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34章 宗藩不满(2)
  洛阳,福王府,银安殿。

  “这次无论如何,都要将福王请出来,你们说说这算什么事儿,本王在此都等了数日之久了,却连福王的面都没见到。”

  “谁说不是啊,看看当前的朝堂,都叫那赵贼,给折腾成什么样子了,我皇明的大好河山,凭什么叫一个外人,在这里指手画脚。”

  “没错,什么狗屁的新政,在本王看来就是蛊惑天子,想掘了我皇明江山的根基才行。”

  “还有唐王他们,真真是蠢材,竟不参与这次聚会,叫小王来说啊,等解决了赵贼,像唐藩这些分支,都要好好整顿才行。”

  这偌大的银安殿,站着三十几位宗藩,奢华的服饰穿在身上,无不彰显出他们尊崇的身份和地位。

  紧闭的殿门,叫他们的吵闹声,回荡在这银安殿内。

  几位亲王,领着二十几个郡王,在这里各抒己见,俨然他们才是大明的忠良,像当前朝堂上的大臣,都是奸臣和庸臣。

  “福王到!”

  就在周王、崇王、鲁王这帮宗藩亲王,准备联合众多郡王,前去福王府内宅之际,将故意躲起来的福王找出来时,一道声音叫众人冷静了下来。

  “福王,你这是什么意思?”

  周王朱恭枵皱着眉头,看着姗姗来迟的朱常洵,沉声道:“叫我等秘密来洛阳,共商反对新政大事的,是你。

  可我等冒着风险,秘密赶来洛阳,想一起共商大事,为我皇明社稷,铲除奸贼,可你这个发起人,却躲起来了。”

  “没错!”

  鲁王朱寿鋐紧随其后道:“若是这样的话,当初为何要做这样的事情,本王知道,你跟当今天子血脉近,但也不能这样啊。”

  两位宗藩亲王的质问,引起在场不少人的附和,事情都闹到这一步了,现在想着要退却了,是不是有些晚了?

  “诸位,诸位,大家稍安勿躁。”

  肥胖的朱常洵,面露笑意,伸手示意道:“本王这几天,并非是故意躲着,不去见你们的。

  实则是有些事情,需要本王亲自去处理。

  否则就依着咱们这些宗藩分支,想要阻挠国朝推动的所谓新政,断然是没有希望的事情。

  大家心里也都清楚,当今天子对我各地的宗藩,那可谓是有着不小的敌意,原因想来诸位都清楚吧?”

  朱常洵的这番话讲出,叫周王、鲁王、崇王他们这帮宗藩,一个个神情都变得凝重起来。

  其实又何止是当今天子,大明的历代天子,对于各地的宗藩分支,都是带着较强的警惕和敌意的。

  毕竟同样都是皇明血脉,万一出现什么差池,凭什么这个皇位,只能你来坐,而我们就不能坐了?

  “没有推出这所谓新政前,秦晋二藩的遭遇,诸位都了解到了吧?”

  见众人陷入到沉思之中,朱常洵继续说道:“堂堂大明宗藩,被莫须有的罪名,在赵贼的蛊惑下,被天子下旨,移藩到了荒凉的济州岛。

  甚至于说,山陕两地的多数宗藩势力,就这样被连根拔起了,这是什么?这是公然违背祖制啊。

  想我太祖高皇帝,当初设宗藩制度。

  是想叫我大明宗藩,替大明守护疆域,尤其是边地一带的塞王,那更是我大明的脊梁啊。

  现阶段在山陕一带,除了代王、肃王等少数几个宗藩外,处在战战兢兢的境遇下,根本就没有多强的宗藩了。”

  大明就藩的宗藩分支,可谓是遍布整个大明,那宗藩和宗室所衍生出的人口,可谓是数不胜数。

  据不完全统计,大明宗藩和宗室的人口,已突破百万众的级别。

  “福王,你就不用再说这些了。”

  崇王沉声道:“这些情况,我们都清楚,说说怎样反对新政,不叫其危害我等的利益,不叫我大明祖制,被肆意破坏吧。”

  “没错!”

  河阳王紧随其后道:“当前国朝这边,虽说没有点破移藩之事,可据小王知晓的情况,北疆各地的底层宗室,都有不少拿着玉牒,赶赴天津一带了。

  那一个个被赵贼这些乱臣贼子蛊惑,言前去海外的,按各自的爵位,可授不同规模的良田。

  这海外的地域,能有我皇明富庶吗?

  在小王看来啊,这就是赵贼掘我皇明根基的阴谋,想以此削弱我皇明底蕴,好达成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作为大明最稳固的特权群体,尤其是亲王、郡王这些宗藩分支,除非该分支的子嗣,全部都绝嗣了,那才会被除爵,否则这些个爵位,都是代代相传的。

  现在亮明的工业新政,在辽东和北直隶两地,所推行出的那些良策,严重威胁到他们的利益。

  一旦在大明北疆各地,一一都推行下来的话,那他们累世积攒的家财,包括兼并的那些土地,还能保住吗?

  更何况秘密进行的移藩事宜,更像是悬着的一把刀,随时都能砍下来的。

  “没错,正是这样,我们才要反抗!”

  福王神情冷然,扫视眼前众人说道:“其实襄王、楚王他们,也都事先和本王取得了联系。

  起兵造反的事情,非我等所能做的,毕竟我们是大明的脊梁,但反对新政的事情,却必须坚决去做。

  按照本王的想法,我们这些宗藩,在各地都组织百姓,将披着新政外皮的恶政,全都给他暴露出来。”

  北疆各地新军,所表现出的强势一面,或许南方诸省,包括以川地为首的西南诸地,那些宗藩分支不清楚,可福王这些北疆的宗藩分支,一个个却都是很清楚的。

  起兵造反,闹出所谓的靖难之役,那纯粹是找死的存在,想当初肆虐齐鲁的白莲叛军,不是在月余众之内,就被强势镇压了吗?

  福王朱常洵打定的主意,就是要搞法不责众,只要他们没造反,就算天启皇帝知道他们闹出的事情,那又能怎样呢?

  难道全都杀了不成?

  只怕敢做出这样的事情,那大明其他的宗藩分支,一个个都会跳起来,大搞联军,玩靖难之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