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438章 斩下敌首十四万,狗头佐酒杯莫停
  庄凌云是万历二十二年八月初八嫁给鹏哥儿,到今年八月这都快四年了。

  两地相隔两三千里,来回一趟也是不易,中途也就是凌云娘过来照顾闺女生产,在云飞岛住了大半年。

  之前孩子小,也不放心带着远行,现在三岁了也硬实了,凌云妹子也想回个娘家。

  正好这不是秦逸的老婆,她的好闺蜜赵诗露,年后就要去重庆和逸哥儿团聚。

  这次也正好一起回娘家住一段时间,以慰思亲之情。

  鹏哥儿假公济私的跟李如松大帅告了假,官面上把定辽右卫的事情交给已经宽甸参将梁峰负责。

  李大帅现在恢复的不错,不耐烦坐轮椅,自己拄着拐更方便,主要是断肢处的新肉还太嫩,要不然就能套上义肢正常行走了。

  当然这也是鹏哥儿安排人,精心打制的钢结构,又可活动脚踝,外面蒙着皮革,既轻便又灵活。

  穿上衣裤战靴,外表看不出任何异样的义肢,这也是成熟的产品,还是当年断腿的王启年,自己捣鼓出来的。

  这副精致的义肢送到辽东总兵府,李如松那是相当的满意,所以这点小事,那就是打个关照而已。

  李家、祖家包括辽东的将门,都在忙着培养新一代的家丁铁骑,起码也把架子重新撑起来。

  好在这几个月边关出奇的安静,别说骚扰了,连土蛮的影子都不见一个。

  鹏哥也是借着这个理由,光明正大的溜班,从李朝绕了一圈,又去了一趟名护屋城,回程时直接从舟山基地登陆,再沿着运河到杭州府。

  四个小少妇抱着四个小家伙,乘坐的是东江的客船,速度慢但是不颠簸,贴着海岸航行也稳当,先回的娘家。

  好家伙!这几年功夫,原本家中的闺女,现在都成了诰命夫人,也算是荣归故里,庄家还好,赵家可是诚惶诚恐。

  说起来秦逸现在的官职比鹏哥儿还高,正二品的四川总兵官,坐镇川府之国。

  而且凭借秦逸的关系,早早加入知行商盟,在南方普遍经济下滑的大气候下,赵家也能保证极其稳定的年收益。

  汪鹏之前的布局,随着加入的商行越来越多,这些年知行商盟越来越强势。

  商盟发行的金币、银币已经顺利的进入流通环节,当然对外宣称,这只是商盟为了内部统一结算方便的代币。

  至于外界认可那跟我们无关,咱们可没把它当钱用。

  这年头人都不傻,知行金银币大小一致,重量统一,锻造精美,边上还有防刮的纹边。

  最流行同时也是最装比的检验方法,就是用指甲捏着边,撅着嘴使劲往边上吹口气。

  “铮!”

  这就是财富之声,极其悦耳动听!

  一旦体验过这种“代币”的方便,往日的散碎银两简直不堪入目,比如说虽然现在的一两银币,含银量只有七成五,但是照样当一两足银使用。

  光是这一块隐含的铸币收益,就让李秋昇这个大管家赚的眉开眼笑,一批批的金银币从各个渠道进入流通环节。

  南直隶的流行,也渐渐开始沿着运河往北方辐射,潜移默化的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大明的货币结构。

  一批批散碎银两被再次熔炼锻造,云飞岛的东江银行铸币工坊,日夜不停,流淌着金山银海。

  西湖边上的知行初潭学院,祭酒办公室内,鹏哥儿推金山倒玉柱给卓吾先生行礼如仪。

  “阿公在上,孙囝(nān)婿给您磕头了!”

  “好好好!快起来,快起来!”

  鹏哥儿看着这个鹤发童颜,今年已经72岁高龄的心学大宗师李贽先生,也是百感交集。

  这个倔强到极端的老爷子,在另一个时空晚年极其凄凉,被自视为正统,在朝在野的理学派,联合起来无耻打压诬陷。

  最后在京城天牢里,用剃刀自刎明志,留下千古遗憾。

  这一个时空,鹏哥儿早早出手相助,彻底改写了这位明代著名思想家的人生轨迹。

  之前蹦跳的比较欢的几个傻缺,譬如原来黄安城那个退休的前御史,屡次三番找卓吾先生麻烦的那个二货,江湖人称“血屠御史”耿定向。

  第二年就被鹏哥安排特勤半夜上门割了脑袋,挂在了黄柏山黄虎寨墙上。

  前御史被杀,当时也是轰动一时的大新闻,之前不是有匪首发过狠,下过百两花红要买耿定向脑袋吗。

  这事都过去一年,很多人都快忘了,现在弄假成了真,这世上就怕认真二字,一旦官府被激怒,区区山匪算个屁。

  南直隶、河南、湖北、三地联合进剿,把黄柏山的匪徒一扫而空,当年幸免一死的黄虎寨四当家,发过花红的黄柏山匪首两人被生擒。

  证据确凿,事实俱在,不容狡辩,这两个背锅侠被拖到黄安城,每人被当众剐了三千六百刀,一刀不少,据说是耿家花了重金请来的京城著名刽子手。

  硬是剐了三天,用参汤吊着一口气,最后一天快成骨架,只求速死的两个匪首,才被一刀枭首,可把黄安的吃瓜群众看了个过瘾。

  卓吾先生对这个孙女婿也是非常满意,邸报上把他都快吹成当世活赵云了。

  为什么对鬼子这么狠,十四万倭寇尽数诛杀,可能北方的迂夫子会颇有微词,背后议论什么杀俘不祥,人屠白起啥啥的。

  但是南方,尤其是嘉靖年被倭寇肆虐过的地方,尤其是沿海地区,谁提到鹏哥儿不是夸一声大明好儿郎。

  杀得好,杀的妙,杀的鬼子嗷嗷叫!

  鹏哥儿的岳父家和鬼子可有血仇,庄凌云的爷爷“用晦公”当年,以一介书生之剑和倭寇拼命,壮烈牺牲。

  万历皇帝御赐的三面荣匾现在还挂在庄家祠堂,“一门忠孝”“忠孝一门”“万古纲常”。

  你说这孙女婿为了报仇,才杀十四万鬼子而已,不痛快?不合理吗?

  卓吾先生拉着宝贝孙女婿坐在身旁,细细的倾听汪鹏描述的釜山大战,不住的击节叫好,直呼痛快,当浮一大白。

  鹏哥儿知道这老爷子又是馋酒了,卓吾先生好友知己不乏名医,都劝告其少饮酒,他那个执拗脾气也不听劝。

  最后还是鹏哥儿丈母娘出面,每天只给他喝一两,自己闺女发脾气,卓吾先生也只好认怂。

  这可把他馋的不行,这次鹏哥儿上门,老顽童正好能找个理由解解馋,聊到高兴处,卓吾先生一把拉起鹏哥儿。

  “走走走!回家,回家好好喝几盅!”看書溂

  ……

  有打油诗为证:

  家仇国恨意难平,

  倭寇自古狼子心。

  斩下敌首十四万,

  狗头佐酒杯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