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223章 一步错,步步错
  大明当前的风向,明眼人皆能瞧得出来,已然是发生改变了,只是有些事情,已然起了变化,再想轻易回到过去,却非什么容易之事。

  “元辅啊,你所在地方上特设剿总,叫统兵将领手握这等大权,究竟是好是坏啊?”刘鸿训眉头紧皱,言语间带着忧愁,对黄立极说道。

  “明明此事在枢密院内,就有着不小的争议,更别提在朝堂上了,除了兵部外,那更是反对声一片。

  现在不少的朝臣,都纷纷呈递奏疏,想规谏陛下迷途知返,但对待此事,天子的态度却……”看書溂br>
  “是啊。”

  黄立极感慨道:“近些年来,国朝变的太多了,此事若放在以前,面对朝堂多数反对的局面,陛下也不会轻易明确此事。

  可现在陛下的态度,却是坚定支持辽东王所提。

  本辅也清楚,辽东王先前为我大明,立下过赫赫功勋,但这件事情干系重大,若致国朝地方局势激荡,那事情就真的闹大了。”

  随着三大营和龙骑军抽调的精锐,奉枢密院所下指令,赶赴北疆各地接替军务,并逐步掌握相应权柄,以赵志伟为首的维新派,就一改先前低调的做派,开始态度鲜明的做自己要做的事情。

  枢密院的议改卫所制。

  辽东的放开推行税改。

  兵部的谋改军制。

  五军都督府的职权分属。

  顺天府增设税务局、工商局。

  北直隶的河、漕改制。

  天津直隶州的地方监察……

  这一项项自发推行的事宜,叫整个朝堂上下,都处在一片猝不及防的,连带着朝中诸多大臣,都不知道该以哪个作为主攻方向了。

  在守旧派大臣的眼里,上述的这些情况,全都是触动大明先前的国本,要是都这样胡乱做的话,那大明该会经历怎样的震动啊。

  关键上述这些情况,还都是官面上的,是符合在京官员,地方官员自有权柄的,在民间经历的变动就更多了。

  曾几何时,大明的文官群体,经历过这等应接不暇的情况,纵使是感受到了威胁,却有种无从下手的情况。

  “现在有不少人,都言天子和辽东王,这是准备在大明推行新政。”刘鸿训皱眉道:“但是关于这方面的口风,不管是天子,还是辽东王,亦或者陈奇瑜、孙传庭这些人,都没有提及过这些。”

  从特设剿总一事,聊到推行新政,对沉浮官场多年的刘鸿训来讲,他现在是真的看不懂大明朝局了。

  对推动新政这类变革,其实在刘鸿训的内心深处,并没有怎么抗拒,毕竟先前大明是什么情况,他心中还是清楚的。

  但真的要推行新政的话,不能绕开内阁,绕开都察院,绕开六部吧,毕竟地方上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先做后说,这给国朝带来了极大的被动。

  再者说搞这么大的阵仗,一切都是由天子和枢密院影响的,这对国朝统治来说,并没有起到什么好头啊。

  倘若日后都这样做的话,那要国朝还何用,一个个都自行做事,那岂不是给大明埋下了分裂的苗头?

  “这或许就是天子的英明之处吧。”

  黄立极轻叹道:“倘若天子和辽东王,真的在谋划推行新政,那他们就是找到了,先前在我大明推行新政,无法长久贯彻的根源。

  刘公,其实你有没有发现,在很早之前,辽东王出任天津知州时,关于‘新’的变动就已然开始了。

  只不过那时候的朝局多变,大明治下问题很多,这使得所有人的精力,全都集中在党争上面,以至于根本就没人注意到别的。”

  刘鸿训惊愕的说道:“元辅,你的意思是说,那时天子出巡天津直隶州,跟辽东王就聊过关于新政的事情?

  倘若真是那样的话,就实在是太可怕了。

  不光是天子可怕,就连辽东王也很可怕。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前的很长一段时间,这朝中所掀起的党争,包括爆发出的诸多问题和隐患,乃至是魏忠贤退出外朝等等,都是天子和辽东王有意为之的。

  难怪在那些年间,国朝数次经历威胁,可最后却一批批的被揪出家贼硕鼠,叫东厂和锦衣卫逐步壮大起来。”

  刘鸿训的内心深处很是震惊,若非是跟黄立极这般交谈,先前藏在心里的诸多疑惑,也不可能被彻底打开。

  “所以站在这样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的话,那天子力挺特设剿总一事,就能说通了。”

  黄立极站起身来,轻叹道:“在陛下的心中,对多数的朝臣,包括大明地方官员,都是失望到极致了。

  瞧瞧这些年间,所开设的科举,还有特开的恩科,那些个状元、榜眼、探花,包括大批的进士,有不少都被放到兵部,或者干脆下放到辽东、北直隶治下。

  很多时候想起这些时,本辅的心里,就极为佩服陛下的这份高瞻远瞩,还有辽东王的深谋远略。”

  刘鸿训双眸微张道:“照元辅这样说,等北疆各地的剿灭、镇压匪情一事,真的结束了,那国朝就要真的大变了?!

  只怕到那个时候,天子和辽东王,就将会亮明新政了,而先前在国朝衙署和地方官府,所做的那些事情,都将在大明推行开来吧。”

  这个时候,刘鸿训算真的回过味来,眼下北疆各地所做的种种变动,都是在为新政积攒推行经验,培养更多的人才。

  或许刘鸿训他们,对定点试行这一做法,了解的并不多,但是他们毕竟是沉浮多年的官员了,很多时候在联想开来后,那就没什么是想不通的了。

  “是啊,这才是我担心的事情。”

  黄立极眉宇间透着忧色,说道:“真要用这样的方式,在大明推行开新政,那北疆各地还好。

  可是一直未经历这些的南方诸省,在面对这样的情况,又将会出现怎样的反抗,天子谋新图变,的确是国朝之幸,但是朝中的不少人,包括南方诸省,那却是一步错,步步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