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470章 塞外卢龙塞,烟尘飞自今
  “刘哥,这是朵颜三卫都指挥使的大印、腰牌”。

  宋克元把一个打开的锦盒递了过去,刘平接过来,把铜印拿起来看看,基本就没用过,边上都起绿色的铜锈了。

  “收着吧,就放你那边,你驻扎宽城和关内打交道用的上,省的来回跑,对了你先派人去喜峰口那边打声招呼,家里人应该等急了”。

  “是!”

  老宋带人出发后,刘平在曾经的宁王府转悠了一圈,大体规划了一下,也是有点头皮发麻,工程量不小啊。

  以后这就是自己的主基地了,可得好好收拾一下,这特么城内和城外都没啥区别,还不如南面那个大宁新城,起码还有住的地方不是。

  可惜那边太小了,容不下这么多人,而且水源、草场也没这边丰富。

  唉!慢慢来吧!反正山上树木不缺,等和老赵那边接上头,把砖匠、石匠、木匠、泥水匠先找来。

  不过好就好在,他也没打算建什么王府啥的,未来的大宁城,就是个大兵营和仓储之地,作为他征服草原的主基地。

  刘平从怀里掏出木烟盒,轻飘飘的打开一看,卧槽都抽完了。

  大刘回到自己的金帐,外面寒风凛冽,帐内温暖如春,东江产的碳炉子已经装好,黄泥新封的铁皮管子通到帐外,免得中了碳毒。

  里面还没收拾好,七八个手脚麻利的女人,正在地面的厚草席上铺设毛皮,这是女眷营的人,少女熟女都有。

  最先认可秋风汗部落的,就是这个全新部族中的女人,大汗有严令,不许用强,必须你情我愿。

  敢仗着有几分力气欺负女人的,一经查实,大头小头一起剁!杀无赦!

  这个命令在草原上真的很另类,但是以骑兵团为核心的战士,在东江本来就习惯这个纪律的约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

  至于后加入的人,这一条首先就是保护自己家的女眷,自然也是双手赞成。

  于是原本附属于男人的女人们,惊讶的发现,原来自己可以得到大汗的保护,不用担心半夜三更身上压上个糙汉子,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一阵蛄蛹。

  这真是个与众不同的部落啊!就很好!

  “大汗!”

  “大汗!”

  看到刘平进帐,女人们停下手里的事情,低头跪好,尊敬问候。

  “你们忙,我就过来拿盒烟”。

  好吧,到现在刘平也不习惯这边的礼仪。

  虽然他早就当众宣布过,“秋风汗”麾下没有奴隶,但是根深蒂固的传统,无论男女老少,对上位者还是毕恭毕敬。

  “诺敏!”(碧玉的意思)

  “嗻!呃!是!”

  一个漂亮的长腿小妮子,鬼灵精怪的吐了吐香舌,改了一下口。

  “安排你卷的烟卷好没?拿一盒给我”。

  “好了,大汗”。

  小妮子在帐篷边上的背囊里很快找到一盒装的满满的烟卷,这都是她在大汗“手把手”的指导下,用上好的烟丝加上烈酒蜂蜜搅拌,再用上好的青纸卷制。

  主要是烟斗太麻烦,不如烟卷方便,所以东江上有烟瘾的人,基本都是自己卷制,而从鹏帅、逸帅府上传出来的配方,当然人人皆知。

  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有喜欢用狼猛酒,有喜欢用烧刀子,包括在里面加香草,加薄荷叶的。

  所以,闲暇时分,一帮糙汉子分享彼此不同口味的烟卷,也是一大乐趣。

  “今晚过来”。

  刘平接过烟盒,小妮子还贴心的帮他点上一支,大刘悄悄的在小妮子手心钩了一下,诺敏红着脸吃吃的笑着。

  “嗻!”

  之前一路风霜,横跨千里,刘平要顾着这几万的吃喝,还有牲畜。

  一路上看到他的旗帜,举家举族来投的,也要编入自己的部落中,

  这两个多月把刘平忙的焦头烂额,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晚,谁让他是头呢?看書溂

  今天终于抵达目的地,精神放松之下,小刘有些蠢蠢欲动了。

  “这匹小野马,今晚骑了她!”

  嘴角带着邪笑的刘平,龙行虎步出了金帐,背后是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

  ……

  蓟镇长城一千五百多里的防线,共划分为十二个路级防区,喜峰路是戚帅镇守蓟镇时新设的一路。

  喜峰口是燕山山脉东段隘口,古称“卢龙塞”,唐·高适《塞上》

  东出卢龙塞,

  浩然客思孤。

  亭堠列万里,

  汉兵犹备胡。

  汉代起就在此设松亭关,南宋陆游曾有“三更抚枕急大叫,梦中夺得松亭关”的诗句,可见其军事地位之重要。

  大明永乐年间重建关门,正式改称喜峰口(还是卢龙塞好听)。

  戚帅的筑城术极其高明,喜峰口防线分为关城和城堡两个部分,重修的城关楼高达四丈余,楼门两边构筑城墙与长城相连。

  关城建在城堡北面,三面临山一面靠河,关有三重成“日”字型的三道套城组成。

  无论是车马、行人,入关必须要通过三道门,全程都在铳炮之下。

  喜峰口关城雄踞在滦河河谷,左右皆高山对拱,地势十分险要,可称得上“嵯峨虎豹当大关,苍崖壁立登天难”。

  大明放弃大宁卫,把老哈河流域送给兀良哈三卫(朵颜、泰宁、福余)驻牧。

  滦河河谷是燕山山脉中最为宽广便捷的通道,可通行大车,喜峰口关前也是三卫进贡的贡道。

  鹏哥三年前带人入关救戚家军,都没从这边走,不是打不下来,而是舍不得把戚帅的心血变成瓦砾。

  好吧!上次被破关而入的“义院口关”现在都驻扎着重兵防御,大明也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就顾着护住挨揍的地方。

  而喜峰口险峻的地势,固若金汤的三重关口,相应的并没怎么被重视,草原上的动荡也被传到关内,布延汗死,又崛起个秋风汗。

  关内的守军也就听个热闹,只要别来骚扰边关就行,草原上的势力本来就是如此,拳头大就是老大,这个汗那个汗的,边将们也就当个笑话看。

  谁也没想到,秋风汗的目的地居然是大宁城,而这条关外的贡道已经易主,三卫的招牌还在,这尼玛换人了,就很离谱。

  喜峰口守备官孙隆久在关城上顶着刺骨的寒风,无视零零散散飘洒的雪花,举着单筒拉伸式青铜千里镜远眺,他保持这个姿势已经快半个时辰了。

  望眼欲穿啊!兄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