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517章 秦逸阅兵,播州卫成军
  大明万历二十七年五月初八,播州卫指挥使司大校场上,三个团近万大军集结一处。

  六面赤旗上面分别标着桐梓、绥阳、湄潭、赤水、习水、仁怀。

  是的,整个播州卫六个千户所,每个千户所两个营,共计12个营,今日正式成军。

  这也是四川基地长江以南最强的军队,没有之一。

  四川基地长江以北,六个卫32个千户所,现在每个千户所只有一个营,总人数两万三千多人。

  按照总部的计划,每个千户所两个营,一个野战一个守备。

  (一个营四个排,一个排四个班的四四制,人数在七百人左右)

  到今年年底,要完成78个营的整编工作,重新恢复四川总兵府五万人的部队编制。

  嗯嗯,秦逸花的可都是老杨家的钱粮,哈哈哈哈!

  秦逸骑着一匹前些日子刚运到重庆,伊比利亚血统银白色大马,和鹏哥同款的红色披风那叫一个骚气。

  方东骑着一匹红色的大马,不用说也是一匹运来的,此时也是满脸严肃,驱马上前。

  “播州师集结完毕,请逸帅检阅!”

  “可!”

  “敬礼!”

  “哗哗!”

  队伍前列所有指挥官拔出指挥刀行持刀礼,所有手持兵器的战士举起右拳横在胸前,右拳贴在左胸心脏位置,向逸帅行持械礼。

  秦逸“唰”的抽出腰侧狭长雪亮的指挥刀,右手持刀贴于右胸,和战士们同款钢胸甲上。

  他头上制式碟形盔顶,一支白灰褐蓝色、绝对华丽的“鹖羽”迎风跳动。

  (褐马鸡勇猛好斗,东汉虎贲中郎将以“鹖羽”做冠饰,曹操曰:“鹖鸡猛气、其斗于必死,令人以和褐鸡为冠,像此也”)

  秦逸欣慰的看着一个个脖子右拧,挺胸凸肚的战士,就很精神。

  “弟兄们好!”

  “逸帅好!”

  “弟兄们辛苦了!”

  “为赤旗服务!”

  方东落后秦逸一个马位,陪同逸哥儿检阅自己这些日子的心血。

  这六个卫所一开始是安置咸镜团和决死团全体,刚好一个卫一千人,以他们为骨干,把区域内播州百姓全部整编成千户所卫军。

  杨家覆灭族除,西征军强悍的姿态进入播州各地,无人敢呲牙。

  等秦逸带人去接管四川其他卫所后,人手问题就成了最大的问题,于是一个连一个连的抽调,到最后基本上抽走了一半老兵。

  就这还是东江那边的支援团队一批批到来,这才让播州卫保留了三千老兵,嗯,主要是原决死团的人。

  所以这边练出来的三个团,基本都是冷兵器部队,只有方东自己的警卫营是全火器营。

  四川其他卫所兵也差不多如此,冷兵器为主,精锐的火枪队作为将官的直属部队。

  秦逸缓缓的驭马而行,仔细打量着这三个团战士的精气神,不住的点头。

  虽然新兵都还没见过血,先进的火枪也没有装备。

  但是就这一件胸甲,一个碟盔,整齐的军服和布鞋绑腿,手里的大刀、巨斧、长枪、重锤,足够把这一片大小土司吊打成渣。

  “礼毕!”

  “哗哗!”

  秦逸驱马沿着坡道回到检阅台上,接下来就是分列式阅兵。

  好吧!上有所好下必从焉,鹏哥酷爱阅兵式,一言不合就组织一次,但是规模一般都不大,营团级的就不少了。

  像这种万人规模的阅兵,也只有成军,或是重大庆典才会进行。

  秦逸和鹏哥兄弟连心,自然对这种万众一心,步调一致的阅兵式同样喜欢。

  “阅兵分列式,开始!擂鼓!”

  “咚咚咚咚!”

  阅兵台上三面牛皮大鼓隆隆敲响,三通鼓后,鼓声一停。

  “虎!虎!虎!”

  万人三虎呼惊天动地,煞气冲天。

  “锵锵锵锵!”

  “滴滴,滴滴滴,滴……”

  悦耳的竹笛、铮锵铁皮鼓节奏轻快,12个营分为六组,每组一个野战营举着战旗在前,守备营在后。

  两个大方阵整齐一致的跟着鼓点起步前进,在经过阅兵台时,带队军官大声喝令。

  “敬礼!”

  战士们一致脖子右拧,骄傲小公鸡一样行持械礼的同时,齐步换成正步走,虽然是布鞋,但是动作一丝不苟,整齐拍地声,犹如战鼓隆隆……

  前来观礼的贾平对身旁的王冲小声的念叨。

  “板子兵练得不错!”

  “也不看看这边老底子谁带的兵”。

  王冲很是得意洋洋,如有荣焉,这都是他从古拉格精挑细选,百里挑一的战士,能差事?

  “唉,说你胖你就喘,咱们自己那边不知道啥时候能成军呢?”

  老贾一提这事,王冲的劲头也垮了下来,有些愤愤的白了贾平一眼,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大明在四川这边的政权很是复杂,和辽东那种全卫所制完全不同,府县、卫所、土司三种行政类型掺杂。

  好在四川的卫所属于实土卫所,一些未设州县边远地区,民事全由卫所兼理,但是大多数内陆辖区之内,既有军户,又有民户。

  历年土豪大户们侵占卫所的田地,最后导致原本一体的卫田东一块西一块的不成样子,军民之间龌龊不断,而军户竟然吃亏居多。

  四川沿袭元代旧例设立土司、土官更是多如牛毛,和汉民之间的冲突,吃亏的都是汉民。

  这样一算,卫所兵是食物链的最底层,谁都瞧不起,加上又都是外地调来的兵马,和本地人语言、生活习惯格格不入。

  也就一两百年下来,这才稍稍的融合几分,卫所和本地的府县还是很大的区别。

  相对而言,播州卫是强势入住,原本就是独立王国,西征军在这里说一不二,敢龇牙随便按个杨家余孽就送去劳改。

  其他的卫所就不能这么玩了,所以就很烦,屁事多,可把贾平和王冲这两员大将累的不轻。

  并不是身体累,是心累!各卫所连当逃军的勇气都没有,这些最终残留的丁口,都被贫瘠生活折磨的麻木不仁、温顺如羊。

  认命了,躺平了,随便折腾,因为从来没人在乎他们的死活,他们也就这么如行尸走肉般硬挺着熬日子,活一天是了一日。

  如果换一个总兵过来,面对这样的现状也只能扼腕叹息,积弊已深、想扭转局面谈何容易。

  西征军的任务是要重建五万大军,坐镇大西南,再难也要上,顶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