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扬明>第144章 大捷
  天启元年,八月二十三。

  因为西南战事的原因,近些时日的北京城倒是充满了一种肃穆的气氛。

  就连城中的小贩们,贩卖东西都不太提的起来兴致。

  有相识的熟人经过,也是抱拳稍作寒暄,不再像以前那般驻足长谈。

  就在这种气愤当中,北京城门外再度迎来了几名驿卒。

  "八百里加急,闲人闪开。"

  "八百里加急,闲人闪开。"

  同样的声音自北京城外的官道上传来,引得路两边的百姓们纷纷驻足。

  众人心知,定是西南那边有了结果。

  却不知朝廷到底是打了胜仗,还是如何。

  城门外的守将,依旧是前些天的那位,远远的听到了马蹄的疾驰声,便赶忙示意兵丁挪开栅栏等物。

  等到驿卒近前,守将连忙让手下的兵丁去查验驿卒递过来的信物,他则是上前一步。

  "兄弟,怎么样了,战事可顺利?"守将的声音隐隐有些颤抖,同时向驿卒投去一个殷切的眼神。

  在守将期待的眼神中,驿卒满脸笑意,狠狠点了下头。

  "朝廷收复泸州,在成都府下全歼叛军。"

  "好,打的好!"

  守将听后浑身颤抖,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狠狠的对着自己面前的栅栏捶了几拳。

  待等兵丁验过身份过后,几名驿卒冲着守将一抱拳,拍马朝着城中而去。

  就像生了翅膀一样,朝廷在成都打了胜仗的消息,顿时在北京城中蔓延开来,等到朱由校接到奏报的时候,这个消息早已在传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

  ...

  ...

  "打的好,不愧是秦邦屏,一己之力守住叙州城。鲁钦也做得好,几乎没有任何损失,全歼叛军一万余人,俘虏一万余人。"

  紫禁城暖阁内,朱由校看着自己手中的军报,不住的呐喊。

  言辞已经无法形容朱由校此时的心情,他只能不断的呐喊,用以抒发心中的激动。

  "皇爷,您小声着点,一会阁老们估摸着就要进宫了,让他们看到您这番样子,恐怕又要说您了。"

  王安脸上带笑,冲着一旁的朱由校说道。但是眼中同样有着掩饰不住的笑意。

  这个秦邦屏可还真厉害,居然能凭借麾下的那点人马,守住叙州城十余天,最后等到鲁钦的援军。

  真不愧是皇爷看中的人。

  "大伴,你不知道,这奢崇明不是一般人,朕平了他,朕在西南再无劲敌。"

  王安听到朱由校的话,有些纳闷,不明白皇爷何出此言。这天下都是皇爷的,除了辽东的那些鞑子,和草原上的蒙古人,谁能被称作皇爷的敌人,就那些西南的土司,他们也配?

  满脸兴奋的朱由校放下手中的军报,开始看起了鲁钦,秦邦屏,以及朱燮元乃至四川巡抚等人单独呈报于他的奏章。

  一开始朱由校脸上还挂着笑容,只是待看到最后的时候,朱由校的脸上便渐渐隐去,转而变成掩饰不住的愤怒。

  不等王安出声询问,朱由校便拿起了第二个人的奏章,跳过开头,直奔奏章后面看去。

  第三个人,第四个人。

  看到最后,朱由校已是脸色铁青,双手因为愤怒而有些发抖。

  "皇爷,您这是怎么了?"

  王安眼皮挑了挑,小心翼翼的冲着朱由校问道。

  "大伴,你自己看!"

  朱由校图毫不顾忌的将手中的奏章,扔到了王安的手里。

  王安冲着朱由校告了一声罪,拿起了手中的奏章看了起来,一开始王安的脸上满是不解,只是看到了最后,王安的脸色也变得有些难看。

  "看见了?"朱由校强忍心中的愤怒,冷声向王安说道。

  "皇爷,这是不是其中有些误会?"

  王安硬着头皮向朱由校说道,不是不相信,实在是奏章中所说,实在是有些太过于离谱。

  "一个人上奏,我姑且可以信是有些误会,可是所有人都说,难道所有人都跟他蜀王有误会吗?这种事蜀王做不出来吗。"

  朱由校猛地一拍桌子,发泄着心中的愤怒。

  见朱由校生气,王安罕见的没有去劝,因为倘若按照奏章中所说,这蜀王的确是有些不像话了。

  按照奏章中所说,蜀王不但不肯拿出钱财来犒赏大军,反而向四川巡抚徐可求要求赔偿他在成都府外面王庄的损失,见徐可求不答应,便将主意打到了永宁的身上。

  他要求将永宁土司,奢崇明一族麾下的所有土地,全部划到他蜀王府的名下,用以赔偿蜀王府的损失。

  不仅如此,蜀王还趁乱,派人出成都,赶赴曾被叛军攻克的诸县,用极低的价格向那些遭了灾的百姓们购买土地。

  后来虽然被四川巡抚徐可求制止,但仍然给诸县城闹出了不小的乱子。蜀王断然不肯将已经到手的土地,交归原主。

  "来人,将骆养性给朕叫来!"

  朱由校冲着乾清宫门口吩咐了一句,他心中有着压抑不住的杀意。

  这个蜀王当真不识好歹。

  时间不久,身穿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的骆养性,便一脸恭谨的走进了乾清宫暖阁。

  "臣,骆养性,见过皇爷。"

  "你带着一队锦衣卫,即刻赶赴成都,将那蜀王给朕拿了。不必押赴回京,就地给朕杀了。并将蜀王府给朕抄了。将蜀王府土地尽数交予四川巡抚徐可求处理,其余金银财物,清点完毕,跟随秦邦屏与鲁钦,给朕尽数押解回京。"

  在骆养性震惊的眼神中,朱由校下达了一个有些骇人的旨意,格杀亲王。

  "怎么,你不敢?"朱由校略带寒意的注视着骆养性。

  只是稍作思考,骆养性便做出了自己的抉择。

  "臣,骆养性遵旨,请皇爷下中旨。"

  听到骆养性的话后,朱由校来到自己的桌前,拿出一份圣旨,快速的书写了起来,在王安的帮助下,盖上了皇帝专属的大印,将其交给了骆养性。

  这一份圣旨用了朱由校不少的时间,他在圣旨里详细说明了了蜀王朱至澍的罪行。

  然后又手书了几封中旨,这是交由徐可求等人的。

  "去吧,将事给朕办的漂亮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