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047章 百年大计(1)
  “赵卿,我发现你有一处奇特的地方。”

  从天津新港离开,前去‘新城’的途中,天启皇帝骑马向前,说道:“从此前跟建奴之战结束后,在这段时日内,不管是你提出什么筹谋,或者我们决定做什么,你都喜好以‘五年’为期,来阐述会达到怎样的规模或进度,这难道有什么寓意不成?”

  见天启皇帝面露疑惑,赵志伟微微一笑道:“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寓意,就是方便定下一个目标,在这五年之内,要达到相应的标准。

  两三年的时间太短,不能直观的见到相应成效,七八年的时间太长,不利于阶段性调整政策。

  相比之下,以五年为一个期限,两者都能兼顾到,这为我大明后续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基础。”

  地方工业发展嘛,必然是一个阶段的目标达成,再向着新的阶段迈进,若是没有计划的去发展,就会造成资源上的浪费,这是赵志伟所不想看到的。

  依着赵志伟心里的构想,第一个五年期限,要在北直隶、辽东两地治下,进一步壮大涉足工业的势力群体,并依托向南、向北的贸易输送,筹建起相对完善的原始工业基础,并将规划筹建的铁轨直道、水泥道路网、水师力量等各项事宜,达到预期的规模,为下一阶段的发展,夯筑坚实的基础。

  有了这一条清晰的主脉络,那在这五年时间内,不管是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能偏离这条主脉络,以此达成预想的目标和构想。

  “这个思路的确是够新颖的。”

  天启皇帝略带感慨道:“站在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度考虑,通过这种带有目的性、方向性的规划,若所谋划的各项部署,都能达成相应的目标,这无疑是一种不小的改变。

  就像是在登一座山,入眼看去,很高很高,绝对那是不可攀登的,但要是给他分开,某一时间内,就达到预想的高度,那攀登的难度相应就降低下来了。

  赵卿,等这次回京以后,你要将这第一个五年时间内,我们要达成的目标,详细的写出来,到时咱们做到心中有数。”

  “喏!”

  赵志伟所构想的第一个五年时间,就是依托北直隶、辽东两地,纯粹的夯筑原始工业的基础,积极在对外一事中有所突破,解决大明在此期间所遇灾害的诸多问题,尽可能多的去培养各领域人才。

  当然在这五年时间内,必然也会发生很多突发状况,也会跳出更多反对者,但有了上面那清晰的主脉络后,他就能借势与之展开斗争,并保证大明的元气不受损,将大明拉回到亚健康的状态,而不是现在重病缠身的状态。

  “陛下,‘新城’到了。”随行的卢象升,微微欠身,对天启皇帝说道:“不过到那个地方,不能进去太多的人。”

  “卢知州,您这是什么意思?”随驾的王体乾,皱眉道:“难道在我大明治下,还有陛下……”

  随驾的田尔耕、许显纯等人,同样也是这样的神情,在大明治下,还有天子想去的地方,要受到相应约束的?

  开什么玩笑。

  “多嘴!”

  天启皇帝皱眉斥道:“人多眼杂的道理,你这个司礼监掌印太监,难道不明白?用你在这里多说其他!”

  “奴婢有罪!”

  被天启皇帝这般斥责,叫王体乾面露惶恐,忙拱手作揖道。

  站在王体乾的角度,天子的安全大于一切,哪怕是再重要的地方,也没有天子安危重要。

  “王老哥,不必这般紧张。”

  赵志伟淡笑道:“在这‘新城’里,皆是各领域的人才,是绝对忠于我大明的,且负责守卫新城的,也多是精挑细选的。

  这里面涉足的很多东西,都是关乎我大明国运的,所以在一开始筹建此地时,本公就定下了这一规矩。”

  为什么在这些年间,北直隶、辽东两地,能形成规模化的产业工厂,这跟天津所设的另一处‘新城’,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的。

  想要叫大明从原始工业阶段,迈向工业阶段,没有一群站在各领域前列的人才,在做着相应的研究工作,那肯定是不行的。

  “走吧,我们进去。”

  翻身下马的天启皇帝,迈着四方步,朝前走去,“王体乾,你一人随朕进去,其他人在城外等着。”

  此番出巡天津,除了视察天津各地的变化,另外还有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天启皇帝所心心念念的。

  田尔耕皱眉看着前方,见负责守卫此地的锐士,登记着相应文书,甚至天启皇帝、赵志伟一行,唯有在登记好了以后,才能进去眼前这座城池,不免生疑道:“你说眼前这地方,到底是干什么的?”

  “我也不是很清楚。”

  许显纯皱眉道:“只怕这里面藏着的秘密,是燕国公不想叫外人所知晓的,这守卫之森严,甚至超过了北镇抚司那边,真真是不敢想象啊。”

  这人啊总是这般,越是不叫他们前去的地方,他们越是会生出好奇的心理。

  “陛下,我们现在所处的这座‘新城’,聚集着各领域的人才,为首的便是宋应星、焦勖等人。”

  赵志伟边走边说道:“每年这里都会投入以百万两计的银子,像东兴商号、华兴银号这些所属,所赚取的银子,都会截留一部分划拨过来。

  这里研究出的相应成果,涉及到民生方面的,都会优先提供给上述这些所属,而涉及军工等领域的,则运营到朝廷所掌的所属中去。”

  工业发展是一条没有捷径的路,其需要庞大的基本盘,就像是建造高楼一般,地基牢靠不牢靠,将直接关系到高楼是否稳固,所以有些投入必须要做。

  “赵卿,真是辛苦你了。”

  天启皇帝看着眼前的这一切,唏嘘道:“我没有想到在你顶着巨大压力下,还兼顾到这么多的布局,看来我大明的中兴之路,并没有我先前所想的那般简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