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128章 暗潮汹涌(1)
  “飞白公,兖州府发生这等大事,山东那边事先并不知情,甚至要靠锦衣卫传递密奏,朝廷才掌握这一紧急情况。”

  陈奇瑜紧皱眉头,来回走动着,神情凝重道:“还有内廷竟发生行刺之事,这种种迹象表明一点,这次白莲余孽造反,必然是牵扯到很多的人。

  甚至下官觉得,国公爷早已从辽东赶回京城,只是查明的线索,并不足以佐证有哪些人参与其中。

  方才黄元辅所拿密奏,下官认真的看过了,兖州府当地有士绅参与其中,那在北直隶、山东其他各府,是否也会有信奉白莲教的?”

  一切如赵志伟猜想的一般,白莲余孽造反之事,内廷行刺一事,在平台召对后,必然会在朝堂中掀起轩然大波。

  先前天启皇帝下旨封锁内廷,并叫魏忠贤坐镇文华殿,对不了解实情的朝中大臣来讲,不少都行规谏、弹劾之事。

  毕竟对大明的守旧派来讲,能将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为何要叫其他人染指的?

  现在是魏忠贤坐镇文华殿,那接下来会不会出现,被他们‘扳倒’的赵志伟,将再度回到朝堂上?

  在赵志伟离京的这段时间,朝中不少的大臣,都跟熊廷弼、陈奇瑜、孙传庭、卢象升这些人,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然对熊廷弼、陈奇瑜他们来说,这是绝不能退缩半步的,毕竟当前他们所做的事情,一旦因他们被扳倒,只怕很多事情都将半途而废。

  “眼下我们所掌握的消息,并不多。”

  熊廷弼皱着眉头,看向陈奇瑜说道:“但直觉告诉老夫,陛下遇刺一事,必然牵扯到朝中大臣,甚至地方藩王,也将牵扯到其中。

  我们姑且抛开兖州造反一事不说,倘若陛下真的被遇刺,若太子殿下再出现问题,那你说,谁会继承大统?”

  “飞白公……”

  听着熊廷弼所讲之言,陈奇瑜脸色大变,他没想到熊廷弼敢说这些,这要是叫外人听到了,那都是大逆不道的事情。

  “老夫说的只是一种假设。”

  熊廷弼挥手道:“被圈禁的信王,断然没有这种可能,那唯一有可能的,就是地方的藩王。

  福王是最具有嫌疑的,可这么简单的事情,我等都能想到,可陛下跟燕国公,却没有做出任何动静,那也就代表着事情远比我们所想的要复杂。

  甚至这次陛下平台召对,将兖州白莲造反之事讲出来,就是陛下与燕国公设的一个套,目的是钓藏在暗处的乱臣贼子。”

  陈奇瑜皱眉道:“倘若真是这样的话,那两日后要召开的大朝议,只怕也不会安定下来啊。

  就依着朝中那帮大臣,对国公爷的敌视,定然是不会叫国公爷率部平叛的,现在我们能做的事情,是尽快搜集白莲反叛之事。

  至于这背后牵扯到谁,陛下和国公爷定然会联手处置的,在大朝议之际,我等必须力挺国公爷才行。”br>
  大明的党争啊,是不可能消停下来的,除非守旧派势力被严重削减,维新派规模不断壮大起来,否则关于到赵风潮就不会停歇。

  对熊廷弼、陈奇瑜他们这帮人来讲,大明若想摆脱颓废之势,朝着中兴的道路稳步向前,那就只能谋取工业新政,不然断然是没可能改变的。

  这个时候,除了熊廷弼、陈奇瑜他们外,在内阁、六部、都察院等地,也都就当前所发生的事情,展开相应的探讨。

  白莲余孽造反之事,对现阶段的大明来讲,那无疑是引爆了一堆火药桶,很多人都想趁此机会,夺取更多的政治优势,好叫自己能谋取到更多的政治获益。

  ……

  “妹夫,你说这个时候,赵卿还会在天津直隶州吗?”

  天启皇帝端起茶盏,呷了一口,看向赵志伟说道:“依着朕对赵卿的了解,兖州发生这样的大事,甚至现在可能呈扩散之势,他定不会坐以待毙的。”

  “早就不在了。”

  赵志伟揉揉太阳穴,轻呼一声,说道:“对锦衣卫来讲,固然他们没有能力,迅速平定白莲余孽造反。

  但老五他们,知道朝廷知晓此事后,必然会迅速组织平叛,同时考虑到白莲余孽后续如何铲除。

  若我没猜错的话,他们这帮南下的锦衣卫高层,一个个都领着各自的人手,开始渗透进白莲余孽中了。”

  跟田尔耕、许显纯等昔日阉党,所执掌的锦衣卫不同,被赵志锐执掌的锦衣卫,那是具备更强的专业素质,尤其是对处突方面,都有着自己的判断能力。

  倘若发生这样的事情,他们只是简单的去行刺白莲余孽头目,那只会打草惊蛇,且杀得都是明面上的。

  “锦衣卫的势力,看来还要继续扩张啊。”

  天启皇帝双眼微眯,略带感慨道:“等这次风波结束后,枢密院一旦创立,并分掉内阁一部分权柄,就依着文官群体的那些德性,定然还会折腾很多事情。

  这人啊,一旦手里握着的权力,享受的极好了,想要叫他们再度松开手,只怕是不现实的事情了。

  再者说等北直隶、辽东两地,发展势头继续向前增进,且逐步释放工业新政的话,后续类似这样的躁动,只怕也不少。”

  经过这件事情后,天启皇帝明白了一点,倘若真的触碰到很多既得利益群体,所掌握的核心利益,那逼急眼的话,他们什么事情都敢做出来。

  这次是白莲余孽。

  那下次会不会是红莲?

  “锦衣卫扩张势力,还是要按部就班的推进。”赵志伟微微一笑道:“不过在培养人才这方面,陛下可以加大力度。

  银子放在内帑,那终究只是一堆死物,但若是将其流通起来,用到该用的地方,就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臣觉得之后锦衣卫在培养人才时,可在北直隶、辽东两地治下军队之中,吸纳一批专业人才,这样等山陕两地布局完成后,就长江以北的各地,亦可展开相应布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