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405章 娄山关之战,开战前双方都是信心满满
  杨应龙的对策很简单,就是把这个“西征军”七千多人放进来,沿途的寨民全撤走,坚壁清野。

  他在娄山关上亲自指挥两万大军防守,他儿子杨朝栋、弟弟杨兆龙、妻弟何汉良三部共计三万多人,从后方三面包抄。

  最终的战略意图,是全歼这支东北来的军队,倾尽全力、毕其功于一役。

  按照他的推算,这仗怎么看都是十拿九稳。

  天时:现在正是盛夏,天气炎热,光着膀子都流汗,更别说披着重甲作战,杨应龙设想了一下那种场景,自己都打了个寒颤。

  汗流多了,人就发虚,浑身乏力,大量喝水后,也就一时畅快,作战时更坑。

  满肚子水晃荡晃荡,拼命作战时,肚子里面抽筋一样疼,这是常识。

  而杨家军虽然铁甲不多,但是藤甲、竹甲、木甲这些看似简陋的防护很多,既轻便,又具备一定防御力。

  而且北方人初来乍到,不能适应川贵之地的气候,故而天时优势在我。

  地利:娄山关就不用说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包抄断后的部队在自家领土上作战,更熟悉环境。

  虽然西征军有白杆兵开路,但这里毕竟不是石柱,他们也只能熟悉大路而已,故而地利在我。

  人和:如果是杨家军主动出击,譬如攻重庆府,城内的百姓必然同仇敌忾,为了自己的小命和财产拼死反抗。

  但这次把西征军放到自家腹地,主场作战,对普通兵卒来说就是反击入侵,加上自己人多,六倍于敌的巨大悬殊,故而优势在我。

  这可不是杨应龙一个人自嗨啊,他把这一条条己方优势全部传达下去,让各个将领对下属大力鼓动。

  杀一个敌军甲士给六十两的赏格,甲胄兵器上交后,当场兑现,而普通白杆兵首级才二十两。

  (按照后世的说法,杀一个敌人给6万,而这样的敌人有七千多个,这不就跟捡钱一样)

  古代战争就是这样,只要钱到位,己方又占优势,那士兵绝对嗷嗷叫,战意高涨。

  ……

  秦逸这边的作战方略早就定好了,一鼓作气攻占娄山关,这是一个战略的关键点。

  只要拿下它,一直到九十里外的杨家老巢“龙岩屯”,敌人无险可守。

  也就是说这次西征的胜负手就是娄山关,取之,这场战役就已经胜了七成。

  在杨家看来,这样的关隘必然打不动,只要稍一僵持,三万大军就会将这八千多人围个水泄不通。

  进退不得的情况下,哪怕不打只是围死,这些人也撑不了几天。

  秦逸的战术,就是在杨应龙认为最不可能突破的地方,强行突破。

  对别的军队来说叫天险,在打过釜山之战的西征军面前,这些木寨防线就跟闹着玩一样。

  只要拿下娄山关,立马攻守易势,来包抄的军队,三万也罢、五万也罢,面临的局面最尴尬。

  这种地势他们最清楚,想仗着人多也施展不开,只能一队队上来送死而已。

  所以,当时间来到大明万历二十六年七月二十二,决战之日,娄山关即将对阵双方,包括正在拼命赶路的三万多杨家军,都对此战充满必胜的信心。

  西征军拂晓从桐梓驿出发,上午巳时(09:00-11:00)抵近娄山山脚做战前准备。

  当险峻的地势真正显露在众人面前时,秦逸和军官团们还是心中一紧。

  “板子,稳一点!你自己注意安全”。

  “逸哥放心吧,这点小活难不住我”。

  正面主攻指挥官方东笑了笑,使劲点点头,他能体会到逸哥关怀,都是自家兄弟,心意相通,怕他一开火就上头。

  “贾平,我只有一个要求,你不许帮着战士背卡秋杀,时刻注意脚下,不要急躁,打准点”。

  “逸帅放心,我心里有数”。

  贾平点头应诺,这座关隘想顺利拿下,光有正面强攻可不行,地势所限,队形展不开,一个营上去已经很勉强。

  只有从侧面火力压制和摧毁,才能有效的支援正面的战斗。

  西面是悬崖绝壁,根本没法攀登,只有东面的山体才有平缓落脚之地,而这边的五大木寨也更加险恶。

  看起来中路攻娄山关是主攻,其实东面的贾平才是真正的主攻,只要占据东侧山峰,居高临下用火箭弹点名,这仗就稳赢。

  受山体所限,直接用火箭弹在山下往上炸娄山关可真不好打,手工制造的卡秋杀没有那个精确度。

  火力覆盖更是白扯,没那么多弹药可供浪费,打一发少一发,六千路的后方补给,这每一发火箭弹都相当于同等重量的白银。

  而且拿这银子还没处买去,所以,每一发都要用在刀刃上。

  “王冲,你的炮营我就不说了,动作迅速点就行,你的决死团……”

  “逸哥放心吧,这些人是从古拉格十几万人里面选出来的,服从性纪律性都经过再三的考验”。

  王冲拍着胸脯表态,上次打釜山就没带他去,这次终于轮到自己上阵杀敌了,可得好好爽一下。

  “不合格的全部剔除了,你让他们跳崖都不会皱眉,我去带炮营,决死团你照应着”。

  秦逸摇摇头,有些好笑的驱马赶往决死团,这个三千人的全冷兵团,身披重甲,手握长枪、长柄斧、夹刀棒、朴刀、金瓜锤、狼牙棒等重兵器。

  和别的部队战前准备时,略有嘈杂不同,这里安静的犹如一群死人,沿着山道整齐坐好,武器全部靠在山体上。

  所有人都在小口的喝着盐糖水,时不时还有人从身边的背囊里,掏出块最易储存的煎饼,摸出一块全是盐粒子的干萝卜条。

  撕下一小块煎饼,咬一口萝卜条,一起放在嘴里慢慢的咀嚼,一脸诡异的幸福笑容,看的人有些瘆得慌。

  临时带队的正是杨元,他看到秦逸过来,立马起身迎接,习惯性的要单膝点地,又反应过来站直身体抱拳敬礼。

  “逸帅好!”

  “杨元,这些兵感觉怎么样?”

  杨元脸上的笑容也是很古怪,这么多年戎马生涯,南兵北军京营都带过,还就没见过这么听话的兵。

  绝对的令行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