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619章 忍无可忍闹分家,鹏帅批复丁撕葱
  建州野猪皮兄弟二人,可以说是一起创业起家,祖上积攒的十三副铠甲,其中有五副可是分给小野猪的。

  这也算是兄弟合股的无限责任制公司,起初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无论是在李成梁麾下当家丁,还是后来征服建州八部。

  小野猪都是和他哥平起平坐,接受部民的效忠,被称为“二都督”。

  兄弟俩不是没有分歧和争吵,但是在创业上升期巨大的收益中,彼此都能主动退让,以和为贵。

  直到宽甸那边换了个参将,换了一个大明万人敌,他就是建州的“噩梦”。

  从此蒸蒸日上的建州部落,立马被打回原形,并一步一步往深渊滑去,再也没有往日的威风。

  从肥沃的建州卫被赶走,一路往北退到了长白四部的地盘上。

  还没缓过劲来,万人敌座下凶残的爪牙,“丁魔王”就开始不依不饶的再次开始追杀。

  建州部站不住脚,只能继续往北,又退到被大明称为野人女真的地盘上。

  好吧!恶毒至极的“猎头令”白山黑水间无人不晓,原有还能坚持效忠的后入部落,顷刻间选择了反叛。

  跟着你们是想吃肉的,没准备把自己变成肉,割了“金钱鼠尾”的反叛者可没打算空手走,想弄个“投名状”的暴乱杀的人头滚滚。

  虽然最终反叛者被打退、被赶走,但是这背后一刀,捅的野猪皮兄弟俩肝儿都颤。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建州部再也不敢吸纳其他的部落男丁,都是一屠了事,那么问题来了。

  原本建州部人丁就不算多,即使像野猪皮那样使劲蛄蛹,一口气生了十个儿子,现在能上阵的也不过四个而已。

  小野猪四个儿子,能上阵的不过两人,他们这个当首领的都是这样,手下那就更不用提了。

  时至今日,真的山穷水尽,真正能在这极寒环境里勉强作战的,不过就这八百多人而已,披甲人(含皮甲)一半都不到。

  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兄弟也是这样,“公司”生意好的时候,什么都可以容忍,生意赔到当裤衩了,还有个屁的情义?

  闹到分营闹剧的,不过就是上次集体狩猎时,为了几头肥鹿算谁的,这种小事搁过去,一笑了之。

  现在可不行,那就是能在这酷寒之地活下去的保障,那是命,从吵吵嚷嚷到动手,到动刀动枪。

  两兄弟闻言赶到,面对双方已经剑拔弩张,眼都红了的战士,他们就知道坏了。

  忍到极限的手下,如果安抚不住,他们这兄弟俩别说继续当头了,能不能活下去都是奢望。

  到底是血浓于水,多年征战的默契都在,只是一个眼神交流,就彼此明白了心意。

  撑起余威先把两边的人喝令退后,再把有争执的死鹿对半分掉,最后一头放在中间。

  弟兄俩不许底下人帮忙,虎吼着扑到一起,拳打脚踢,结结实实打了一架。

  最后一人拖着一半的鹿回营,都声称为兄弟们出了气,揍得对面鬼哭狼嚎。

  这种拙劣的表演,并没有真正让底下人服气,当天晚上就发生了血案,相当于被手下人架上火堆的野猪皮兄弟俩,只能选择分营对峙。

  最终的结果,就是等开春后一个往东一个往西,谁命大谁就能活。

  真的吗?我不信!

  ……

  东北方面军司令丁盛年都不过了,从确认了野猪皮过冬之地,就开始组建远征军。

  从叶赫王城到奴儿干都司木河卫,将近两千两百里,即使仗着滑雪板犀利,一天百里,也要二十二天。

  如果碰上暴雪天气,还要宿营,往宽了算也要一个月,来回就是两个月。

  不说别的,光是背着两个月口粮,就是个瞎扯淡的事,甲胄步枪弹药不带了?万一再遇上追击行动,让弟兄们啃树皮?

  有人说可以狩猎啊!连鸟都冻死,体弱的狼都活不下去的极寒之地,哪有什么猎物?

  (能碰到一群驯鹿,对野猪皮他们来说,简直就像是老天爷赏肉一样)。

  漫山遍野的老林子,大雪封山后,你知道那个树洞里有熊瞎子?这么巧就被你掏出来?

  老丁没有莽撞行事,杀野猪皮重要,弟兄们的命更重要,怎么办?凉拌!

  之前东北方面军有两个全火器骑兵团,调给京城一个团后,只剩一个火器团。

  在这种严寒中,也只有不受温度限制的燧发枪是杀人利器,老丁试过缴获的建奴大弓。

  在低温下,弓弦的兽筋弹性可怜,弓材更是极脆,开不了几下,连原来的粘贴牛角片的鱼胶都脱胶了。

  也就是说,在更加严寒的木河卫,建奴唯一的远程武器,只有标枪或飞斧之类人力投掷型武器。

  如果披甲人再穿上厚重的皮袄,能投多远?十步?二十步?三十步?

  “哈哈哈哈!老子火枪顶他狗脑袋上喷!”

  在亲自做过相关测试后,老丁两手叉腰,仰头狂笑,差点牛比坏了。

  老丁指定的战术很简单,只要自己的火枪团能杀到野猪皮营地就行。

  对他来说,战斗反而是最简单的事,那就难在怎么去、怎么回。

  如果是暖季,可以沿着白山黑土上纵横交错的江河,建立水上补给线,仅靠骑兵他就能完成作战任务,但是冬季不行。

  那就用笨办法,沿途每百里建立一处兵站,只要有二十个兵站,就能保证出击的军队不用顾虑后勤补给。

  为此他动员了五个冷兵器团,沿着出击通道建立雪原补给站,每个兵站驻扎一个营,携带物资、建立营地。

  主要是修建雪屋,储存粮草,伐木劈柴准备燃料,用五个团的人力保障一个团的作战,这绝对算得上是大手笔。

  这样折算下来,算建奴五千人,每个人头的成本就超过二十两银子,也就是说这次行动花费,最少十万两。(折合后世一个小目标)

  老丁展开前期筹备工作,和开展相关训练的同时,把整体方案提交总部审批,鹏帅很快就给予回复,批准此次行动。

  并把这次行动的代号,命名为“丁撕葱”。

  老丁洋洋得意,还是鹏哥了解自己:

  “我老丁出马,还不就跟撕葱一样,唰唰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