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159章 所谓君子(2)
  对袁可立不配合的态度,洪承畴是恼怒的,是不满的,若是袁可立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办,暂不理会济南、青州等地,那十余个小股白莲叛军肆虐,完成对所谓大乘兴胜军的合围,擒贼先擒王的话,绝不会有当前的局面。

  毕竟在这兖州府治下,可不光有就藩的鲁王,还有天下文脉所向的衍圣公府,不管是哪一个出现问题,都是大事啊。

  “洪总督说的没错。”

  孔胤运情绪激动道:“袁可立是非都拎不清楚了,明知鲁王府和我衍圣公府,都置身于白莲叛军胁迫之下,却屡次跟洪总督作对,停留在济南一带。

  依着老夫来看啊,袁可立先前所说的那些,为社稷虑,为百姓虑,纯粹就是他喊出的虚假之言吧了。

  这定是受赵贼的暗中授意,想接着白莲叛军之手,暗害我大明宗亲,想摧毁我文人所向啊。”

  “没错!”

  鲁王朱寿鋐拍案道:“区区一些贱民,不过是受到些许动荡,难不成他们真死了,能给大明带来什么动荡吗?

  本王就姑且不提自己了,单说衍圣公府被白莲叛军摧毁,那将会给我大明带来怎样的震荡?!

  袁可立常以恪守圣贤之道而论,但他现在办的叫什么事情?坐视衍圣公府置身绝境,却不加以理会!”

  孔胤运、朱寿鋐先后表明自己态度后,算引起一股批判、抨击的风潮,叫在座的那些乡贤、士绅、地主,一个个都跟着附和起来。

  在他们的眼里,从没把地方百姓当做人看,跟自身的利益相比,跟自身的安危相比,就算这平头百姓死绝了又怎样?

  甚至在一些人的心里,都觉得死的越多越好,这样就能不费吹灰之力,便可得到大批良田了。看書喇

  作为当代衍圣公孔胤植的弟弟,这孔胤运名下良田就有数千亩,另有不少别的产业,虽是孔圣人的后人,但也只是嘴上道德仁义罢了。

  “诸君,那便拜托你们了。”

  洪承畴站起身来,拱手道:“本督还有军务要处置,不便离开大营过久,还请诸君能替本督劝劝袁巡抚。”

  “为了社稷,我等定不辱使命的。”

  “没错,本王这就派人前去济南。”

  “若袁可立……”

  名义上说是‘劝说’,但实则却是以各种力量来威胁,尤其是鲁王朱寿鋐,代表衍圣公府的孔胤运,真要联起手来的话,并非袁可立所能顶住的。

  大明的文官群体,之所以能牢牢掌握着特权,实现以文压武的政治诉求,便是他们掌握着文化思想层面的解释权,控制着大明的舆论权,把持着大明的晋升渠道,拥有着众多的生产资料。

  各地的士绅、地主出身的读书人,通过八股取士的科举制,考取相应的功名,拥有相应的特权,影响着本地的局势走向,那是一张张怎样盘根错节的利益网呢?

  洪承畴走了,志在必得的昂首离去,他不觉得自己这般谋划下,有鲁王朱寿鋐、代表衍圣公府的孔胤运牵头,那顽固的袁可立还能顶住压力。

  倘若继续一意孤行下去的话,那他所坐的山东巡抚之位,就可以另选贤良了,而袁可立必将背负众多的骂名。

  抬头看着那晴空万里,洪承畴露出会心的笑意,有这帮乡贤、士绅帮自己说话,那自己在大明的名望,必将达到全新的高度,届时必然在朝堂崛起,他所厌恶的赵志伟,也将被他踩在脚下……

  “洪承畴就是披着人皮的狼啊!”

  站在城墙上的袁可立,情绪愤慨的说道:“他所谓的大胜,就是将肆虐的白莲叛军,从一地赶往另一地,所过之处是哀鸿遍野。

  建斗,你可知道,这段时间因为洪承畴的不作为,导致多少百姓,被裹挟进白莲叛军之中吗?

  你可知道齐鲁这边的士绅,为何这般吹捧洪承畴之功吗?老夫真的是……”

  “袁公,您先消消气,晚辈清楚这些。”

  卢象升面露忧色,上前劝道:“洪承畴那些所谓的大胜,尽皆是建立在百姓流离失所、死伤无数之上的。

  毕竟这样才能得到士绅、地主的支持,才能得到鲁王、衍圣公府的支持,那些空置的土地,只怕都被那些贪婪的家伙,私底下暗箱操作给兼并了。

  袁公,您可一定要打起精神来啊,等此次平叛结束后,齐鲁这边将要掀起一场风暴,届时便需要您来坐镇啊。”

  袁可立听闻此言,眸中闪烁着精芒,双拳紧握着,没错,这个时候他绝不能倒下,不然那些冤死的百姓,何以能瞑目啊。

  “建斗,暂且不提这些了。”

  袁可立挥手道:“咱们还是聊一聊,接下来的平叛之事吧,既然燕国公被陛下擢为枢密使,总揽大明各地战事,那为何只调动五万众大明龙骑军,紧急赶赴齐鲁这边?

  是,大明龙骑军的战力,的确是很强的,可朝廷只出动五万大军,又怎能迅速的镇压白莲叛军啊。”

  “袁公,这便是我此来的目的。”

  卢象升环视左右,向袁可立低声道:“其实…出动的不止大明龙骑军,以神枢营为首的三大营,也多数都出动了。

  不过他们并没直接南下赶来,而是奔赴天津直隶州,借助天津新港乘船渡海,于登莱之地展开合围……”

  听着卢象升所讲之言,袁可立面露惊色,心里却是阵阵唏嘘,大手笔,这真可谓是大手笔啊。

  “燕国公到底是燕国公啊。”

  袁可立感叹道:“老夫就知道,倘若这镇压白莲反叛之事,叫燕国公全面接管,那完全是两种境遇。

  在海陆协同作战方面,燕国公绝对是我大明的翘楚。

  以明面上的大明龙骑军,吸引主要注意,而乘船渡海的三大营,则从登莱之地展开相应攻势。

  倘若战局一切顺利的话,一切跳出的白莲余孽,将被合围在济南、青州一带镇压,似这样的大手笔,也唯有燕国公能完全掌控大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