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御,你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杜绝此事的发生?”

  小皇帝殷切的望着苏长御说道。

  苏长御点点头,指着挂在墙壁上的一副签到获得的地图。

  “晋地,原有三个藩王。”

  “晋王、代王、沈王。”

  “老晋王势最大,不过被李自成杀了之后,继位者也远远达不到当初的程度。”

  “不过如今的小晋王,也手握两卫的兵马,实力在晋地算得上是最强了。”

  “代王当年被义军杀死后,其宗室几乎被杀尽,最后只有一子侥幸逃过一劫。”

  “只不过这位小代王可就没晋王那么好运了。”

  “原本手中还掌握了一个卫所的兵力,但是因为长久以来发不了饷,最后那一个卫所的兵力直接哗变,落草为寇去了!”

  “而现在这位小代王手中,顶多也就还有不到五百亲兵!”

  “至于剩下那位沈王,早年便被李自成屠灭了王府,只剩幼子朱迴洪被掳走下落不明。”

  “其麾下的兵马,要么被李自成吞并,要么就活不下去而落草了。”

  “这么一看,晋地也还有一万多边军,以及数千匪兵。”

  “虽然满打满算也就两万多兵马。”

  “但是建虏长途奔袭,后勤必定无法跟上。”

  “所以此次建虏如果还会偷袭的话,也会是按照以往的策略,主要以抢掠为主。”看書喇

  “在兵力上,应该也不会太多。”

  “小德子如果动作快的话,晋地那些土匪势力,应该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

  “正好这段时间地下工厂出产的新一批火铳,已经达到了数千把之多,也该趁此机会向世人展示一下了!”

  因为受限于工业体系并没有相对完整的建立起来。

  现代化的枪支,虽然也能够生产,但是产量较低,而且配套的弹药,数量也跟不上。

  所以这次苏长御选择的是技术难度更低的米尼步枪(明朝没有枪的概念,为了方便这个时代的人理解,会在文中称为火铳)。

  米尼枪的成功之处是兼具了滑膛枪的射速和线膛枪的精度。

  而且技术难度更低,产能更大。

  这种枪适合工业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大规模的装备使用。

  小皇帝听了苏长御所说。

  才苏长御在晋地那边已经有所布置。

  于是将心放了下来。

  ……

  建虏叛明后,建立大金。

  听起来像是一个多大的封建王朝,其实整个部族加起来,也不过五六十万人。

  这还是算上当初从中原掳走的人口。看書溂

  只不过其八旗本部的兵员比例很高,最多甚至能有十万大军!

  这里的十万,并不是大明那样喜欢号称多少多少万,而是实打实的十万!

  其中的精兵,就有六七万之多!

  大明这边,往往号称数十万大军。

  实则水分大的离谱!

  最离谱的时候,有号称二三十万大军,但清点的时候,算上老弱家属在内,总共也就十万。

  但是其中青壮能战者,却仅仅只有两三万!

  受此时各种制度原因,再加上吏治混乱,几乎所有的部队,都存在吃空饷的情况。

  而且兵员素质大多都不高,多有未经训练的菜鸟。

  最为重要的是。

  各部之间份属不同派系,互相之间多有掣肘。

  指挥将领无法得心应手的指挥作战。

  综合各方面原因下来,明军在面对建虏军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败多胜少。

  哪怕很多时候,建虏入关偷袭的时候,兵力并不多。

  却能在大明境内如入无人之境,烧杀抢掠获得大量好处后从容退去。

  在苏长御看来。

  建虏这就是妥妥的运动战!

  这种战术极为适合机动能力强,而规模又不大的精锐使用。

  对付这种敌人,如果不能提前在其必经之路上设伏。

  那也只能以同样的战术应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