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秦鬼谷,让你纵横没让你统一>第325章 缓兵之计
  楚王最后还是妥协了,派出使者前来汉营议和。

  实在没办法,整整二十万大军被困,一旦断粮后果不堪设想。

  每拖一天,大军崩溃的危险就增加一分。

  至于脸面,在国破家亡的危机面前,又算得了什么?

  为了以表诚意,楚王派出了王室中人熊齐。

  此人在熊氏的辈分颇高,是楚王的亲叔。

  对于此次所谓的出使,实则乞求的行为,熊齐本就已经心不甘情不愿,只是迫于楚王的压力才不得不硬着头皮前来。

  如今看到汉国居然派两个小子前来应付他,心态立马就崩了。

  “汉王这是什么意思,居然派你两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来与我商谈,这是看不起我楚国吗?”

  “姜武七十而拜相,李耳十岁便能言国事,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阁下难道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吗?”

  李斯闻言,上前一步答道。

  “你……”

  熊齐没想到这后生居然敢顶撞自己,顿时火冒三丈。

  然而对方这一番话说的有理有据,他一时间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只好一挥长袖。

  “老夫不与你等黄口竖子作口舌之争,回去告诉汉王,老夫要与他当面商讨议和一事。”

  说罢便扬长而去。

  见对方态度如此蛮横,李斯脸色变得阴沉了下来,转身朝帅帐走去。

  然而身旁的张苍却仿佛一个没事人似的,笑嘻嘻地问道:

  “这次谈判似乎搞砸了,李兄难道就不怕汉王会怪罪下来吗?”

  “张兄明知个中必有内情,又何必诓我?”

  李斯没好气地回了一句,便径直走入帅帐内。

  “那楚使的确是这么说的?”

  一番交代后,曹超淡淡地问道。

  “回禀大王,此事有笔录作证。”

  李斯恭敬地将一册竹简递了上去。

  凡是外交商议,都会有官员在旁笔录,这次当然也不例外。

  曹超仔细读了一番后,便转头看向无名。

  “国师如何看待此事?”

  “缓兵之计”

  无名淡淡地说道:“楚国定有一番谋划。”

  曹超闻言,径直走到营帐一侧,那里正挂着一张地图。

  其余三人见状,也纷纷将目光落在地图上。

  帐内落针可闻,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稍倾,曹超的目光落在了地图的某处,嘴角忽然露出一抹冷笑。

  “这楚王,看来还不死心啊!”

  ……

  入夜,成都,张家庄内,各大家主齐聚。

  他们都是城内有名的豪强巨贾,名下的产业几乎涉及巴蜀民生的所有范畴,手下庄户更是少则数百多则两三千。

  当这些人联合在一起时,实力不可小觑。

  自从汉军进入巴蜀,秦国的贵族被一扫而空。

  然而留下来的田地却几乎都被朝廷给收了去,没剩多少留给这些地方豪强,这让他们感到不满。

  恰好碰上今年蜀地大面积欠收,这帮家伙本想着通过提高粮价、放高利贷等手段来兼并百姓的土地,却不曾想又被朝廷开仓赈济给搅和了。

  怨气不断累积之下,所有的不满终于爆发,于是便自发串联在一起,打算抱团与朝廷作对。

  “真的要联合起来提高粮价?”

  “废话,此乃千载难逢的良机,只有等那帮贱民没钱买粮,才会心甘情愿地将田产贱卖给我们。”

  “可如今官府正在开仓赈济,哪怕我等联手提高城里的降价也无济于事。

  “那些贱民饿了,跑去施粥的地方便是。”

  “呵呵,我早就找人打听过了,如今官府在城内各处的粮仓已经没有多少存粮了,按这个势头下去,不出七日粮仓便会见底,到那时候我要看看朝廷还拿什么赈济去?”

  “可我听说那汉王曹超十分凶残,要是惹怒了他,派军队来对付我们怎么办?

  “他敢!”

  “我等家族在此地经营已有百年,枝繁叶茂,族人遍布巴蜀各地。

  “那曹超要是敢公然对我等动武,难道就不怕各地的豪门商贾联合起来背叛他吗?”

  “不错,一个外来户罢了,没了我们的支持,恐怕他在巴蜀连一天都待不下去,哪里还敢对付我们?”

  “不错!就这么办!”

  一条密谋就这样被商议了出来,各大家主正要离开,不料门外忽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

  有下人急冲冲跑了进来。

  “究竟发生了何事?”

  张氏家主见下人一脸惶急的表情,察觉到事情有些不妙。

  “不好了,少爷他带人将庄子给包围了起来!”

  “什么,这逆子竟敢如此放肆,他想干什么?”

  “少爷他……他说……”

  见下人支支吾吾,张家主急了,厉声喝道:“快说!”

  “少爷他说要老爷你让出家主之位,否则要是他带人打进来,将会有不忍之事。”

  “什么?!”

  张家主如遭雷击,整个人都吓傻了。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家那不中用的长子居然敢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

  “形势危急,要不我等带人冲出去再说!”

  有黄氏家主建议道。

  “呃,黄老爷,您家公子似乎也带人来了。”

  “???”

  “不但如此,在座几位老爷的公子也是一样。”看書溂

  此言一出,在座所有家主齐齐石化。

  一炷香功夫,张家庄开始燃起了熊熊烈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