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074章 求同存异,此乃大明之本
  赵志伟的这种反应,叫天启皇帝心里一愣,妹夫,你没事吧,这些弹劾你的奏疏,就差挑明说你以下犯上,想造皇明的反了,你还笑的出来?!

  “大舅哥,你信我吗?”

  瞧出天启皇帝的疑惑与不解,赵志伟神情正色的开口问道。

  “信啊!”

  天启皇帝不假思索道:“自家人都不相信,我还能相信谁?大明这些年遇到的难关,没有人比我心里更清楚。”

  对眼前这个亦师亦友的知己,天启皇帝有着十足的信任,这是世人所无法理解的。

  身为大明的天子,这些年他遇到的棘手问题,真真是太多太多了,无数次,在他感到心力憔悴之际,都是赵志伟站出来鼎力相助的。

  也是这些年经历的事情,愈发坚定天启皇帝的信念,大明已然到了不变革,就会在沉默着消亡的地步。

  “有陛下的信任就足够了。”

  赵志伟露出笑意,看向天启皇帝说道:“嘴长在人家身上,说的再多,终究是改变不了什么。

  陛下先前还被抨击成昏君,臣多个野心勃勃的奸臣称号,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通过朝中这些大臣,近期所表明的态度与反应,我们其实也不难看出,在做股票所这件事情上,我们的路走对了。

  陛下,存在反对声是好事,至少这些声音的存在,不过叫我们骄傲自满,变得目空一切,能更谨慎的走好后续每步路。”

  “……”

  赵志伟的这番话讲出,叫天启皇帝眉头微蹙起来,的确,抛开其他的不说,朝中这些大臣的反应,越是表现的这般激进,那越能证明先前的路走对了。

  在这个无迹可寻的道路上,怎么反映出坚持的理念是正确的?

  那最好的方式,不就是朝野间所形成的反应吗?

  但凡是股票所这件事情,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那朝中的不少大臣,也不会表现得这般激动吧?

  自天启皇帝御极以来,跟朝中大臣相互博弈、拉扯之际,不就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不断进行布局的吗?

  “赵卿,你说的这些话,明显是说服我了。”

  想到这里的天启皇帝,自嘲的笑了起来,道:“嘴长得人家身上,他们想说什么,是他们的自由。

  即便我是大明天子,也不可能堵住这悠悠众口,简单粗暴的镇压,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相反会叫我大明陷入新的怪圈中。

  锦衣卫,应该是震慑贪官污吏的国之利刃,不能再度变成权谋算计的工具,这是不对的事情。”

  “陛下,您能这样想,就对了。”

  赵志伟微微一笑道:“我们所要走的路,是大明先前从没走过的路,在行进的这过程中,难免就会出现新旧碰撞。

  求同存异,是我们要有的胸怀,这些反对的声音越强,其实对我们越好,这样能起到相应的警觉作用。

  若事事都是赞同声,没有其他声音,这很容易叫我们把握不住,接下来的路,到底该怎么走下去了。”

  在大明推动工业新政,这是先前从没有过的事情,即便是对赵志伟来讲,他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如果说失去了反对声音,那他也不能精准的洞察到,所筹谋的那些部署规划,究竟是否适合当前的大明。

  这世上并没有最完美的制度,唯有适合当下的制度,才是最好的,在不断前进的道路中,要懂得及时调整才是王道。

  现阶段的大明,所存在的最大弊政,就是遵循祖制,若不能逐步瓦解这一根本,那大明就算推进了工业新政,终究是改变不了最终的命运。

  “求同存异吗?”

  天启皇帝嘴上囔囔道:“这个说法还真是够新颖的,朕还是第一次听说,不过赵卿,朕觉得你说的没错。

  在当前的大明,想跟那些守旧派抗衡,我们的确不能蛮干,要懂得顺应大势,在稳定秩序的前提下,一步步实现我们要做成的事情。”

  其实在赵志伟提出‘工业新政’的时候,天启皇帝就看了历代的新政,透过这些新政的兴起、衰败,天启皇帝也明悟了很多。

  远的姑且不提,但说自家皇祖父时期,张居正所推行的新政,在其活着的时候,的确给大明带来了不小的改变,也增强了大明的国力。

  但随着张居正的亡故,那些新政就跟着迅速崩塌,甚至还给大明带来了更多的隐患,导致万历朝的党争日益严重。

  新政想要长期有效的推动下去,就不能只靠一人,这样的新政就像是无根浮萍,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毁灭。

  “既然他们弹劾臣,罗列了臣的那些罪名,那就用他们惯用的方式,去展开相应的反击就是了。”

  赵志伟笑着说道:“陛下,刚好在这段时间,臣想去铁路局那边,督促他们对通津一线、京宣一线的规划勘测。

  陛下,臣这个兵部尚书之位,就顺势罢免了吧,您叫飞白公出任吧,如此朝中大局也不会乱。”看書溂

  “那不行!”

  天启皇帝皱眉道:“好端端把你这兵部尚书之位罢免了,这不是向世人表明朕被那帮家伙屈服了!

  你怎能有这种想法!”

  赵志伟之言讲出,不仅叫天启皇帝心生惊疑,就连魏忠贤也是这般,这好端端的,怎么想起这一出了。

  “陛下,您听我说。”

  赵志伟正色道:“这是唯一能逆转‘文贵武贱’的机会,若陛下信任臣的话,还请顺应他们所谋来行事。

  大明,不能只有一个内阁,更要有总管军事的权力中枢,兵部也好,五军都督府也罢,都要划拨到其麾下才行。

  大明只有走文武兼备的路线,才能在工业新政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臣现在被罢黜兵部尚书之位,就会转移朝中的视线。”

  赵志伟的这番话讲出,叫天启皇帝陷入到沉思之中,显然其没有想到,赵志伟会用这样一种方式,来帮助后续所做筹谋规划在谋势,可这样真的能成吗?万一没有合适的机会,又该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