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202章 辽东新天地(1)
  创造一个伟大的时代,从不是用嘴讲出来的,是需要切实做出来的,这背后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和汗水。

  昔日荒凉的辽东,今夕已悄然发生剧变,以孙承宗为首的辽东地方官员,这些年付出了太多太多。

  “仲忠啊,幸好有你们在旁相助,否则真想在辽东推动税改,尤其是眼下的国朝,存在着这么多暗涌和矛盾,老夫真不知要承受多大的压力啊。”

  孙承宗走在这田野间,尽显倦意的脸庞,那双锐利的眼眸,看着远处忙碌的百姓,感慨道:

  “多好的百姓啊,他们的脊梁,不该被强权压倒,若是他们被压倒的话,那我大明就会被压倒啊。

  将你从金州府调来广宁任职,出任左参政这等要职,就是想叫你来专管摊丁入亩,还有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事。

  这件事情若能在辽东圆满办成,对日后在大明治下各地推行,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绝不能有任何的马虎。”

  对辽东当前所做各项税改之事,赵兴斌的心里是清楚的,本尚处前期筹备阶段,但因一场白莲反叛事,所产生的诸多涟漪,导致该事被提前推出。

  原本还有较充沛的时间,去准备各项谋划,以应对辽东本土治下,所兴起或涉足的各个阶层。

  但现在一切都没有了。

  虽说平定白莲反叛之际,以京城为首的京畿一带,所存在的诸多势力,并未关注到辽东这边。

  只是随着平叛事的结束,在朝不少的勋戚、权贵、官绅等,都发现辽东的异动,以至于强势的掣肘,就跟着产生了。

  “督师放心。”

  赵兴斌神情正色,开口说道:“既然您先前那般强势,在不少反对声音下,力挺下官,来出任这左参政一职。

  那该要做的事情,下官定会做的圆满。

  虽说在近段时间,在我辽东治下的情况,出现极为严峻的挑战,但下官却始终坚信一点,邪不压正!

  朝中一些特权派的压迫,想干预阻挠陛下的谋划,那纯粹是痴人说梦,我辽东治下的官员,多半都是头铁!”

  “哈哈……”

  听闻赵兴斌所讲之言,孙承宗抚掌大笑起来,内心所淤堵的种种压力,也跟着消散掉不少。

  是啊。

  经这些年的发展,于辽东各地的不少官吏,多数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凭借自身才能,脚踏实地的晋升上来的。

  “仲忠还是先前的风采啊!”

  孙承宗感慨道:“有你这员强将,加入到辽东革新小组,老夫心里很安心,这样统筹推动税改部署,就更加完备了。

  启明这个家伙,在朝堂顶着巨大的压力,也不叫我们好过,但这种对辽东不好过,老夫却希望越多越好。

  毕竟我们所谋划的这些部署,若是能迎难而上,一一都落实下来,那造福的不单是整个辽东百姓,更能为大明百姓,起到积极地引导作用啊。”

  “没错!”

  赵兴斌点头赞许道:“在辽东督师府之外,经陛下恩准,创建辽东革新小组这一秘密组织,将分管各领域的主要官员,全都囊括其中。

  这样我们就能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有针对性的,对辽东治下出现的任何波动,或产生的相应涟漪,以最快的速度,以更精准的方式,出台相应的整治措施。看書喇

  辽东能有今天的发展前景,是件极其不容易的事情。

  我们绝不能叫某些人的利益受损,就断送掉辽东的未来,这类绝不该出现的事情,发生。

  要知道在这些年间,大明所控辽东之地在发展,但是毗邻的建奴势力,那同样也没有闲着,甚至对半岛之地,展现出极强的侵掠态势。”

  站在大明的层次,对付盘踞辽东另一半疆域的建奴,的确不算什么,无非就是耗费部分元气,来一举解决之。

  但这是不到万不得已之下,绝不能轻易动的念头。

  站在辽东的层次,对付毗邻的建奴,想在尽可能降低损失的前提下,能凭一域之力解决之,还需埋头继续发展。

  “为了辽东的百姓,更为大明的百姓,我们必须扛起该扛的重担。”

  孙承宗神情变得严肃起来,看向远处忙碌的百姓,朗声道:“现在为大明中兴,而默默付出,默默努力的人,很多。

  我们绝不能坐视不管,将自身从该项伟大事业中摘出,就无动于衷的看着他们,去扛起层层压力。

  我们辽东虽说取得一些小成就,但是距离我们勾勒的谋划,还有着很大的差距,唯有这项涉及各领域的税改,能真正逐一的落实下来,那才能稍稍松口气。

  老夫还是那句话,将合适的人才,要大胆用起来,放到合适的位置,谁要是死揪着这点不放,一切由老夫来顶着!”

  辽东当前所做的税改之事,需简拔大量的人才,来到各个基层去贯彻落实,这就需要那些非传统出身的学子,撒到辽东各地的基层。

  在那帮守旧派出身的清流、读书人群体,极度憎恨启明学院、工业学院的学子,这一客观背景下,孙承宗这样做,无疑是背叛了他先前的出身。

  维新,向来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督师高义!”

  赵兴斌神情正色,向孙承宗拱手作揖道:“督师能做出这样的决定,为我辽东之后的各项税改,将奠定坚实的基础。”

  “仲忠啊,你别这般夸赞老夫了。”

  孙承宗摆手道:“也是被时局所逼的,但大明真的到了,不变不行的地步了,若是一切停滞下来,老夫都不敢想象,日后的大明会怎样。

  陛下和启明,在京城那边大刀阔斧的谋变革,虽说至今未亮明工业新政的旗号,但是所做的种种,全都是在为工业新政做准备。

  枢密院的设立,北疆各地的新军组建,若是我们不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帮助陛下他们分担压力,仅仅是这南北对立的矛盾,日后就能将大明拖进分裂的局面,这是谁都不愿看到的一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