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212章 盛宴(2)
  “本王对诸君讲这些,可不是叫你们回去就召集人手,打造兵器,聚拢海船,一股脑的扎到倭岛去。”看書喇

  看着众人那灼热的神情,赵志伟微微一笑道:“只怕你们前脚做这些事情,后脚过来的,不是锦衣卫,就是我大明强军了。

  到时若是查清楚了,发现你们只是单纯的想去抢银子,那玩笑就开大了,是抓你们呢?还是不抓你们呢?

  本王这个提出者,是被废黜王爵呢?还是不被废黜王爵呢?”

  “呵呵……”

  听到赵志伟的玩笑之言,在场的一众人等,无不笑出声来,显然在一些人的心里,还真动了这心思。

  金山,银山啊,这要是能得到的话,那子孙后代岂不永享荣华了?

  当然更多的人,是理智的,真有这样的金山银山,那也是国朝所掌握的,他们所能做的,就是赚取更多的钱财。

  这一刻以张维贤、顾肇迹为首的很多人,都明白赵志伟邀请他们过来,到底是什么目的了。

  “辽东王…您就直说,此番邀请我等过来,到底是所谓何事吧?”顾肇迹终究是没有忍住,讲出了自己的想法。

  “本侯方才也看了看,受邀前来的人,多数都是各个协会的翘楚,咱们聚在一起,就是想多发点财罢了。”

  不管是勋戚也好,官绅也罢,亦或者其他群体,在面对巨额利益面前,他们肯定都想分一杯羹。

  赵志伟是何许人也?

  说他是大明财神爷,这话一点都不为过。

  在场一多半的人,都是先前跟随赵志伟一起,涉足到相应的领域,赚取到不少的钱财,夯筑了自家底蕴的。

  受北直隶、辽东两地治下,产业工厂的迅猛发展,先前商业并不繁荣的北方,大有超越南方的趋势。

  眼下像棉布、糖、铁等不少产业,本该被南方牢掌话语权的行业,多半都形成北移的态势了。

  或许在一些政见上,在权势争夺上,张维贤、顾肇迹这些勋戚、官绅,跟赵志伟产生了较大的分歧。

  但是在商业上的事情,他们还是很信服赵志伟的,每一次讲明的红利,他们都能得到不小的份额。

  “镇远侯都这样说了,本王看着诸君也都很想知晓,此次邀请你们的目的,那本王就不再赘言了。”

  赵志伟见状,放下手里的指挥棒,缓步朝前走去,说道:“本王准备拿出四千多万两的银子,组建起一批涉足不同领域的投行。

  那何为投行呢?

  通俗些来说,就是拿着银子,去跟资质良好,潜力不错的商号、商行合作,到大明北疆各地,筹建起相应的产业工厂。

  诸君都是各个协会的翘楚,且方才都签署了保密协议,今天在这里说的和听的,本王不希望叫外界知道。

  传出去了,这损失的是你们自己的利益。

  本王方才所展示的版图,代表着什么含义,想来你们心里都清楚,国朝日后要全面对外扩张了。

  但这个扩张不受我们控制,是需要国朝根据实际情况,才能做出的决断,那我们能做的是什么?

  趁着国朝对外扩张的初期,尽可能多的积攒底蕴,紧跟着国朝的脚步,日后大明雄师打到什么地方,我们的脚步就要跟上。”

  张维贤震惊了。

  顾肇迹震惊了。

  在场的一众人等,包括赵兴川、魏良卿在内,那皆流露出震惊的神情。

  四千多万两的银子,这是何其庞大的一笔数字啊。

  倘若这些银子,全都释放了出来,这将会给大明带来怎样的冲击,他们又将从中赚取怎样的利益?

  在众人震惊之际,一名名健硕的家丁,捧着木盘,上面摆放着一份份文本,里面所写的是一众投行,还有主要涉足的领域。

  “诸君,本王所控制的四千多万两银子,会分散在一众投行中,所持占股比例,皆在上面标注清楚了。”

  看着躁动的人群,赵志伟神情正色,伸手示意道:“相应的购股制度,上面也都写的很清楚。

  这些组建起来的投行,之后会分散在北疆各地,详细的落地,这上面写的也有,投行的专业人才,相应的框架,本王也都搭建起来了。

  若是诸君愿意相信本王,觉得本王不是吹捧骗财之辈,那就根据自身能力,还有你们发展的规划,选择相应的投行,购股加入其中吧。

  不过本王丑话说在前面,若有不想加入投行的,今天所听到的这一切,不准向外界透露出去丝毫,敢违背此意者,本王绝不手软!”

  讲到这里,也不管在场之人怎么想,赵志伟便转身离去了,在众人惊异的注视下,一批各投行的首脑,出现在这正堂内。

  听着身后传来的嘈杂声音,赵志伟并没有理会,缓步朝后堂走去,看着外面站着的锦衣卫,微微点头示意后,便朝着堂内走去。

  “赵卿,你说这次组建投行,能吸纳多少银子?”见赵志伟回来,端着茶盏的天启皇帝,面露笑意道。

  “将涉及到国朝的机密,提前告诉给这帮家伙,他们真的能守住秘密,不将这些重要消息透露出去吗?

  坐下聊,魏伴伴,给赵卿斟茶。”

  “陛下,这次受邀的人,都是经反复考察才定下的。”

  赵志伟也不客气,坐到天启皇帝身旁,在接过魏忠贤所递茶盏,开口道:“在过去几次大的谋划中,他们都获取到相应的利益。

  这次用这种方式来吸引他们,并叫他们加入到各投行之中,不参与投行的日常运转,仅每年的红利,都够他们狠赚一笔。

  而那些组建的投行,所持有的众多银子,将会对整个北疆各地,迎来一次翻天覆地的改变。”

  纵使现阶段的山陕、河南、山东等地,没有相应的原始工业基础,但在资本的驱动下,必将会以最短的时间内改变。

  只要到时朝廷这边,能出台相应的政策,并保持住强劲的势头,那提升起来的生产力,必将紧跟着国朝的脚步,持续不断的向前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