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18章 发展就要流通
  人进人出的通州城,背靠京城,依仗着漕运、铁运、陆运等多重优势,其发展势头可谓是一日三变。

  工业发展所带来的改变,是全方位的。

  受铁轨直道、公路建设的影响,通州是大明首座拆除城墙,力求能谋取更好发展的州城。

  尽管此举在朝野间引起不小的争议,不过受那时朝局动荡的影响,这件事情渐渐的也就被人搁置在一旁。

  “妹夫,这一路走下来,我这感慨颇深啊。”

  走在这热闹的街道上,天启皇帝神情凝重,开口道:“没有想到一个户籍制度,背后竟藏着这么多问题。

  现在我算是明白,为何新政亮明以后,你就领着枢密院,要跟内阁下辖的民政部,商榷户籍改制一事了。

  就咱方才去的那些地方,闲聊得到的消息,就有十七名是卫所逃户,若是按制,那他们都要受到严惩。

  但是偏偏人家个个吃苦耐劳。

  无一例外,都是先前没有活路了,若是不逃,全家都要饿死,这要搁在我身上的话,那也会逃。”

  “大舅哥,我们去茶摊歇歇脚,边喝茶边聊这些吧。”

  赵志伟微微一笑道:“其实像这个问题,即便是在当前的北疆各地,也都是较为普遍的情况。

  尤其是伴随新政的持续深化,或许地方农户会安定下来,毕竟摊丁入亩、火耗归公等政策,无疑减去了他们身上的负担。

  不过对顶着匠籍、军籍的这些群体,他们的心态,也将会发生不小改变。

  明明靠着自己的辛勤付出,就能赚取到养家糊口的银子,甚至厉害一些的,还能积攒不少家底。

  那凭什么还要受官府的摆布和盘剥,或者其他阶层的盘剥,这闹到最后了,甚至连吃饱饭都成问题。”

  天启皇帝撩起裙摆,坐到凳子上,将魏忠贤递给自己的茶盏,拿起递到赵志伟的跟前。

  “的确是这种情况。”

  天启皇帝皱眉道:“尤其是那些被官府所控的匠户,如何劳作,怎样劳作,那都是他们的本分。

  若是敢不做工的话,必然会受到相应的严惩。

  当初太祖高皇帝明确户籍制度,就是想利用集中管控的优势,用最小的代价,稳定住地方秩序,叫国朝休养生息。

  只是再好的策略,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历代遗留下来的问题和隐患,就渐渐演变成弊政和毒瘤了。

  据我所知晓的情况,这各地官府所控的匠户群体,根本就不是为了地方发展所驱使,背地里已沦为权贵、官绅手里的敛财工具!”

  说到激动处,天启皇帝忍不住重拍桌案,引得左右茶客看来,但是瞧见站着的魏忠贤等人,便各顾各的继续交谈。

  “大舅哥又何必这般激动呢。”

  赵志伟端起茶盏,呷了一口,说道:“对于既定的事实,先前我们没能去做出改变,但现在新政出来了,那就有了改变的契机。

  其实地方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地方整体的发展,有一项最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流通。

  这不单单是银子的流通,货物的流通。

  更应包括人的流通。

  在我大明开创之初,之所以定下那样的户籍制度,就是为了秩序稳定,为了休养生息,故而就限制住了人的流通。

  毕竟失去大规模人的流通,才能减少意外的发生,才能避免所谓动荡的而出现,但对时下的大明,这却成了最大的问题。”

  小农经济下的封建王朝,出于对统治的安全考虑,是限制人口流窜的,对出行有着极为严格的制度。

  想要从一地前去另一地,尤其是出县,出府的那种,若是没有路引和户籍,就会被当做逃户处置。

  尤其是匠籍和军籍,胆敢叫地方官府查出来,那就是会受到严惩的。

  很多时候,绝大多数的人,从出生到故去,一辈子就在出生地,那方圆十几里地活动,再远就没去过了。

  “妹夫说的没错。”

  天启皇帝点头道:“现有的户籍制度,严重制约住人的流通,如此就不能以开明开放的状态,来带动大明各地的发展。

  不过在此前的会议中,我看你跟民政部的人研讨,言明枢密院这边,会释放一部分人的军籍,保留一部分人的军籍,这是何意呢?”

  “其实这个军籍,跟要改动的户籍制度,日后所享受的地位权益是相同的,甚至还要略高一些。”

  赵志伟想了想,说道:“从大明的整体态势来说,对边塞之地的掌控,其实还是很薄弱的。

  尤其是山陕以西的地域。

  可这些地方毕竟是我大明的疆域,我们亮明工业新政,不能叫多数地方富庶起来,却叫少数地方继续贫瘠下去吧?看書溂

  日后我大明的卫所,多数是需要裁撤掉的,要么转入都司治下,要么转入新军治下,以后也要贯彻募兵制。

  那少数没有裁撤的卫所,就可以明确在这些边塞地方,叫他们转为建设属性,集中卫所的优势,好好的发展地方。

  这样一来的话,像甘肃一带,包括被裁撤的哈密卫等地,日后都要一一的收复回来,继而建设起更庞大的国度。”

  “全面裁撤掉多数的卫所,这件事情只怕做出来,会在国朝引起不小的震动啊。”

  天启皇帝听后,双眼微眯道:“不过从时下的结果来看,卫所制已不符合大明的国情了,至于该怎么做,枢密院逐步落实就行。

  需要我出手帮忙的话,我在露面就是了。

  若不是妹夫讲这些的话,只怕我在了解完当前户籍制度的弊政,会像民政部的那帮官吏一样,想落实全面的户籍改制。

  不过新政是一个整体性的变动,不能说因为你这项策略变动,就叫别的领域让步,这是一种不好的情况和现象。”

  和赵志伟微服出宫,见到一些真实的情况后,天启皇帝算是彻底明白,户籍改制所带来的迫切性。

  倘若对这件事情视而不见,一旦新政持续的深化变动,那到时必然会激化新的矛盾,甚至严重的话,还会动摇大明的稳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