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196章 思潮(2)
  天子脚下的京城,是大明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这些年,在孙传庭为首的改造下,早已焕发了全新的面貌。

  以先前的南城改造作为蓝图,北城、西城、东城治下各坊,皆经历了一次全新改造,这也使得京城人口激增。

  但是物质层面的改善,并没带来精神层面的改变。

  “这赵贼所讲之言,纯粹就是自圆其说,纯粹的荒谬之言,在遮掩他那狼子野心!”在一处酒楼里,身穿儒袍的中年,情绪激亢的说道。

  “大明这些年来,为何治下频生灾害,且发生那么多的事情?这还不是国朝中有奸臣所致,上天降下的警示吗?

  天子听信奸臣谗言,迫害大明真正的忠良,倘若这次不能戳破这奸臣之言,那我大明就真的永无天日了啊!”

  自从大明文官群体,从政治层面架空了勋戚群体,将大明主要的话语权,都牢牢掌握在他们手中,这也渐渐形成了评政议政之风。

  尤其是对那些清流、读书人来讲,凭借这样的方式,就能博取到相应的名望,这对他们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纵使是朝堂上、地方上的官员,不少都挺反感这种情况,但顾及到自身名望,及背后所牵扯到的利益,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就像那内阁首辅黄立极,明明是手握大权的文官之首,可若是朝野间有议论他,指责他的声音,纵使讲的再怎么难听,那也只能听之任之。

  “没错!当前在国朝之中,便形成一种不好的风气,一个个趋炎附会,觉得赵贼权势滔天,就不敢得罪他。”

  “就是,诸君你们可听说过,像齐鲁之地所生叛乱,其实就是赵贼暗地里鼓捣的,目的就是为摧毁我大明文脉。”

  “即便是到现在,国朝对衍圣公一脉,都还没有相应的表示,难道我大明的文脉,就要就此凋零了吗?”

  “朝中的那些大臣,一个个骇于权势不敢表态,我等身为大明的读书人,立志要考取相应功名,对待这样的事情,绝不能坐视不管啊。”

  在这间酒楼的正堂,相聚的数十众读书人,一个个情绪激亢,纷纷表达着自己内心的强烈不满。

  当他们所学的东西,所接触的环境,与他们所见到的景象,形成了不一样的格局,那他们就像是卫道士般,死命也要维系住他们所恪守的理念。

  毕竟赵志伟所带来的影响和破坏,对他们这帮守旧派出身的群体来说,若不尽早将其打倒的话,那必将会带来更大的冲击。

  虽说在这些年间,赵志伟并未亮明工业新政的旗号,但在北直隶和辽东两地,所带来的种种改变和影响,那还是很大的存在。

  太多新的东西,潜移默化间出现在大明,先前并未注意到这些的守旧派群体,再想将其彻底铲除,就变得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像眼前所经历的这些,其实在京城各坊很多地方,甚至是京畿一带很多地方,都在上演着。

  “真真是够可笑的。”

  郑开智站起身来,一身对襟布衣,面露轻笑的扫视左右,朗声道:“你们这帮高谈阔论之辈,又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妄评国政。

  辽东王所做的那些事情,帮国朝解决多少问题,你们却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一个个拿着臆想的东西,在这里聒噪起来。

  与尔等这些道貌岸然之辈,同为大明读书人,真真是我等的耻辱,恪之兄,快拿来些酒水来,我要好好洗洗耳朵才是。”

  “……”

  郑开智这番抨击的言论,叫原本激亢的人群,立时变得安静起来,一个个面露愤慨的看了过来。

  “国良兄,你又何必跟这帮务虚之辈,过多的生气呢?”周为民面露嗤笑,提着一壶清酒,面露不屑道。

  “陛下之雄心壮志,辽东王之高瞻远瞩,又岂是这些泛泛之辈,所能领会的呢?他们不过就是过过嘴瘾罢了。

  我大明想要中兴,必走全民启蒙之路,眼前这些占着父辈优势的家伙,不过就是群低能儿罢了。

  觉得读了几本圣贤书,便觉得天下的风土人情,他们都懂了,古人所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全被他们抛之脑后了。

  走吧,别被这帮低能儿辱没了自身,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现阶段的大明,依旧处在极度不均衡的态势下,绝大多数的晋升渠道,被那些享受特权的守旧派,牢牢地把握在手里。

  累世所传的家学,累世积攒的财富和人脉,使得他们可以心无旁骛的修习圣贤书,好以八股取士,成为大明统治阶层的一员。

  “你们站住!”

  张启山面露愤慨,伸手指向周为民他们,沉声斥道:“你们这帮粗鄙之辈,还真好意思大言不惭的说,自己就是读书人。

  倘若我大明的读书人,都是你们这等货色的话,那大明迟早要亡,别觉得认识几个字,就能摆脱贱籍散发的臭味了。”看書喇

  作为国子监的贡生,张启山拥有着生员身份,虽说数次科举不中,但这次他却把握住了机会。

  若是这次抨击赵志伟,能成功的话,那他便能谋得一个官身,外放到一县从县丞做起,这也是他这般卖力的缘由。

  “呵呵~”

  周为民淡笑起来,说道:“贱籍?说起来,我父是铁匠,我母是织户,他们凭借勤劳的双手,为我所在的小家赚取银钱,供养我读书,还有我的弟弟妹妹。

  若没有启蒙开智的话,说不定想见到你们这帮少爷,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读书人的定义,凭什么被你们所定!?”

  本神情淡然的周为民,此时变得凌厉起来,身旁所站十余众学子,亦冷厉的扫视着眼前这帮读书人。

  “大明的一切,从不是某个群体,某个阶级,所能定义的,公道自在人心,尔等凭什么能代表天下,在这里妄自菲薄的定义?这便是你们所学圣贤之道,所传授的知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