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510章 迪内部落初接触,女族长的烦恼
  下半年徐海峰将带着主力舰队,沿着太平洋北赤道暖流返回吕宋。

  走之前还要去“新西班牙总督区”墨西哥阿卡普尔科港,为西夷人送去鹏帅“亲切”的问候,再过来就要后年了。

  一艘战列舰、三艘巡洋舰五百海军将士,海军陆战队三千,(工匠营三百)都将留在新大陆,等待下一批移民的到来。

  留在金山港的分舰队指挥就是江春来,陆上指挥是宋玉昆。

  本来今天是两个留守军官的探险行动,沿着这条,呃,春来河,往“新秦川”谷地前进。

  沿海的土地耕种不易,加上风暴海潮,没有人类特意在海边生活。

  而这个四面都是高山,阻挡飓风寒流,水源丰富相对温暖的盆地,才是最适宜人类生存的好地方。

  好吧!徐海峰这个东征军司令,要求参加第一批探险队,二人还敢反对不成?

  “有人!停船靠岸!”

  江春来的一声令下,船上的水手和陆战队员都紧张了起来。

  徐海峰收起地图,举起望远镜,按照江春来指示的方向仔细观察。

  “一个、两个、卧槽!十几个人呢!”

  相隔两三百米的树林中,头上插着一圈漂亮翎毛的应该是头目,手搭凉棚站在一个大石头上,正在往这边眺望。

  身侧十几个披着兽皮的青壮,拿着弓箭长矛在戒备。

  彼此语言不通是个大麻烦,但是人类的交流不一定需要语言。

  “喂!兄弟!吃了吗?”

  徐海峰大模大样的站在甲板上,使劲挥舞着手臂,一副老友重逢的热情模样。

  两艘木船寻了个勉强能停船的天然堤岸,落锚降帆,搭上跳板登陆。

  船上只留了水手们持枪警戒,两个排的陆战队员,和三个大佬一起上岸。

  对面一看这边人不少,立马吹响了骨哨,哗啦啦后面也出来百十个手持武器的战士。

  两边都小心翼翼的接近,土著长矛是立着握持,并没端平做战斗状,弓手也只是虚搭着箭,没有做威慑状。

  还有不少拿着烟斗一样的石斧,和木柄加金属制的斧头,看起来像铜的,最显眼的是一种扁平木板,船桨一样,边缘全是黑曜石的锯剑。

  没有任何铁器存在!(铁的熔点1538摄氏度,这是区分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徐海峰这边的战士肩扛步枪,刺刀也没上,但也都早就装填到位,一面赤旗被抖开,迎风飘扬。

  土著们没有旗帜,那个头目手里一柄装饰着大量兽牙,和金灿灿疑似黄金牛头造型的“权杖”。

  也许是彼此类似的肤色,和徐海峰空着的双手、再加上和善的笑容,让这些淳朴土著当成是其他部落。

  相距三十多步时,徐海峰举了一下手示意身后的人都停下,回头交代了几句。

  他只和宋玉昆上前,对面也是有样学样,同样停下脚步,头目也只带了一个健壮的战士上前。

  两边停下脚步的战士们,互相大眼瞪小眼的打量着对方,土著们不时的互相交头接耳,小声的议论着什么。

  “兄,呃,朋友,我们是大明人,大明!”

  离的近了,徐海峰才发现,对面的首领是个女人,三十四岁的模样。

  也只能估计,因为她兽皮袍子外,脸上身上裸露的皮肤都涂着一道道整齐的红黑色涂料。

  “即布拉卡家!”(你好!朋友!)

  对面的头目出声了,果然是女人,听不懂没事,笑就行了。

  “我!大明!他们都是大明!”

  徐海峰指了指自己,又比划了一下后面所有的人,这意思应该比较好理解。

  “迪内!迪内!”

  女首领明白了老徐的意思,也拍了拍自己的胸,再比划了一下后面的人。

  “迪内!迪内!迪内!”

  一大帮的土著有男有女,都是大声呼喊,还挺整齐。

  好吧,大明殖民者和东胜神洲西海岸土著,第一次交流就很顺利。

  起码知道怎么称呼彼此,一个被认为是“大明”部落,一个确实是“迪内”部落。

  老徐对宋玉昆点了点头,宋玉昆松了口气,把用小臂托着的包裹递给徐海峰,悄悄把两支击锤大张的燧发手铳收回怀中。

  宋玉昆手持两把手枪,藏在在包袱皮底下,黑洞洞的枪口就在五六步外指着,刚才稍有不对,对面两个土著必死。

  只要徐司令一声令下,杀光这百十个土著,也就一根烟卷的功夫。

  能和平相处最好,这边和吕宋不一样,那边能得到及时的补给,无论是人员还是军备。

  在这新大陆上,尤其是刚立足的关键期,能不冲突,最好和平相处。

  对大明殖民者来说,现在需要的是更多的额外人力资源,和熟悉本地的向导。

  和土著交流,最好的媒介就是盐,自然界也会机缘巧合的出现的天然盐,但怎么比得上东江无往不利的硬通货。

  标准二斤重的盐砖了解一下。

  “盐!”

  徐海峰用手指在上面抹了一下,放到嘴里舔了一下,做陶醉状。

  对面的女首领和身旁的壮汉眼睛唰一下就亮了,接过去后直接用舌头舔,那是真陶醉,不是装的。

  这个叫迪内的部落,其实只是这一片说迪内语的族群其中一支小部落,总人数连大带小,也就四百多人,母系部落。(这一片都是)

  这个部落的生活半游牧半定居的,每年赶着不多的一些羚羊和驼鹿,(主要是母的,好产奶)跟着野牛群的迁移路线行动。

  春天会在这边谷地,挑选一处固定营地休整一段时间,播种一些玉米、藜麦麦、豆子之类。

  他们的种植完全是刀耕火种,就是一把火烧出一块合适的空地,等下雨后撒上种子就不管了,到秋天时再回来时,收多少是多少。

  然后明年再换一块地烧,正常一块地种一次,要等六年后,草和小树长起来再烧。看書喇

  他们对土地很漠视,也没有什么领地的概念,年复一年都是这样过来的。

  对他们来说,盐是非常宝贵的东西,只有一个叫莫诺湖的高山咸水湖边上,会有天然的盐块,但是非常苦涩。

  (原本就是海水,地壳运动的结果)

  对他们来说,去莫诺湖真的很远,和迁移的路线又不一致,每次去一趟都要走好久。

  路上也很危险,有敌对的部落,也有狼和熊,人背肩扛的搞一次盐,要吃上整整一年,所以盐在部落里都是族长保管,平时都很节省吃。

  好家伙,这个叫“大明”的部落真敞亮!这么好的盐砖,抬手就送,这礼就重了啊!

  拿什么还礼呢?女族长有些头疼了!出来混,当老大,行走江湖、面子比天大,可不能让人瞧不起!

  ……

  有打油诗为证:

  金山港内春来河,

  海峰笑把手语秀。

  咸盐贵重难回礼,

  迪内女酋直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