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495章 姜是老的辣,称病乞归大帅卸甲
  和鞑靼布延汗关外一战,对骄傲如李如松来说,实实在在的是一场刻骨铭心、伤筋动骨惨败。

  他很是颓废了一段时间,人前虽然一副强势模样,私底下的懊恼悔恨都是打断牙齿往肚里咽。

  他一门心思想重建家丁铁骑,对关外没有动静还曾窃喜过。

  自以为是天赐良机,难得的好事,不然关外再生变故,自己就只能带着步卒去打仗了。

  现在他爹把这层窗户纸一戳破,立马让他汗流浃背,自己怎么会这么麻痹大意呢?

  “爹!你是说……”

  李如松急促的想说什么,喉咙却像卡住一般,不敢把自己的推测说出来,太耸人听闻了。

  “是的!比你预想的还要严重!”

  李成梁拿出一堆和汪鹏有关的战报,一条条被他用朱砂笔画上记号。

  很多事情当事人可能不太注意,这样那样的事情干扰,他们会自行脑补一些看起来不合理的地方,并说服自己觉得理所当然。

  但是作为辽东老帅,戎马一生,他冷眼旁观这一切,很轻易的就发现了种种匪夷所思的存在。

  这阵子他收集资料、冥思苦想,复原了每一次有汪鹏参加的战斗。

  包括在军中流传的夸张故事,那些被人当成胡说八道的说法。

  做出一个,他觉得最符合真实情况的最终推断,汪鹏的东江军气候已成,无人可制,谁都不能!

  李如松把他爹汇总的各种推测,一字一字的认真看完,屁股下面好像有钉子一样,来回的蠕动。

  张嘴想说什么,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李成梁笑了笑,磕掉烟斗里的烟灰,重新装了一锅,把案几上云飞送的“龙涎香”烛台拿过来,点上烟美美的抽了一口。

  他顺手把那一摞子,自己辛辛苦苦写的东西点燃,扔入旁边铜盆里。

  李如松也没阻止,父子俩呆呆的看着那些白纸黑字朱砂标志,一点点的烧成灰烬。

  书房里漂浮着被热气吹起来的灰蝶,烟熏火燎中,李如松擦了一下眼角。

  一定是烟熏得。

  “爹!我该怎么办?”

  过了年今年都51岁的李如松,在74岁的老父亲李成梁面前,还是和小时候一样,像个无助的孩子。

  面对这样严峻到极点的现状,他脑瓜子嗡嗡的,今天来干嘛的,早就抛到九霄云外了。

  和他爹强行灌输给他的这些恐怖现实来比,区区一个高淮,臭虫一样,他连提都不想提。

  他不敢擅自做决定,他已经不再是那个撞了南墙不回头,直接把南墙撞塌的无敌大帅。

  他此时的心态很脆弱,总是自我否定和纠结,而这个世界上,唯一毫无保留给他勇气和支持的,只有眼前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称病、卸甲、归田!”

  李成梁从牙缝中蹦出三个词、六个字,这是他在无数个彻夜难眠的深思熟虑后,唯一的决定,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那辽东?”

  李如松还想坚持一下,毕竟自己的心血和汗水都洒在这里,说断就断怎么舍得。

  “辽东是皇帝的辽东,是大明的辽东,不是咱们李家的,你心疼什么?你把千五铁骑扔在碧蹄馆,把四千铁骑扔在边墙外怎么不心疼!”

  李成梁有些恨铁不成钢的厉声喝问!

  “我我我!”

  触及到灵魂的鞭挞,让李如松心疼的难以呼吸,疼的一抽一抽,虎目中的泪,不可抑止的脱框而出。

  “唉!痴儿!”

  李成梁有些不忍,起身拍拍长子肩膀,父子连心,他怎么可能体会不到儿子的痛苦。

  “汪鹏对我们李家还是善意的,不提救命之恩,你想想,如果没有龙山仓大捷,没有小早川隆景的脑袋,你可还有东征大胜的风光?

  吴惟忠多大本事,你最清楚,李朝的义军什么战力你更清楚,十四万倭寇啊!如果这些倭寇现在杀进辽东,你能不能挡得住?

  能把十四万倭寇尽屠的东江军,就是四千,不五千辽东铁骑都在,你能不能挡得住?

  汪鹏万人敌招牌太耀眼,率三百家丁就阵斩布延汗?这三百人都是关羽、张飞不成?还真有人信?

  野猪皮和他弟弟舒尔哈齐你都熟悉,那些建奴的战力你最清楚,他们连跑来哭诉的机会都没有,你能做到吗?”看書溂

  李如松呐呐无言,是啊!这些人的情况,他最清楚不过,还有那个突然冒出来的吕宋国,怎么就这么巧赶到釜山外洋?

  邢玠能有那个能耐?三千里外的藩国也能如臂指使?话本小说也不敢这样写啊!

  再结合咸平两道越来越像大明卫所,这种被文官们津津乐道的笑话。

  背后的真相只有一个,李朝三千里江山,实际掌控者根本不是光海君,而是东江军!是汪鹏!

  好大的手笔!好大的气魄!

  有如此实力,他居然还稳如泰山,当李大帅跳出固有的、看下属的眼光,重新用平视,不!是仰视的目光看鹏哥儿,李如松自愧不如!

  ……

  李如松腿疾发作,上疏皇帝,以病乞归,请求卸甲归田的奏章,快马送到京城。

  皇帝认为他是对自己派出矿监表达不满,直接不允,甚至还有些好笑,文官玩这套,怎么武臣也开始模仿了,很有趣吗?朕就是不批,你能咋滴?

  俗话说事不过三,连续被打回三次后,李如松直接把大印交给“镇守太监”,自己拍拍屁股回铁岭老家养病去了。

  辞职报告也打了,董事长不批,反正有你这总监在,那就让监军代管吧!

  这可把高淮得意的不行,哼哼!西麻东李,好大的名头!在皇权面前,是虎给我蹲着,是蟒给我盘起。

  原本李如松在辽阳,高淮还会顾忌三分,毕竟辽东李家将门,可真不是他这个当年崇文门外小混混敢招惹的。

  所以在辽阳,他还是不敢太过肆意妄为,就连那四十七家大户,都是再三确认和大军头们牵扯不深后,他才敢动手。

  还保证这些大户的性命无忧,只要活着就行,他只为财,杀不杀都是次要的。

  从此再无约束的高淮,认为李如松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嘿嘿!我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