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126章 补上最后一环(2)
  “既然是这样的话,那就组织抽调相应的人才,以大明律为基调,重新改善和修订相应律法。”

  天启皇帝想了想,开口道:“专业的领域,就交由专业的人才来办,这样能避免诸多不必要的麻烦。

  不过针对大明本土的律法,和临设都护府所控辖的律法,还是要有些区别的,甚至要更宽松些。

  毕竟两套律法保持一致的话,那就没人会积极地出去了,这就违背了我们当初所达成的谋划。”

  “的确需要这样谋划才行。”

  赵志伟点头道:“现阶段的大明本土,总体的发展水平,依旧是处在不均衡的水准,甚至诸多的地方,尚未推进工业新政。

  针对临设的都护府,所管辖的区域,要采取较为宽松的方式,让大明治下的群体,能积极地向这些地域倾斜。

  形成良性的发展循环,是我们所需要的。

  等到大明的本土地域,真正发展起来了。

  所临设的一应都护府,都完成相应的谋划部署,在逐步改制成承宣布政使司。

  届时我大明本土的实控疆域,就能大幅度增加,而围绕本土构建的汉文明圈,亦能稳步增强起来。”

  工业想稳步向前发展,就需要大量资源地和倾销地,这一核心前提,不管是在任何时期都不会更变。

  跟西洋蛮夷势力的强盗逻辑不同。

  大明是继承神州文明的帝国,纵使对外积极扩张,针对征服的疆域,也不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

  “希望国朝的那帮家伙,一个个皆能老实服从吧。”

  天启皇帝神情自若道:“若是愿意顺应大势,服从国朝的发展所需,那国朝并不会介意,叫他们在海外的势力变强。

  毕竟建设都护府所辖疆域,亦是我们谋划的一部分。

  为后续彻底并入大明,谋定相应的根基。

  但是他们若敢两面三刀,表面一套背后一套,阻挠国朝的崛起势头,那就别怪国朝下狠手整治他们了。”

  “这是一个长期斗争的过程。”

  赵志伟微微一笑道:“十年的时间,能够初步完成我们的诸多谋划,能够叫大明崛起富强起来。

  叫大明成为这个时代的真正霸主。

  等到了那个时候,一应需要裁撤都护府,改制成承宣布政使司的地域,都将成为国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至于之后的路,该怎么走,就看后继之辈的了。”

  天启皇帝的眸中,闪烁着精芒。

  心里充满了斗志。

  一想到有诸多事宜,等着他去挑战和终结,那种感觉就叫人格外振奋。看書喇

  谁能够料想到,在大明之外的疆域,竟藏着那样的广阔天地。

  若是眼睁睁的坐视那些疆域,被一帮不懂珍惜的群体把持着,那实在是太浪费了!

  “对了,针对枢密院这边,后续的谋划部署,有什么新的想法没?”

  天启皇帝强压激动,看向赵志伟说道:“我算是看明白了,想要确保大明中兴,叫工业新政持续推进,就必须要有新军震慑才行。

  倘若离开这一根本,那大明上下的各个群体,面对自身受损的利益,定然会想千方百计阻挠掣肘的。看書溂

  针对这些潜藏的隐患,我们必须要注意和警觉才行。”

  “有一些新的想法。”

  赵志伟双眼微眯道:“除既定的谋划部署外,针对这次国朝的平叛事,我依旧是发现一些问题。

  想确保大明新军的综合战力,对待人才队伍的建设,就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我打算先在北疆各地治下,筹建起一批高质量的讲武堂,甚至是单兵种的特设讲武堂,扩大培养职业军人的效率。

  军队是大明维稳的根基,任何地方出现问题,只要新军不出现问题,那大明就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在赵志伟的谋划下,驻守大明北疆各地的新军,正朝着全新的层次迈进,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军队。

  不会说因为一批善战将领的离世,导致大明军队的整体战力,就会出现断崖式的下跌。

  “军队人才的培养,的确要重视起来。”

  天启皇帝伸手道:“这样吧,叫枢密院谋定好此事后,呈递奏疏,每年需要多少银子,单独划拨。

  若内阁那边不能给足,就从内帑秘密划拨。

  经过这次的国朝平叛战,包括海军积极对外征战,叫我明白了一点,想确保大明秩序的稳定,彰显大明的国威,军队建设就始终不能放松。”

  对于赵志伟,天启皇帝是绝对信任的。

  但是对于其他群体,天启皇帝或多或少都会有所保留。

  想要确保各个群体,都围绕着国朝意志来动,就必须有完善的制度,来相互之间进行制约。

  但是想做到这一点,先提条件就是足够的人才。

  “那就叫陛下破费了。”

  “哈哈……”

  在这东暖阁内,响起赵志伟和天启皇帝的笑声,此刻的他们,是那般的斗志高昂。

  一想到还有诸多的事情,等着他们去挑战和解决,那种无法抑制的斗志,就在心头燃烧着。

  “南疆的奴变事,我觉得还是要等待些时日。”

  赵志伟撩了撩袍袖,开口说道:“有必要的话,需等到一些既定的谋划,开始在国朝层面,有序的推进起来后,枢密院这边再进行表态。

  孙可望他们在南疆诸省治下,所做的事情很好。

  等到国朝抽调大军,赶赴南疆进行所谓的平叛,一个干净的疆域,就彻底掌控在国朝手中了。”

  “那就再等待些时日,反正我是一点都不着急。”

  天启皇帝嘴角微扬道:“想当初南疆诸省,可是给国朝惹来不少麻烦,还挑战着国朝的底线。

  只要不影响到底层百姓的秩序,哪怕是在南疆诸省治下,存在一些所谓的‘反叛’名号,都是可行的。”

  相比较于那些虚名,天启皇帝的内心深处,更在意的是实实在在的成果。

  南疆诸省当下存在的问题和毒瘤,若是这次不能一举荡平掉,那对后续的整体发展,会带来诸多的麻烦和棘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