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101章 英烈碑
  “虎头,我现在才算明白过来,父皇和姑父他们,为何此前只强调诛杀首恶,对待剩下的建奴,并未做一刀切的事情。”

  朱慈炅心情有些不好,坐在木椅上,眉头微蹙道:“毕竟这样的事情,多数的人,尤其是那些参战将士,都是没有办法理解的,甚至是质疑的。

  但是这几日,在看了沈阳城以后,一切都跟着顿悟了。

  说起来…这里是建奴的老巢,就算建奴的势力差一些,但是毕竟控制着科尔沁、奴儿干等地。

  固然说这里的城墙,的确算是修建的极为高大雄伟,抵御外敌的进攻,或许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然而这里的基础建设,甚至于连通州城都比不上,在这里居住人口,极少有年纪大的那种。

  尤其是内外城的差距,那简直就不像是同一个地方,更像是天堂和地狱的存在,这里尚是如此,那收复的那些辽东地域呢?”

  “的确。”

  赵德安点点头说道:“先前我们在辽阳那边时,感触并不是特别强烈,毕竟那里是建奴营建的兵城。

  可是在其他的地方,不全都是兵城啊,透过这些天我们的观察,可以发现建奴窃据的辽东之地,甚至是控制的科尔沁等地,底蕴都是极差的存在。

  面对这样庞大的疆域被收复,作为国朝的天子和战神,那肯定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就叫辽东这样啊。”

  朱慈炅伸手说道:“没错,父皇他们的核心想法,从来就不是什么战争。

  毕竟战争是短暂的,发展才是唯一的主内核。

  如果说多了数十万强壮的建奴,将其中的败类杀掉,然后再将他们分散到大明各地,这对大明的总体发展来讲,是起到极为积极的作用。

  并且这个免费劳壮的规模,还会随着更多的疆域被收复,被征服,也会急剧的向上进行增长的。

  这代表着只需在很多的时间,国朝的总体发展,就会向前迈大一截,尤其是辽东这个地方,变化必定会很大很大。”

  赵德安笑着说道:“你接下来想说的,就是国朝要控制的科尔沁、奴儿干、半岛等地吧?”

  “是啊!”

  朱慈炅点头应道:“唯有辽东全境发展起来,尤其是铁路干线铺设起来,别说是上述这些地方了,日后甚至到更远的地方,那国朝的强军,也必然不在话下啊。”

  其实在很多时候,想要确保长治久安,积极的向前迈进,那么自身的眼界,就不能只放在一个地方,必须要积极的拓宽才行。

  腥臭味残留的街道上,到处都是眼神木讷的百姓,他们就好像行尸走肉一般,为了活着而活着。

  天启皇帝走在这街道上,心里有着说不出来的感觉,就好像自己来的地方,不是大明的一部分,这里更像是一个从没来过得地方。

  赵志伟眉头微蹙,脑海里浮现出所见到的那一幕幕,在他的内心深处,却也是极为的沉甸甸的。

  “任重道远啊。”

  天启皇帝感慨道:“这样的一座城池,被建奴治理成这样,我也算是佩服至极,这代善他们,就不该处于枪决,全都该处以极刑才对。

  好好的人,却被他们分为三六九等,什么主子,什么奴才,什么披甲人,这些在我看来真是可笑至极。”

  自解决的沈阳城这边的问题后,关于其他地域的小范围平叛,天启皇帝他们就没有再参与了。

  毕竟建奴主力连同核心,全都被大明一窝给端掉了,剩下的那些兵马,或者说建奴将领,根本就不足为虑。

  “越是愚昧的地方,越是有这样的一种情况。”

  赵志伟轻叹一声,说道:“针对这些陋习的改变,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不是朝夕之间就能解决的。

  现在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什么时候都一一落实解决了,那围绕辽东的整个东北全域,才算是真正的发展起来了。”

  战争的创伤,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消散掉的。看書喇

  想要抚平这些疮痍。

  除了积极发展地方,叫治下的百姓,过上真正的好生活外。

  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从思想层面上,叫他们得到安抚,叫死去的英灵得以慰藉。

  “先前你提的那件事情,我想了很久。”

  天启皇帝停下脚步,伸手说道:“只筹建几座英烈碑,无法支撑起在这些年间,和建奴抗争战死的英魂。

  既然要建,就必须要多建,辽东的每座城池,根据实际掌握的情况,建造起相应的英烈碑,在每个府城治下,筹建起一座英烈庙。

  我知道赵卿,是为了整体的发展,怕拿出太多的银子,我不会同意,但是在这件事情上,我必须要做好最好才行。

  和建奴十几年的征战,这期间不知多少的大明健儿,战死在这片战场之上,这些人都是我大明的英烈啊。

  至于那些贪生怕死之辈,也必须要一一的张布出来,形成对比,提升辽东本土的向心力、凝聚力、精气神才行。”

  其实天启皇帝所讲的这些,赵志伟都已经想过了,他准备默默地把这些事情做好,毕竟此次平叛战,叫内帑所储存的银子,都花费的七七八八了。

  “在这件事情上,我心里有个完备的计划部署。”

  赵志伟神情正色道:“除了在辽东这个地界,我打算在京城那边,筹建起一座大明英烈碑!

  从萨尔浒之战开始,凡是作战英勇的人,皆要进驻到大明英烈碑之中,接受我大明万千子民的敬仰。

  哪里有什么岁月宁好啊,都是有一群可敬可爱的人,在默默地砥砺前行,给大明,给所有人,构建起完整的屏障。”

  天启皇帝的脸上,露出感慨的神情,是啊,若是没有这些健儿,那大明的边疆之地,真的就能恢复安定吗?

  若是没有上述的前提,大明推动工业新政变动,真的就能取得现有的成绩吗?

  天启皇帝根本就不用多想,就能想到最终的结果,对于大明的健儿,大明的英烈,国朝必须要做的更多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