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42章 风潮,国士,礼节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加之历朝历代对统治稳固的要求,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建设,呈现愈发保守的趋势。

  想要叫大明真正变得强盛,并不断地对外展开扩张,那么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就必须要来一场开天辟地的洗礼。

  先前新旧思想的碰撞,叫大明的意识形态,逐步倾向于新思想,并取得了积极地进展和成果。

  “叫我等前来通州,究竟是何意啊?难不成是想叫我等来看通州的繁华吗?这有什么可看的?”

  “谁说不是啊,毗邻京城重地,又是漕运的重要枢纽,纵使没有所谓的新政,没有所谓的铁路,换任何一座城池,也能有这样的改变啊。”

  “你们说这些话,究竟是什么意思?不要将工业新政和铁路捆绑在一起,二者根本没有任何可比性!”

  熙攘吵闹的人群,朝着重兵把守的通州铁路站台汇聚,孔有德所领的神枢营锐士,对各处都进行了布控。

  此次前来这通州铁路站台,天启皇帝下达旨意,命朝中的阁臣、枢辅、廷臣等,京城的勋戚、清流等,算上他们所领子嗣、家仆等,规模几近超过了两千余众。

  若此时在辽东强撑着的建奴,一路从喜峰口杀奔通州,无需攻陷整个通州,只需攻破通州新区,那大明的高层算被连窝端掉了。

  只可惜这种事情,永远都不可能再发生了。

  “末将孔有德,见过诸位阁老、枢辅!”

  在这站台处,挎刀而立的孔有德,瞧见孙承宗、黄立极一行内阁大臣,王在晋、熊廷弼一众枢密院大臣,神情平静,抱拳行礼道。

  “陛下先前说了,诸公暂在这站台处等候,可无需拘束,有想随便走走转转的,也是可以的,但不能离开站台。”

  “……”

  孙承宗、黄立极、王在晋、熊廷弼这帮大臣,一个个露出各异的神情,相互间看了一眼,这真是愈发的神秘了。

  天子这究竟是想要干什么?

  难道这又是辽东王鼓捣出来的?

  这马拉火车有什么好看的?

  种种的想法,在一众人的心头生出,但是作为朝中的高官,孙承宗、黄立极、王在晋、熊廷弼他们的涵养,还是极高的。

  纵使心中有再多的疑惑,也没有流露出来。

  相反一个个却气定神闲的,负手站于原地,内阁一个圈子,枢密院一个圈子,相互间闲聊起来。

  “先前内阁所定的那些良策,从各地呈递的反馈来看,整体效果是不错的,但是在一些方面,本辅觉得…还是有提高的潜力。”

  “说起来这个,本辅所负责的这一块,先前刑部所审要案,发现不少的问题,元辅,这地方上的治理和审判,的确要尽快剥离开来,叫专业的官吏,从事相对应的事情,明确府州县各级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飞白公,最近听说理藩院这边,要搞出些大动作来?本辅可事先说明啊,别又搞突然袭击啊,别忘了,你也是枢密院的一员。”

  “你说这些是什么意思?本侯何时不守规矩了?怎么?觉得北疆各地的军改,叫你快梳理出来了,就能趾高气昂的在这里使唤旁人了?”

  孙承宗、王在晋这些阁臣和枢辅,各自聚在一起,聊着先前他们所做的事情,只是其他的那些群体,不少却没这样的耐心了。

  “英国公,你说这究竟是想要干什么啊?从京城一路赶到通州,这都等了快小半个时辰了,还没见到陛下。”

  “是啊,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啊?陛下特召我等,赶来这通州铁路站台,可到现在都没见到陛下,难道我等就在这里干耗着吗?”

  “天子想要用这种方式,消磨我们的意志,但我们绝对不能半途而废,这裁撤铁路一事,等见到陛下后,定要表明出来。”

  “没错……”

  占地不小的站台上,所聚的那一众人群,不少情绪变得激亢起来,这么多人聚在一起,难免情绪上会受影响。

  “赵卿,来瞧瞧吧,有些老家伙都站不住了。”

  在通州铁路站台,调度小楼所在,天启皇帝举着千里镜,隔着玻璃窗户,观察着站台处的情况,面露笑意,道:“朕就叫他们等半个多时辰,一个个都变得这般焦躁了。

  而朕为了等这一刻,等了足足数年之久,要是朕像他们这般,那我大明的铁路,就别想着搞起来了!”

  “呵呵……”

  天启皇帝所处的房中,响起一道道笑声,在赵志超、宋应星、焦勖他们的注视下,赵志伟走上前,接过天启皇帝所递千里镜,便看着站台处的情况。

  “孙师他们和飞白公他们,不管是在什么时候,都是心系新政啊。”瞧见孙承宗他们,相聚在一起,神情严肃的交谈着,赵志伟微微一笑道。

  “陛下,有朝中的衮衮诸公在,我大明想不贯彻工业新政,那都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赵卿这话,只说对了一半。”

  天启皇帝摆摆手,看向赵志超、宋应星、焦勖他们,伸手道:“剩下的一半,就是眼前这些隐姓埋名的诸公!

  要是没有你们的话,我大明绝不会有今日,这一拜,朕是替大明社稷,是替万千百姓,向诸公所拜!”

  言罢,在赵志超、宋应星、焦勖他们震惊的注视下,堂堂大明天子,九五之尊的天启皇帝,神情严肃,拱手作揖,要向他们行礼。

  “臣等惶恐!!”

  赵志超、宋应星、焦勖这帮大明精英,纷纷朝两旁退去,一个个慌张的向天启皇帝拱手行礼。

  侯在一旁的魏忠贤等众多随驾太监、宦官,包括警戒的众多锦衣卫,纷纷低下了脑袋,不敢多言其他。

  “这就是天启皇帝啊。”

  瞧见此幕的赵志伟,拿着千里镜,心情略带感慨,在心里暗暗说道:“在他的眼里,对待国士,那向来都是礼遇有加,尤其是像这等重要的时刻,做出这样的举动,丝毫都不奇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