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秦鬼谷,让你纵横没让你统一>第787章 秦国的决战
  稍倾,未央宫。

  曹超端坐在王座之上,案几前摆着一张小小的布帛,正是从咸阳传来的秘报。

  此刻的他眉头紧皱,似乎遇到了什么难题。

  稍倾,四位大臣联袂而至。

  众人见大王这幅样子便猜到今晚之事肯定非比寻常,于是一个个都打起了精神。

  简单见礼后,太尉朱英很快就从曹超手中接过了秘报。

  只是简单扫了一眼便脸色大变。

  没想到秦国居然想要在秋收之后倾举国之力讨伐大汉。

  这个消息实在太震撼了。

  这十年来秦国虽然相继灭了三晋,看起来十分强势,但其实统治力比起之前要差了不少。

  丢了巴蜀两地,秦国的粮草本就不堪重负。

  要不是得益于当年商鞅的那套耕战之法,靠着透支国家的潜力来养军,

  单靠一个关中平原外加一部分的河朔之地根本没办法支撑起几十万人大军出征。

  所以即便最终成功灭了三晋,秦国百姓的生活质量仍旧直线下降,大多数人都长期处于半饥饿的状态。看書溂

  只是出于严苛的律法的畏惧,所以秦国境内才暂时没有人敢生乱。

  至于新得的三晋之地就更不用说了。

  三晋统治此地已有两三百年,国家的概念早就在百姓心中根深蒂固。

  如今被秦国所灭,当地的农业、户籍、商业等一系列秩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人心浮动之下,有不少三国的残存势力正在蠢蠢欲动。

  这一切都需要秦国花大力气、长时间才能治理好。

  很难想象秦国竟然会在如此关键的时候,敢不惜一切代价南下。

  这就和输红了眼的赌徒一把搜哈似的,有点不可思议。

  在座几位都是绝顶聪明之人,一眼便看出了里面的关键。

  正当众人陷入沉思之际,王座上传来平静的声音。

  “诸位对此有何看法?”

  短暂的沉默后,李斯当先出列。

  “启禀大王,臣以为秦人会在此时出兵还有待斟酌。

  “臣建议多派密探前去咸阳调查,才好做出定论。”

  对于李斯的说辞,曹超没有立刻给出意见,而是看向仍在低头沉思的太尉朱英。

  “不知太尉意下如何?”

  朱英略一思忖后,拱手说道,

  “臣以为秦人极有可能会出兵!”

  “哦?”

  虎眉轻蹙,曹超脸上的表情变得严肃了起来。

  “太尉不妨细说。”

  “诺!”

  朱英缓缓抬头,沉声说道,

  “如今天下大势,抛开那燕国不说,实则乃是我大汉与秦、齐两家争霸。”

  “秦人虽然灭亡了三晋,占了诺大一片土地,但要恢复生产,稳定局势,起码还需要数年乃至于十数年的功夫。”

  “反观我大汉,这十年来在大王的励精图治之下,国力越发强盛。

  “特别是在大面积推广木薯以及灵渠竣工之后,国力已经非十年前可比。

  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朗朗的声音不断在大殿中回荡。

  “秦人中的智谋之士肯定也看到了这一点,他们知道我大汉绝对不会给他们休养生息的时间。

  “要是他们不提前动手,我大汉也会在未来一到两年内北伐。

  “与其如此,不如先下手为强,通过发动战争来转移国内的矛盾。

  “我想这便是为何秦人会在这个时候出兵,还请大王明见。”

  “好!”

  听完朱英的一番分析,曹超鼓掌赞道。

  “爱卿果然不愧是我大汉第一智谋之士,分析得不错。”

  “秦人想借着灭亡三晋的余威,士气最高涨的时候一鼓作气南下与本王决一死战,正是他们唯一的机会。

  “要是再等个一年半载,灭国的余威不在,届时本王一但北伐,秦人将再也没有获胜的机会。

  说到这,曹超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哎,可惜了。

  “本王本想再等等,届时便可以用较小的代价击败秦人。”

  “只是现在看来,秦人也并非都是酒囊饭袋之辈,还是有人能看穿本王的谋划!”

  不过下一刻,曹超又旋即话锋一转。

  “也罢,太尉说说,此战的关键在何处?”

  迎着曹超的目光,朱英继续说道,

  “臣以为,我等当务之急是要弄清楚秦人主力南下的路线,方才能做出应对。”

  曹超闻言,微微点头,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道理肯定没错。

  “那依太尉之见,秦人主力究竟会走哪条路南下?”

  朱英略一思索后,这才说道,

  “在臣看来,秦人主力极有可能从韩魏出兵南下。”

  “哦?”

  此言一出顿时引起了曹超的兴趣。

  ”说说你的理由。”

  “诺!”

  朱英缓缓走向大殿的一个角落,那里正悬挂着一张巨大无比的地图。

  此图乃是曹超派出上千人游历天下后,耗时十年才绘制而成。

  里面不但有天下所有的名川大山,还囊括了各地的关隘要道,可谓是应有尽有。

  众人虽然已经不止一次见过此图,可心情还是难免有些激动。

  此图代表了大王的雄心壮志。

  九合诸侯,一统江山,完成五百多年来没有人能完成的丰功伟业!

  无比庞大的地图近在眼前,朱英心情难免激动。

  只好收敛心神,抬手朝此图的某个位置分别点出三指。

  “在下以为,从北方南下无非只有三条路。

  “从关中南下取巴蜀;从韩魏南下取南阳;从淮扬南下取江东。”

  众人闻言纷纷下意识朝地图的三个位置望去。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原来北方南下竟然还有三条路可走。

  但仔细一想,却发现这三条路竟然都是可行的。看書喇

  而且只要其中一条走通了,都足以一统南方。

  想到这,众人用一种不可思议的眼神望向朱英。

  这人真是个军事天才!

  要知道现在可是战国时期,此前并没有大规模的南北之争。

  所以对方的这番话,无疑是根据地形地貌、道路状况以及此前无数场战役总结出来的,显示出其人极高的战略素养。

  迎着众人复杂的目光,朱英指着新郑一带,继续说道,

  “鉴于淮扬如今在齐国与我大汉手中,所以秦人南下只剩下两条路。

  “前者要么沿汉水南下,要么取道秦岭。

  “而比起我大汉的水军,秦人的水军不值一提,沿汉水而下只会自取灭亡。”

  “至于取道秦岭,几条栈道崎岖难行,不适合大规模行军。

  “秦人此前已经吃过好几次亏,臣不认为他们还会重蹈覆辙。”

  说到这,朱英又指向南阳。

  “而相比起关中,秦人从韩魏出兵就容易多了。

  “只要拿下南阳,南面就是广阔的平原。

  “大军可沿着陆路南下襄樊,直抵长江。

  “而一旦秦人封锁了长江,我大汉疆土将会被一分为二,东西不能呼应。

  “届时秦人大可分而取之。”

  “嘶~”

  一番话下来,听得在场众人提心吊胆,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襄樊之地原来对大汉竟如此重要。

  这边曹超听罢,却没有第一时间给出回应。

  朱英这番分析无疑偏僻入里,没有任何毛病。

  但不知为何,他却总有种心惊胆战的感觉。

  这在之前是从未有过的。

  不过无论曹超如何去想,仍旧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无奈之下,只好勉强压下心中的不安,摆手说道。

  “太尉所言甚是,时不待人,我等要尽早着手准备了。

  又想了想后,曹超这才说道,

  “我意向新郑增兵十万,让上将祝公道死守秦岭一线。

  “成都则聚兵十万,由宗正曹正淳为主帅、典庆为副,负责守卫巴蜀。

  “而本王则亲率二十万大军前往南阳,与秦人决一死战。

  “另外让上将任嚣召集二十万大军,守住江东一线。”

  众人闻言,顿时脸色巨变。

  他们不约而同想到了一个可能性。

  一个可怕的可能性

  “大王难道担心齐国会……”

  还没等冯去疾说完,曹超便缓缓点头。

  “事关国运,我等不可掉以轻心!”

  说罢目光转而落在一直默不作声的张苍身上,沉声说道,

  “上大夫,你去替本王出使齐国,看看齐人究竟是何态度。”

  “诺!”

  ……

  同一时间,咸阳,章台宫内。

  诺大一个宫殿,此刻却只有三道身影。

  烛光摇曳,偶有一丝冷风吹过,显得颇为冷清。

  然而现场的气氛却是无比地凝重。

  一道年轻的声音响起,打破了沉默

  “大王,您当真要行此险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