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375章 献降表、语同音、书同文,大军凯旋
  朱翊钧看到这月代头就不太高兴,特么的上次就被小西飞给忽悠了,所以也没给好脸色,就应付式的“嗯”了一声。

  倭人跪习惯了,秀忠并未觉得皇帝不说平身,让他继续跪着就跪着吧,也有什么不好的。

  “罪臣代表倭国献上降表,倭国自此国除,从今往后新的扶桑国,誓死效忠大明皇帝陛下,永为藩属、永世恭顺”。

  一份装裱华丽的降书,被德川秀忠高高举过头顶,司礼监秉笔大太监田义亲自从秀忠手上接过,双手捧着转呈皇帝御览。

  其实朱翊钧昨天就看过抄文,今天这就是在重臣面前表演一次正式仪式而已,他装模作样的看了一遍,点点头,递给田义。

  大太监田义又接过来,双手递给御阶前的大学士首辅赵志皋,首辅大人拿过来看了一番,再由田义当堂宣读。

  嗯嗯!都是演技派。

  群臣虽然早就知道了这个好消息,但是在这种肃穆庄严的气氛里,跳梁之倭酋被诛,举国臣服,人人喜动于色,齐声喝彩。

  皇帝忍住快要得意的翘起来的嘴角,就给了一个字。

  “可!”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功告成,德川秀忠激动的眼泪直流,“砰砰砰”磕头,光光的月代头上磕的一片青紫。

  皇帝非常满意倭使的恭顺态度,当然,昨天送入内库那万两金、十万两银更是妥帖。

  德川秀忠喜滋滋的被小太监领着出宫,这次能正式进驻礼部下属的“会同馆”了,这就意味着他被当成正式使节来接待。

  之前是自费住的城外“知行东江浑河会馆”,现在住进会同馆后,衣食住行都是大明承担,直到秀忠完成任务离开。

  秀忠不是在乎这点钱,这是身份、是体面!被大明天朝认同的巨大幸福和荣耀!

  使臣觐见皇帝,并没有什么谆谆教诲,或是严词批判,皇帝是九五之尊,金口玉言,岂能跟一个藩使废什么话?

  就是当众表个态,点个头,爽一把就想溜,大臣们难得抓到皇帝上朝,怎么能放他走。

  一大堆急待处理的事情,和国朝各地大事比起来,区区倭国不算啥。

  喔霍!被堵了门硬生生上了一天班的大明董事长朱翊钧,今天可真累的不轻,几次都想装晕来着,想想对方人多势众,还是忍了。

  “这些大头巾真的太过分了!”

  皇帝气的晚上回宫时,一路上骂骂咧咧。

  扶桑国后续的定约、册封等等,自然有专人负责,这次大明是实实在在的胜利,十四万倭寇尽诛,以后不再是独立国家,而是大明的藩属国。

  这次不同以往,扶桑国、新李朝、琉球国、吕宋国,朝廷全部赐下大明历书、四书五经,标准的度量衡等等。

  这也是邢玠和赵绪、德川秀忠共同提出的一项,两国今后之重要国策,新“书同文、车同轨”。

  大明共荣圈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跨出第一步,非常重要的一步。

  那些垃圾的彦文、片假名之类逐步从两国取缔,都什么玩意吗?必须全面推广全民大明官话。

  关乎文治之功,直接戳中大明文臣的g点,被文官们大力推崇,教化四夷,可是儒家莫大荣耀。

  还在顺天城的邢总督已经带着东征军,押着俘虏正在返回京城的路上。

  皇帝特旨汪鹏带甲骑三百,进京面圣、午门献俘,相关封赏到京城后会宣布。

  好家伙,集体去京城浪一圈的机会可不多,兄弟几个没事就把各自大明制式的将甲翻出来擦亮上油。

  这次要去露个脸,誓要让京城大姑娘、小媳妇们见识见识辽东汉子,真我的风采。

  东征军回京之路,那叫一个热闹,当然东征军在蔚山城出现的纰漏和笑话,普通民众无从知晓,这事太丢人,为了天朝颜面,就当没发生过。

  对李朝百姓来说,去年腊月初四,汉城外誓师大会,百炮齐鸣声犹在耳,今年阳春三月大军已经凯歌而归。

  十四万入侵的倭寇尽诛,倭酋授首、倭国乞和,狗加藤、小西行长这些能止小儿夜啼的恐怖魔王,都被生擒活捉。

  这一条条让人狂喜的消息,深受倭乱荼毒的李朝民众,谁不热泪盈眶,真是新朝新气象啊!

  皇帝满赛思密达!东征军满赛思密达!光海君满赛思密达!

  沿途被赵绪安排人接手的城市,新任地方官接到命令,竭尽所能的劳军。

  一处处鲜花彩绸搭建的“凯旋门”让通过其下的明军将士,第一次感到自己不再是被人鄙视的“丘八”。

  夹道欢呼,万民跪拜的场景在一处处城市上演,

  地方官带着当地有声望的老者,盛装相迎,端着米酒敬天军统帅,满山盛开的金达莱被大片的采摘,由少女们欢呼着抛洒在同样激动不已的明军身上。

  不用怀疑,这都是鹏哥交代赵绪的方略,花费不多,就是个热烈气氛。

  虽然真正的东江英雄,已经悄无声息的撤回各自基地,但是鹏哥愿意让这些出国东征的明军将士们,分享这份荣耀。

  因为他们也为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奋战过,流血牺牲过,他们有这个资格。

  这样的场景让邢总督、麻帅以及普通的将领们感慨不已,他们也都是第一次感受这种扬威域外的军人荣誉感。

  原本纪律松弛的各部军将也都严厉的约束下属,不得做出有损天朝形象之事,违令者定斩不饶。

  一时间新东征军军纪肃然,没有再出现第一次东征军回军时,沿途百姓唯恐避之不及的情况。

  这种良好的互动,在到达汉城时达到最高潮!

  已经被天朝正式册封的李朝新国主李珲,亲自带领新的文武两班、数万民众郊迎大军凯旋。

  那叫一个彩旗招展、锣鼓喧天,人山人海、载歌载舞,气氛热烈到了顶点。

  东征军统帅将领们自然进城欢宴,四万大军的临时军营里,汉城竭力筹备的肥羊、鲜鱼、烈酒也让兵卒们吃喝爽利。

  鹏哥之前安排云飞岛压制的,一大批超量的黄铜东征徽章被迅速发放到军营,负责此事的李朝官员,对东征军兵卒们热情洋溢表态。

  “国难刚平,李朝拿不出更多劳军之资,一个勋章不值钱,但是代表了东征军为这片土地做出的功绩,给天兵留着当做纪念。

  等大家在天朝退役后,欢迎到这片曾经流血奋战过的热土安家,凭此勋章,李朝新政府承诺,无偿给予百亩田的奖励”。

  这对普通的兵卒来说,简直是天大喜讯,不少人都动心了,一再追问细节。

  好吧!鹏哥儿为了争取移民,真是无所不用其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