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052章 君臣联手
  说来大明的统治体制,若不是文官群体过分干预的话,其实在赵志伟的眼里,还是很完善的那种。

  只是仅依靠科举进行选材,叫先前那些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没有经过系统的进修,去掌握相应领域的知识,就分管一摊子事情,这是不好的,也是不负责任的。

  原先大明还有着相应的培训机制,叫中举的那帮准官员修习,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去进行相应的分配。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培训机制形同虚设,像翰林院这类机构,成了镀金、养望的地方……

  “陛下,您可要想好了。”

  赵志伟神情正色道:“家父总督北直隶军务,此事在朝中引起的风波,到现在都还没平息下来。

  若卢建斗出任北直隶巡抚,那必然会加剧这种风波,一旦引起科道言官御史的强烈反对,只怕朝堂上……”

  “赵卿,你什么时候会担心这些了?”

  天启皇帝伸了个懒腰,平静的说道:“他们反对,那就叫他们反对呗,有我在后面顶着,这北直隶的天,就动不了。

  这些天,我一直在翻阅天津州署这边,所呈递过来的各类文书、奏疏,你知道我明白了哪些吗?”

  站在皇权统治的角度,在布政司、按察司、都司之上,一些承宣布政使司治下,去特设一些巡抚、经略等特派专员,目的就是为扼制地方专权的事情。

  这在明初的时候,的确是有利于国朝统治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党争的日益加剧,渐渐的就脱离了原有的轨迹。

  党同伐异之风盛行。

  而天启皇帝在详细看了天津直隶州治下,对行政权、人事权、财政权、刑名等各领域的分管措施,可谓是感受颇深啊。

  尽管天津知州是最大的,然身边却有一帮分掌相应权柄,去分管各领域摊子的官吏,来协助卢象升这个天津知州,去治理好天津直隶州上下。

  一些细微上的调整,就叫天津的治理变得高效起来,这不仅体现在州一级,甚至在县一级也有,如此不就形成了一个上通下达的机制吗?

  例如刑名这一摊子事,若出现相应的问题,就由分管的官吏去抓,州一级也好,县一级也罢,相互管好各自治下的案情,若遇到棘手的问题,可上报到天津知州这边商榷,确保案情得到高效解决。

  “陛下是想投石问路,先将北直隶原有的枷锁,将其打通?”赵志伟神情淡然,看向天启皇帝反问道。

  “没错,我就是这个想法。”

  天启皇帝点头道:“从事实上来看,由一个父母官,去主掌一县、一州、一府的全部事宜,叫一些属官协助治理,这种治理方式过于落后。

  朝廷特设巡抚、经略等职的目的,就是想更好的治理地方,约束某些地方官员独大的情况。

  但是吧,这有些时候特设的‘官’多了,就会造成很多职权混淆,相互间去推诿的事情发生。”

  看来天子是看到了根节所在。

  赵志伟的心里生出唏嘘,他又怎么会不明白这些呢,明明在大明地方上有布政司、按察司、都司,去具体管理各自摊子的事情。

  但就是因为大明过于侧重地方父母官之权,诸如这府、州、县各级的主官,叫他们全抓治下发生的一切事宜。

  又是治理地方,又是审案子,又是干别的……

  一个人就算是再强,那也不可能都是全能啊。

  这也就有了相应低品阶的官吏,他们实际分管着相应差事,但却多以顶头上司的喜好为横断。

  这不好,很不好。

  “陛下,您若想将此事先在北直隶做成,期间必然会遇到很多阻力,甚至会增添很多地方官吏的编制。”

  赵志伟正色道:“当然此事若能做成的话,就不会出现不懂某一领域的地方父母官,全凭个人喜好来断定一事。

  尤其是刑名这一块,过重的集中到知府、知州、知县手里,若是懂这些门道还行,但若是不懂,不知会平添多少冤假错案。”

  “有挑战性,才有意思嘛。”

  天启皇帝面露笑意道:“我当然知道,若是推动天津体制的变动,必然会在大明引起不小的风波。

  不过大明既然决定要走新道路,要实现中兴的目标,那么不能仅在一部分领域改变,而无视其他领域的事情。

  就那河间府、保定府等地,去跟顺天府、天津直隶州来进行对比。

  一个是简约的地方班底,一个是健全的地方班底,赵卿你来说,同样是推动治下改变之事,哪个会发展的更好、更快一些?

  毋庸置疑,必然是拥有健全地方班底的顺天府、天津直隶州啊!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若是能在地方上,多一些有真才实学的官吏,去具体分管各摊子差事,而地方主官把控好方向,那效果能一样吗?”

  按照天启皇帝的构想,以后大明治下各地,巡抚主抓治理,总督主抓军事,而常设的布政司、按察司、都司,则进行相应的调整变动,形成一个上通下达的高效体制,更好的替朝廷统御该地。

  当然想要做成此事,必然是要走一段较长的路,毕竟大明的疆域太大的,一刀切的事情绝不能做,必须积攒相应的经验才行。看書喇

  “赵卿,咱们还是按先前的默契来办。”

  斗志满满地天启皇帝,眸中闪烁着精芒道:“你做好你要做的那些事情,剩下的这些棘手之事,交由我来去做。

  一个分散在各巡抚手中的北直隶,是不能按照先前我们所构想的方向,去高效的向前发展的,这是我绝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既然特设了北直隶巡抚,那诸如顺天巡抚、保定巡抚之流,就没必要再存在了,多套巡抚衙署,到底谁听谁的啊?

  我可没有多余的时间,看着他们相互间扯皮,相互弹劾,北直隶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去繁从简,叫现在我们做的事情,能顺利的推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