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036章 工业园区(2)
  地方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当地官府的支持,离不开具有一定素养与眼界的官员支持,若是脱离了这一实际,想要形成规模化、深层次的工业体系,那断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像工业园区的筹建和运转,绝不是脑袋一拍,随便圈出一块地,将某一领域的产业,集中建立起来那般简单的,这背后藏着很多学问和因素。

  所以在此之前,赵志伟将所谋划的工业园区,多数都集中在辽东一带,毕竟那里的地方官府,皆是撤卫设府而设立起来的。

  先前在天津直隶州的吏员队伍,那批经历过基层磨炼的人才,多数都输送到了辽东,并在当地为官后,仿照天津的模式设立吏员队伍。

  而天启皇帝的这番话讲出,也代表着北直隶这边,治下的多数府州县,会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更替,这对于北直隶治下发展,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陛下,通州工业园区,主要是以铺设铁轨直道工程供应,而专门筹建起来的。”赵志超走在前面,向天启皇帝介绍起来。

  “按照现有登记造册,普通冶炼工厂有七座,特种钢材冶炼厂一座,各类锻打工厂三十七座……”

  得益于天启皇帝的大力支持,先后从内帑调拨出以千万两计的银子,这使得铺设铁轨直道,先以马拉火车的形式,替代蒸汽火车运转,这使得北直隶、辽东两地,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冶炼体系。

  为避免蒸汽机研制出来,生产出蒸汽机头,跟现有替代品马拉火车不符,目前所铺设的铁轨直道,都是严格按照蒸汽火车承载设计铺设的。

  “妹夫,先前从内帑调拨那么多银子,看来也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啊。”听完赵志超介绍的天启皇帝,面露笑意道:“类似于通州工业园区,专门负责供应铁轨直道工程的地方,在我大明有几座?”

  在天启皇帝的眼中,大明治下的产业工厂,那肯定是越多越好啊,现在出于多方面的考虑吧,同时为壮大这些工业群体,朝廷并没有征收相应的赋税。

  可是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真要向天下推行工业新政了,那些发展起来的大型产业工厂,必然是要缴纳相应的赋税,同时扶持中小产业工厂,使得大明治下的工业基本盘,能处于连年递增的趋势,那么朝廷的财政收入,不就又多了一条稳定财源吗?

  “陛下,像该类型的工业园区,一共有六座,分别在通州、永平、锦州、广宁、复州、金州六地。”

  赵志伟笑着说道:“该类型的工业园区,对各类矿藏的需求很大,必须要依托当地自有优势,并结合陆运、漕运、海运体系,才能筹建起规模较大的工业园区。

  另外天津那边,也在规划这类工业园区,为日后铺设铁轨直道,夯筑相应的基础,确保此事能顺利推进下去。”看書溂

  “嗯,就是要这样做下去。”

  天启皇帝点头道:“别的地方,朕不管,但北直隶和辽东两地,必须要起到表率作用,先一步蹚出一条路来。

  朕还是那个态度,只要是对大明社稷有利的,要银子给银子,要权给权,但必须都用到正道上。

  若是像那帮官员一样,只想着谋取私利,做着升官发财的美梦,那肯定是不行的。”

  这些年,大明经历的灾害太多了,依靠先前那一套治国理念,已然是无法解决大明现存的诸多问题了。br>
  而赵志伟所逐步形成的理念,天启皇帝在见识到一次次威力后,心里早就坚定了要推行下去的决心。

  在说到这里的时候,在赵志超的引领下,一行来到了通州工业园区,当天启皇帝瞧见眼前的一幕后,双眸微张,眉宇间生出些许惊色,下意识道:“这便是通州工业园区吗?”

  在天启皇帝的眼中,一条条能并行四驾马车的水泥道路,是一眼望不到尽头,而一栋栋建筑物、高塔等物层次分明的耸立着,数以百计的特制马车,在一名名马夫的驾驶下,穿梭在各个建筑群之间……

  随行的田尔耕、许显纯等人,此刻已经震惊的微张下巴,根本就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来形容他们此刻的心情了。

  “陛下,您现在所看到的这些,只是通州工业园区的西区。”赵志超走上前,向天启皇帝介绍道:“当前通州工业园区占地四百余亩,进驻着不少的产业工厂,为方便日后朝廷征收相应赋税,想进驻园区的群体,每年都要缴纳一笔以‘管理费’为名的代缴赋税,这笔赋税银子,暂用于通州本地的发展。”

  “好,这个设想不错。”

  天启皇帝闻言,抚掌大笑道:“是不是所有的工业园区,都是按照这个标准在做的?这给朝廷日后征收相应赋税,夯筑了扎实的根基。

  当初朝廷要征收矿税,以此增加赋税收入,解决更多实际问题,可这却被大明带来不小的麻烦。

  一方面的确是做这些的人,以权谋私、中饱私囊所致,但另一方面却是那些名下有相应产业的人,并不想缴纳所致。”

  国朝想要良好的运转下去,就必须有稳定的赋税收入,来支撑着庞大的财政开支,这样国朝遇到问题,才能解决相应的问题,而不是拆东墙补西墙,那到时拆的越多,即便解决了眼前的问题,那窟窿也只会越来越大。

  “陛下说的没错。”

  赵志伟点头道:“一方面想赚取更多银子,另一方面却不想缴纳赋税,天底下没有这等好事。

  陛下这般支持这些产业发展,现在不给他们套上枷锁,就是想鼓励他们,想叫他们尝到工业红利。

  可随着大明治下的产业越来越多,这些人若还胆敢做违法之事,那朝廷也不是摆设,大明的法度更不是摆设。”

  在大明发展工业革命,是为了叫大明能够中兴,不再有先前的悲剧,但这绝不代表着要注重私有群体的利益,而忽略国朝层面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