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061章 造一颗明珠(1)
  工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的介入,现阶段大明在北直隶、辽东两地,筹建起一定规模的原始工业,并保持着不错的势头。

  只是这在赵志伟的眼里,依旧是远远不够的。

  没有蒸汽机的加持,没有将煤、铁完美结合在一起,那充其量只能算是提升了部分生产力。

  叫一帮家底厚的群体,通过筹建产业工厂的形式,将破产的百姓,聚集在了一起,通过繁重的劳作,来产生相应的价值。

  当前大明处在小冰河时期,各地频发灾害,这进一步加快土地兼并,所以在一定时间内,那些破产的百姓,聚集在繁重的环境下,是不会生出新的乱子的。

  可时间长了呢?

  对人性,赵志伟从来都不去试探什么,因为他的心里比谁都要清楚,人性其实是人世间最为复杂的。

  所以他迫切的想夯筑原始工业的根基,叫大明能迈入到蒸汽时代,这样他所想的工业革命,才能真正意义上的降临。

  “你们是天津直隶州治下,所培养出来的人才。”

  在燕国公的府上,赵志伟坐在官帽椅上,扫视着眼前所聚众人,神情淡然道:“在过去的时间里,你们在天津债券所做事,可以说是各领域的佼佼者。

  经过相应的考察后,你们都得到了有关金融方面的书籍和知识,本公也很清楚,你们私底下都很努力,想要尽早将‘股票所’这一概念,能尽早实现出来。”

  其实当初在设立天津债券所时,赵志伟心里就想要等合适的时候,将资本逐利的股票所开设起来。

  只是在那个时候,赵志伟麾下并没有相关人才,而他对这方面也只是了解一些,涉足这一行业,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可若真想推动工业发展,又离不开资本的加持,所以在这些年,赵志伟通过天津债券所这一机构,还真培养出一批人才。

  其实在大明治下有着众多的人才,但千里马常有,可伯乐却不常有,尤其是像赵志伟这样先知的伯乐,那就更是空前绝后了。

  “国公爷,我们都已经做好准备了。”

  李硕忠神情坚定,从座椅上站起身来,拱手道:“有关股票所的各项制度,包括购买挂牌股票的各种权益,都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定义好了。看書溂

  真正做到股票所这边,是帮助国公爷所定的那些产业,而不会成为沉重的负担。

  股票所开业之初,只要其他方面的既定筹谋,能配合好股票所这边,学生能向国公爷保证,在预定的时间内,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想要做成‘股票所’这一产业,需要涉及到各方面的领域,并不是简单出进股票凭证那般简单的事情。

  例如某一支挂牌股票,所在产业的利好、市场前景、舆情、财报等各方面,在综合下来后,都会体现在股票所这边,到时购买那些增发股的群体,会根据自己的判断,是否在较高位抛售手中的股票。

  “放心吧,本公之后会统筹做好这些事情的。”

  赵志伟微微一笑道:“等明日股票所开业时,本公受邀的那些群体,也算是帮你们站队,并宣传一下股票所。

  开业当天,燕国公府这边,会购进价值一百万两的十万股原始股,华兴银号、东兴商号等几家,会购进至少三十万股原始股。

  不管现阶段的大明,是否能接受股票所这一概念,但是先行夯筑的基础,那还是要夯筑牢靠的。”

  以李硕忠为首的这帮股票所核心,当听完自家国公爷所讲后,那一个个都露出兴奋的神情,倘若是这样的话,那他们所制定的部署,就能得到不错的开局。

  按照赵志伟当初的构想,从兵部这边独立出的铁路局,更名为大明铁路局,并以天启皇帝先前从内帑调拨的银子为基准,增倍定下三百万股原始股,一半归天启皇帝所持,另一半推到股票所对外售卖。

  日后持有原始股的群体,所分铁路局所营收的红利,也是按占比来算,并掌握相应的话语权。

  等到原始股全部销售一空了,到时会根据所处的情况,对外发售增发股,而那些持有原始股的群体,若想保住相应的占比,就必须再追加相应的银子。

  两到三年的时间,等蒸汽机研制出来,待通遵一线、辽东一线真正运转起来,后续想要做的事情,就一切水到渠成了。

  “等待了这么多年,终于能将股票所开设起来了,现在我想想都觉得激动啊,不知道之后的情况到底怎样。”

  “你这家伙,怎么能说这样丧气的话,有我们所制定的那些体制,还有后续推动的部署,肯定能在最快的速度站稳脚跟。”

  相比较于沉稳的李硕忠,其他股票所的核心,此刻小声的议论起来,毕竟为了这件事情,他们付出了很多很多。

  “广义,你心里要有一个准备,做好较长时间稳盘的准备。”看着眼前这些人,赵志伟神情正色,看向李硕忠道。

  “虽说你们是从事这一行的人才,但对于我大明来讲,这股票所的概念,实在是太新颖了。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一厢情愿的认为,只要开设这一超前的存在,就一定会形成疯抢的格局。”

  李硕忠点头道:“国公爷放心,学生有这方面的准备,负责对接客户的组织,是学生亲自负责的。

  而且学生已经锁定了,那些跟大明铁路局存在业务的群体,准备先从他们身上寻求突破,将股票所的概念推行开来。

  另外学生还找了启明日报等报刊,争取在三个月的时间内,让北直隶治下,那些有能力的人,都知晓股票到底是什么。”

  万事开头难,尤其是像这种很新颖的东西,即便是赵志伟也不清楚,那些涉足工业领域的群体,是否能够接受股票这种东西。

  好在赵志伟对此并不着急,只要能在两到三年的期限内,叫大明上下能接受这一思想,并开始在其中逐利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