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083章 整肃风气(2)
  在天子脚下领兵为将,与在大明其他地方领兵为将,需要顾忌的因素也多,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当初他们这帮人,军职最高的不过是参将,所领也就是一部兵马,然随着他们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天启皇帝重用以后,那所处的环境就不一样了。

  这所处的位置不同了,固然给他们带来了权势和地位,然随之而来,各种烦恼和顾忌也就来了。

  按照天启皇帝与赵志伟先前探讨的构想,三大营、大明龙骑军,是大明绝对的精锐之师,是拱卫京畿,安稳国朝的基石。

  “国公爷,不是末将等的朝气没了,实则是朝中有些大臣,处处使绊子。”耿仲明皱着眉头,看向赵志伟说道。

  “您先前在兵部任职时,也知道,京营也好,大明龙骑军也罢,兵部有管辖权,五军都督府有管辖权。

  末将说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大明龙骑军这边,所需一应战马,需要户部协理督办,可户部那边的人,却以各种理由搪塞……”

  耿仲明所讲的这一情况,赵志伟心里是清楚的,想当初拱卫京畿的京营,是独归五军都督府管辖的。

  但是随着土木堡之变出现,位高权重的五军都督府这边,被大明文官群体一步步抽底架空,这使得大明勋贵群体,逐步被排挤出朝堂。

  本身权力就这么多,多一部分群体分管,那就叫其他群体丢掉,在这政治斗争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情况。

  “你说的这些本公知道。”

  赵志伟眉头微蹙道:“今日本公来视察京营,其实是奉陛下之命过来的,为什么没去你们各部驻地,反来到这京营教导队,就是有些话想给你们讲明白。

  京营也好,大明龙骑军也罢,那是直归陛下所有,陛下的命令,就是你们必须遵循的存在。

  连在战场上与敌军厮杀,都不怕,怎么现在遇到点刁难,一个个就表现得这般畏首畏尾了?”

  先前赵志伟打定主意,想趁着被朝中不少大臣,一起弹劾自己的势头,玩这出以退为进的部署,并向天启皇帝呈递构建枢密院的设想。

  就是想打破‘文贵武贱’的政治生态,好叫大明能做到两条腿前行,不至于说轻一头重一头。

  赵志强听出了不同意思,上前道:“大哥,你的意思是说,我们这边,可以向兵部、五军都督府那边,去频繁的言明自己的需求?

  只要该补充的各类军需,他们没有足额补充到位,我们就能一直这样做是吧?”

  听到赵志强所讲之言,所聚集的这帮将校,有一个算一个,那眸中都闪烁着精芒,倘若是这样的话,那他们又怎么可能不会尽快整饬好麾下军队啊。看書喇

  “眼下兵部尚书是飞白公。”

  赵志伟神情淡然,看着情绪略显激动的众将,说道:“先前有很多事情,本公出任兵部尚书期间,并不能在朝堂上据理力争。

  但现在这种忌讳没有了,你们都是肩负着陛下的厚望,该属于京营的,大明龙骑军的配给,就必须要争取过来。

  一次不行,那就两次。

  你们只要不干预朝政,正常诉说各自的需求,就算是朝中那帮大臣,一个个心里再怎么不满,那也要按照规矩办事。”

  既然朝中的那帮大臣,一个个都喜欢玩文字游戏,那现在无官一身轻的赵志伟,并不介意陪他们好好玩玩。

  三大营、大明龙骑军能否早一日整饬定编,这直接影响到后续的不少部署,所以赵志伟绝不允许出现任何意外。

  尽管赵志伟心里也清楚,单纯靠分散的兵部、五军都督府,就想解决所有问题,那肯定是不行的。

  不过通过这期间的一种争斗,这是在为构建的枢密院铺路,到时有天启皇帝一锤定音,明确相应筹谋后,那纵使朝中的大臣,有着众多的不甘,也必须被迫认清现实。

  大明若想摆脱先前的命运,就必须走文武兼备的路线,只有这一步走出去,才能叫后续很多部署落实下来。

  但若是连这一个前提,都没办法做出来,那后续所谋划的一切,都不过是一个空谈罢了。

  “你们都是天子门生,都是陛下最信任的群体。”

  在讲明了自己的想法后,赵志伟接着又继续说道:“所以本公希望一点,该你们扛起的职责,要切实的扛起来。

  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抛给陛下去解决,而你们就是被动的统兵,若是这样的话,那陛下为什么要擢升你们?

  难道你们一个个的心里,就像被一些顽固的守旧派,说武将都是卑贱的存在吗?

  不该你们干预的朝政,那是一点都不能干预,这是一条红线,谁碰谁死,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但该你们争取的权益,就必须要堂堂正正的去争取,若是连这点魄力都没有,那不如趁早回家抱孩子。

  现阶段的大明,需要蓄力,需要发展,但以后呢?建奴之患要不要平定,蒙古之患要不要平定?

  随着我大明国力的逐步强盛,那些占据着富庶之地,却不懂得发展的群体,我们要不要将他们征服下来?”

  想要叫大明实现工业化,就必须抢占更多的资源地,像这些事情,都是需要大明军队来出力的。

  处在大航海的时代下,大明除了要发展海军之外,还要壮大陆军,就大明北疆的辽阔疆域,那藏着多少财富啊。

  即便不能将他们全部收归大明所有,但占据其中的战略要地,在赵志伟看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有了这些实质性需求后,大明治下的工业化,必然会迈向一个全新的高度,到时再将汉文化传扬出去,叫打下来的那些疆域,治下所生活的群体,都尊崇汉文化,赵志伟并不觉得日后这些地方,会选择背叛大明。

  这是大明的中兴之路,所以仅靠某个人,某一小部分群体,肯定是不行的,赵志伟要叫更多的人参与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