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064章 造势(2)
  “你们听说了吗?昨日在中左坊治下,那股票所开业以后,燕国公一掷千金,砸了一百万两银子啊。”

  “乖乖,这燕国公这么有钱吗?怎么砸这么多银子啊,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啊,对了,那股票所又是什么?”

  “害,这你都不知道啊,你这一天天都干什么了,你所在的商行,难道就没有议论此事吗?”

  “号外,号外,启明日报最新报刊,中左坊股票所昨日开业,喜收……”

  在京城各坊的大街小巷,不少人都聚在一起,议论着股票所的种种话题,一时间在京城上下,股票所之名传递开来。

  “周公,您对这燕国公豪掷千金,在那劳什子的股票所,购买一百万两银子的铁路局股票一事,有何见解?”

  温体仁眉头微蹙,手里端着茶盏,看向周延儒说道:“这会不会是那赵志伟,又搞出来的什么把戏?

  我可听说,昨日股票所开业,去那里的人可不少,像英国公张维贤,镇远侯顾肇迹这些勋戚,也都屈尊前去了。”

  讲到这里的时候,温体仁呷了一口茶,随手放到了身旁桌案上,不过那眉宇间生出的疑惑,却根本就没有消散。

  “这件事情处处透着诡异,我也有些猜不准。”

  周延儒手里握着紫檀手串,皱眉说道:“股票所这个场所,听说前身是天津债券所脱离出来的。

  但就我所知晓的情况,这股票所跟债券所相比,又有着很大的不同,其盈利方式有很大的运气成分。

  还有这个铁路局,我总觉得是那赵志伟,因为数次向户部争取份额,最后都被以各种理由拒绝,最后向陛下请旨,直接脱离了兵部下辖独立出来,且还暂设到内廷名下了。”

  周延儒的这番话讲出,叫温体仁眉头紧蹙起来,现在他们并不清楚,这股票所到底是干什么的。

  从升官来朝中任职以来,他们就积极地在寻找机会,想通过一些方式,于朝中站稳脚跟,好谋取更好的仕途。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规劝天子,弹劾赵志伟,力求叫脱离‘重农抑商’国策的大明,逐步回归到正轨中去,就成了他们首选的目标。

  也幸好赵志伟在此之前,从没有说过有关‘工业新政’的事宜,不然就依着周延儒这些守旧派官员,那把柄是一抓一大把。

  现在北直隶、辽东两地的改变,尽管说都是沿着工业新政的路子在走,可在很多时候,朝中各派的守旧派势力,却不能以此来弹劾什么。

  毕竟涉足产业工厂的那些群体,全都是在自己名下的土地上,筹建起相应的产业工厂,人家自己的土地,想干什么都是没错的。

  “启明啊,还是你手段高明啊。”

  魏良卿面露笑意,瞅着气定神闲的赵志伟说道:“用一掷千金的方式,来引起京城上下的舆情关注,这种想法也只有你能做到了。看書溂

  启明你知道吗?昨日我回到自己府上,就来了不少人,想要询问一下,关于股票所的事情。”

  “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赵志伟微微一笑道:“尽管股票所是很新颖的产物,但我购进那么多原始股,还有华兴银号、东兴商号这些集中购买的,就那些受邀的人,肯定会关注到这上面来。

  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从一开始的时候,他们就成了推动造势的重要一环,毕竟他们的身份不同啊。”

  魏良卿点头道:“没错,要说这股票所的高明构想,也只有启明你这样聪明的人,才能想出来啊。

  眼下皇庄商号的人,估计已经到股票所那边,去购进既定计划的那批原始股了,到时必然还会引起进一步的关注。”

  为了叫股票所这一机构,能在京城上下,能在整个北直隶上下,将名声打出去,赵志伟可谓是做了很多筹谋准备。

  所定在股票所那边,挂牌的一百五十万股原始股,若能顺利全部售卖出去,至少能得到一千五百万两银子,这对铁路局后续的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更为重要的一点,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能逐步带动各个产业的良性发展,尤其是冶炼产业这一块,继而推动大明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行。

  当然在这过程中,必然会需要经历不少风波,不过对赵志伟来说,他有信心解决这些问题。

  “有启明日报这些报刊在,这种关注会持续很长时间的。”

  赵志伟端起茶盏,呷了一口,说道:“兴宗,这次购进铁路局的原始股,机会要把握好,以后售卖的增发股,含金量就没前者高了。”

  “放心吧,我都安排好了。”

  魏良卿笑道:“从你提及此事时,我就一直在准备,除了我魏家以外,还有几家决定跟着购进。

  我粗略算了一下,单单是这一百五十万股的原始股,咱们就能吃进一半,到时等后续有人跟进,那股价就会顺势涨幅起来了。”

  听到魏良卿讲的这些,赵志伟脸上露出一抹笑意,股票所的红利,既然大明的那些群体吃不准,那他就不打算让给别人了,先叫自己人小赚一笔再说。

  只要铁路局对外售卖的原始股,能够被抢购一空的话,那他就准备筹建新的铁轨直道干线,并调拨相应的银子,叫宋应星他们加快研制速度。

  在赵志伟的构想中,只要抛出种种有利的噱头,在通遵一线、辽东一线没竣工前,是没人会过多怀疑,日后凭借马拉火车如何牟利。

  若能在这一段施工期,将蒸汽机研制出来的话,那后续所面临的一系列风险,就能顺利的摆脱开,并顺势给大明一次由上自下的冲击。

  两年的时间,这是赵志伟此前离开天津之际,向宋应星、焦勖他们下的期限,不管怎都必须要将蒸汽机研制出来,并真正吃透这里面所涉及的各个领域专业,在此期间,不管有任何需求,他都会尽一切努力去满足,绝不影响蒸汽机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