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56章 开海!大明要坚决做下去
  “赵卿…海军这边,没有关税的特别扶持,真的没事?”

  天启皇帝指着龙案上的奏疏,皱眉说道:“孙师呈递的奏疏,我看了,关于海关总署的人选,是没问题。

  不过当前的大明海军,处在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大明坚守开海的基石所在。

  要是因为一些新政的良策,却影响到大明海军的建设,那还不如从内帑这边,调拨相应的银子,来解决实际的问题。”

  “陛下,没必要这样做。”

  赵志伟摆手说道:“依着当前大明海军的体量,足够支撑起前期发展所需,没有必要过度倾斜资源。

  海军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事情。

  现有筹建起来的那些造船厂,足够满足海军发展所需,前些年的特别财政扶持,给他们打下了牢固的根基。

  当前在国朝明确海关总署,将海关关税纳入正常的财政体系,交由内阁统一调配,其实才是进一步支持开海的根本。”

  针对开海这件事情上,赵志伟所考虑的更多。

  想让大明在大航海时代下,能够抢占头部地位,真正得到相应的红利,就必须要叫更多的群体参与其中。

  倘若只是极少数的群体,在大航海之中谋取到了好处,那反对开海的群体,就会相对应的增加。

  毕竟凭什么你们能获取利益,我们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既然没得玩,那索性大家都别玩!

  大明先前在开禁海一事中,反复闹出事情,根源不就是在这里嘛。

  特设海关总署,叫所收关税调整到正常财政之下,那以内阁为首的衙署,就能借助充沛的钱财,去谋定和落实更多的新政两侧。

  比如进一步扶持产业发展,民营造船业,海上贸易等等。

  形成多体系、多领域的良性发展循环,叫大明治下各个领域的群体,都能得到相应的利益,那谁还会去反对工业新政?

  “既如此,那就准了孙师所奏之事。”

  天启皇帝想了想,说道:“这样一来的话,除教育谋新一事外,在其他的方面,内阁能迈出的步子更大。

  不过我要向内阁强调一点。

  所收关税这边的支出使用,多跟相关产业进行挂钩,多扶持地方建设,特别是北疆各地的沿海地带。

  叫更多的人参与到海上贸易,如此在开海这件事情上,大明才能更坚定的向前走。

  民间的力量增强了,大明海军稳步向前发展,我就不相信,区区一些西洋蛮夷,敢触碰大明的利益!”

  现阶段大明海军的主要重心,是放在了毗邻大明的半岛、倭岛等海疆之上,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区域。

  等到这些重要地域,一一被大明攻占下来,将大明宗藩分支,作为先驱力量,移藩到这些打下来的疆域,替大明获取各类发展所需,带动工业新政的深化推行。

  靠着这样稳健的攻略谋划,大明海上力量的底蕴,也能跟着变强更多。

  到时背靠稳定的后方,腾出手来向外继续扩张,一切就变得相对容易不少。

  “说起来…我大明海军近段时期,一直都在谋划大的动作。”

  赵志伟朝悬挂的地舆图走去,向天启皇帝介绍道:“针对半岛、琉球、倭岛等地,三大舰队联合在一起,谋定了不少作战部署。

  若是一切顺利的话,大明将在上述这些地域,都得到不少疆域,届时移藩之事,就能跟着顺势推动起来。

  我大明的海商群体,就能跟着占据不少优势和便利,继而给大明的整体发展,带来积极地作用。”

  工业若是想持续不断的发展,并保持住前进势头,就必须拥有大片的倾销地。

  通过治下所产的各类商品,在这些倾销地进行贸易往来,以获取相应的利益,支撑起庞大的工业体系。看書喇

  大明所处的地理位置,相比较于欧罗巴各国,那实在是太得天独厚了。

  只要大明扎进大航海风潮,能得到稳步发展的机会,那随着时间的推移,还真没欧罗巴各国什么事情了。

  “这件事情我知道。”

  天启皇帝摸着下巴,正色道:“枢密院先前转呈的奏疏,我详细看了,不过此前国朝这边,所闹出的事情太多,所形成的风潮太多,就没给出指导性意见。

  而这一忙起来,就没精力关注此事了。

  也不知道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

  枢密院这边,近期收到海军这边,所呈递的奏疏没有?那帮海军将领,是否堕了我大明国威?”

  从明确大明海军这一体制,到筹建起三大舰队,天启皇帝所倾斜的资源很多,所调遣的人才也不少。

  仅仅是现阶段的三大舰队,随便挑选出来一支,都能轻松碾压,以福建水师为首的南方水师力量。

  “当前枢密院已知晓的情况,是半岛这边的总体态势。”

  赵志伟指着眼前的地舆图,说道:“这几处临海要地,皆被顺利的攻占下来,建奴所扶持的半岛势力,遭受到不小的打击。

  至于倭岛和琉球两地,受地域的影响,现在还没传来什么消息,不过根据我的预判,成功的概率占据上风。”

  “那就行。”

  天启皇帝嘴角微扬道:“这些年来,建奴一直都被我大明死死压制着,不敢在辽东这边兴风作浪,反而将目光投到半岛等地了,想以此苟延残喘下去。

  只是亮明的工业新政,在我大明稳步向前推进,那先前起到磨刀石作用的建奴,已然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等再多解决一些事情,由枢密院主导,镇压建奴叛乱一事,就能跟着明确下来了。”

  赵志伟神情冷厉道:“这一战,将会是我大明雪耻的一战,也将是我大明对外宣扬国威的一战。

  届时,国朝上下那帮怀揣着坏心思,想阻挠掣肘新政的各个群体,必将受到极大的震慑!”

  推动工业新政的进程,必然会伴随着血腥的一面,不过在赵志伟的谋划下,大明尽量将这些事情,体现在对外方面,而不是内耗这一边,毕竟那损害的都是大明的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