  同时向邢总督请罪,众将士太过愤慨,自作主张沿着倭国沿海,炮击港口、码头,使其片板不得下海。

  “好!干的好!”

  邢总督喜上眉梢,在书房里来回踱步,随即下令。

  “快!安排快船,引航,接郭将军的海船到汉城码头,届时本官亲自出迎!”

  “遵命大人!”

  邢总督乐的合不拢嘴,这王总督会来事,以后还要多多亲近啊,到他这个地位,千两金万两银这类的利当然实惠。

  但是“名”更重要,宦海浮沉可不就是“名、利”二字?

  从吕宋军报上看,汪鹏和吴惟忠不但没死,而且还展开了反攻。

  好!非常好!

  一个老将军经验丰富,一个年轻将领勇悍无双,这搭配绝了!再有三万辅军助战,还有一万能战败西夷的新锐水军海陆合击。

  这不就齐活了吗?没准能打下一两座倭堡,这下就能给皇帝一个完美的交代了。

  邢总督转了几圈,对着舆图和手中的军报沉思了一会儿,立马笔舞龙蛇,唰唰唰的写好几份文书,拿起大印小印一阵啪啪啪的盖。

  先是要把这调吕宋水军的事钉实,相关的军令必须要有,写好后到时让这个郭将军带给王总督即可,补上手续而已。

  为什么没请示皇帝呢?路途太远,也不知道吕宋国是否愿意出兵助战,别下了军令人家再不乐意,白丢了天朝颜面。

  这个事情,邢总督对皇帝汇报时很是自我批评了一番,擅自做主,小觑了吕宋对皇帝的忠诚。

  前线形势自然一片大好,东征军的退兵是诱敌深入之计,倭军果然上当,倾巢而出。

  悍将汪鹏、老将吴惟忠加上李朝三万义军趁虚而入,海陆并进、直捣黄龙……

  邢总督自己对着舆图脑补了诸多大戏,一番战报写的天花乱坠。

  但是具体的战果,特意注明,战况激烈,尚未统计完成,请圣上和诸公静候佳音。

  邢总督又给杨镐和麻贵分头去信,先把自己的无双韬略狠狠吹嘘了一番,再告诉他们军中饷粮很快就补给到位,命二人整顿军纪,其他没有多言。

  这二人只要不是脑袋被驴踢过,自然知道怎么统一口径,现在的意思很明白,两个废物点心,大哥亲自出手给你们擦屁股,还没点比数?

  至于下面的兵将,吃饱肚皮,饷银到位,能有啥意见?敢有啥意见?

  邢总督安排妥当后,又让人传赵绪过府,军饷还好办,寅吃卯粮而已,把下两个月的军饷先聚一起,当做犒赏,稳定军心。

  四万多人两个月的军饷,先发给那些败退回来的兵,也算丰厚,差额再从皇帝要就是了。

  但是这粮食就麻烦了,只能先从汉城这边借用,反正有徐光启在平安道屯田,到时候慢慢还呗。

  嗯嗯!报功时也要给人加上,不能让老实人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