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154章 枢密院(2)
  “臣反对!”

  “臣反对!”

  十余道激动的声音响起,在不少朝臣的注视下,兵科都给事中郭兴治,及兵科的不少给事中,快步向朝班前走去。

  “陛下,我国朝有内阁,有兵部,何须再特设所谓的枢密院,这根本就是在违背祖制,臣不能眼睁睁看着陛下,这般一意孤行下去啊。”

  “请陛下收回成命,当前没有直接的证据,佐证袁可立所讲就是真的,万一是此人嫉妒洪承畴,故意为之的,那我大明还有希望吗?!”

  “陛下,臣弹劾赵志伟扰乱朝纲,蛊惑陛下……”

  当前大明的一应军事权力,都集中到了兵部这边,且内阁可以直接干涉,在此期间,若遇不顺主流的事宜,兵科可以采取封驳权,牢牢把控着这一从勋戚手里夺走的权力。

  在压制武将这件事情上,是很多文官默许遵守的,毕竟抢到他们手里的权力,怎能轻易的拱手让走?

  天启皇帝要特设枢密院,这是想要干什么?就是想剥夺走这一特权啊,那对文官群体来讲肯定是不行的。

  看着眼前这帮兵科的官员,一个个情绪激动的说着,垂手而立的天启皇帝,心头难压涌出的怒意。

  “来人啊,将这帮庸官都抓起来,叉到午门,廷仗!”天启皇帝冷喝道:“到了现在,还敢大言不惭的讲这些,真以为朕不敢收拾你们是吧。”

  “沙沙沙……”

  一道道杂乱的声音响起,许显纯领着数十众大汉将军,在多数朝臣震惊的注视下,直接抓了郭兴治这帮兵科官员。

  这突如其来的情况,叫不少想出朝班规谏的朝臣,一个个都吓住了,难以置信的看向天启皇帝。

  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天子态度会这般坚决,甚至直接要行廷仗。

  “陛下,臣等皆乃大明忠良,您不能这般对待臣等啊,若您这般一意孤行下去的话,大明必将大乱下去啊。”

  “陛下,这枢密院不能设立啊,难道您就不怕武夫尾大不掉吗?到时大明必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遇啊……”

  被叉走的那帮兵科官员,一个个神情激动的喊叫着,但听到这些声音的天启皇帝,脸上露出一抹轻笑。

  对这帮家伙为何这般强烈反对,天启皇帝的心里比谁都要清楚,无非就是君权和臣权之争罢了。

  现在大明文官群体,为何势力这般的盘根错节,严重的时候,敢威胁到皇权,论及根本缘由,就在于文武失衡所致。

  什么领域的话语权,都叫他们牢牢把持着。

  要是敢有触碰这些的行为,那他们就会用尽各种办法,来阻止这一切发生,哪怕是社稷动荡也在所不惜。

  “今国朝正值动荡之际,朕决意擢燕国公为枢密使,擢王在晋为枢密副使,擢张维贤、熊廷弼、周延儒、杨鹤为枢密大学士,余下所缺一应官职,由枢密院研讨后呈递奏疏,专管平叛事,五军都督府、兵部协理,枢密院常驻武英殿理政。”

  面对天启皇帝所讲之言,相聚在此的一众朝臣都凌乱了,尤其是对周延儒、杨鹤二人,他们都没有想到,自己会被天子选进枢密院中。

  从常驻武英殿理政,到枢密使、枢密副使、枢密大学士的设置,不少有政治嗅觉的大臣,都敏锐的发现天子此举,是将枢密院和内阁并驾齐驱了。

  “三个月时间,若是枢密院不能镇压白莲反叛,平定山西民变,那就等着接受朕的严惩吧。”

  看着眼前的群臣,天启皇帝淡漠道:“燕国公,领着你枢密院的同僚,去武英殿主持大局吧。

  有司若有敢阳奉阴违者,可直接向朕呈递奏疏,该罢黜罢黜,该贬官贬官,退朝吧!”

  言罢,也不管一众朝臣怎般想,天启皇帝一甩袍袖,便快步离去,只留下一帮凌乱的朝臣。

  赵志伟嘴角微扬,心里暗暗感慨道,天子到底是天子,用这种明面上的全体严惩,叫周延儒、杨鹤这帮人,不敢再有任何异动。

  只要能镇压白莲反叛,平定山西民变,那枢密院之威必定大涨,到时与内阁分管军政,必然是一大趋势。

  大明先前一直流传的游戏规则,在天启朝终将发生改变,一旦实现文武制衡的政治生态,文官群体势大的情况,终将被扼制下来。

  “魏伴伴,明日前去山西平定民变的调令,就会从枢密院发出。”坐在龙辇上的天启皇帝,对随驾的魏忠贤说道:“你虽是内廷所派监军,但关于军务上的一应事宜,不可干涉曹文诏他们。

  领着东厂的番子,寻找合适的机会,把晋藩、秦藩全部给朕抓起来,抄了这两座王府的家财。

  另外涉案的一应人员,包括分散各地的那帮叛臣贼子,不必审查,以接触白莲余孽之名,全部处决,曹文诏会配合你的。”

  魏忠贤忙欠身应道:“老奴领旨!”

  这段时间闹出这么多事情,叫天启皇帝明白一个道理,但凡是有图谋不轨的,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该杀就杀,该抓就抓。

  对这些人做出这样的行为,天启皇帝敏锐的觉察到,他们是想反对工业新政,不想叫大明中兴的。

  也幸亏在此之前,没有打出工业新政的旗号,不然就依着那帮文官群体的德性,不知会跳出多少反对派。

  “赵卿,稳定大明局势的重担,朕就交到你手里了。”心生感慨的天启皇帝,嘴上囔囔说道:“想推动工业新政,想叫大明变得更好,没有稳定的秩序,根本就是不行的。”

  随驾的魏忠贤,听到自家皇爷所讲,表面没有任何变化,但是心里却如惊涛骇浪般涌动着。

  单单是枢密院的设立,依着他对自家皇爷的了解,定然不会专管平叛事的,日后被文官把持着的军权,将一步步被枢密院接管回来。

  等到了那个时候,大明将重回皇权、文官群体、武官群体的正轨上,内廷这边想要保住权势,唯有紧跟在天子身后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