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134章 都察院崛起(1)
  风平浪静的京城下,藏着太多的风波和涌动,围绕整个朝堂,一盘紧锣密鼓的大棋,在一点点的布下。

  “王爷…针对平叛南疆之乱的整体预案,枢密院这边,已然全部筹备起来。”赵崇德拿着一份奏疏,走进武英殿正殿,向赵志伟伸手行礼道。

  “这是整体预案的纲要,包括要抽调的新军,各项军需调度,现有运力调配等等,悉数都书写下来了。”

  “嗯,本王知道了。”

  伏案忙碌的赵志伟,开口道:“先放到这里吧,目前司礼监那边,还没派人传来陛下的口谕。

  枢密院这边,就对外宣称,一应的筹谋部署,还在紧锣密鼓的筹备阶段。

  对了,关于增设讲武堂的事宜,你筹备的怎样了?所抽调的一应教员,包括讲武堂的班底,是否都安排妥当了?”

  针对南疆之乱的真实情况,赵崇德的心里是清楚的。

  之所以到现在这个时候,天子都对平叛事置之不理,哪怕国朝上下,不少大臣频频上疏规谏,依旧没有动静。

  一方面是南疆那边的奴变事,尚处在最关键的阶段,需要给他们一应的时间,来贯彻落实后续进展。

  一方面是国朝这边的募捐,出现后继乏力的态势,这叫天启皇帝的内心,多少是有些不满的。

  要国朝起兵平叛的是你们。

  高喊着要替国朝分忧,愿意为国朝募捐的,还是你们。

  现在仅募捐一千万两银子,一个个都开始退缩了。

  怎么?

  觉得一场声势浩大的平叛战,仅需一千万两银子,就能全面结束了?

  枪炮一响黄金万两的道理,一个个心里都没有点数吗?

  “增设讲武堂一事,都明确落实下来了。”

  赵崇德微微欠身道:“算上先前开设的讲武堂,现阶段在我大明北疆治下,合计有一百七十三座,在枢密院报备登记的讲武堂。看書喇

  根据枢密院有司的谋划,预计用一年的时间,那批增设的讲武堂院校,就能悉数竣工交付。

  抽调的一应讲武堂班底,将悉数从各处赶赴京城,展开为期一年的集中培训,确保之后各讲武堂招募学员,能有序展开相应学科。”

  “这件事情必须要重视起来。”

  赵志伟抬头说道:“他们是为我大明新军,源源不断培养人才的班底,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特别是那几座海军讲武堂,更要特别重视起来。

  日后我大明的战场,会倾斜于大海之上,海军力量的建设,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关系到我大明的国运。

  你是具体分管此事的,要切实做好相应工作,绝对不能出现任何纰漏和马虎,听明白没有?”

  “喏!”

  武英殿内,回荡起赵崇德的怒吼声。

  大明能有今日,是极其的来之不易。

  任何纰漏和马虎,绝对不能有。

  好不容易才实现弯道超车,越是在这特殊时期,就越是要小心谨慎,一步路都不能走错。

  “算算时间,派驻到海外的各部驻军,都集结起来了吧?”

  赵志伟站起身来,朝赵崇德走来,“有了这批强军进驻海外,大明围绕海外之地的布局,就算彻底稳住了跟脚。”

  “第一批派驻的强军,已然乘船渡海,赶赴吕宋半岛的途中。”

  赵崇德点头道:“预期在两个月内,一应海外派驻军队的地域,都将进驻我大明新军,相应的论调制度,枢密院有司已然明确下来。br>
  不过理藩院负责的移藩事,还需等上数月之后,才会将一应的宗藩,逐步迁移到相应的位置去。

  毕竟筹备这些宗藩分支,所需的一应需求,还是需要些时间的。”

  在国朝的不少大臣眼里,归于平静的枢密院,似乎一点动作都没了,这叫不少人的心里,都疑惑赵志伟是怎么了。

  可实际上相应的调动和安排,一直都在紧锣密鼓的推进中,只不过这一切都隐藏在幕后进行着。

  毕竟枢密院谋划的事情,有诸多都是涉及国朝机密的,叫越少的人知道,这才对国朝的发展越有利。

  “那就耐心的等待吧,这么多年都等下来了,也不差这一年半载的时间。”

  赵志伟微微一笑道:“等到南疆那边的事情,悉数处理妥当后,围绕整个大明的谋划部署,仅从军队建设方面,算是全部落实下来了。

  在之后的几年内,枢密院这边要做的事情,就是稳固国朝内部的种种部署,积极对外展开相应的谋划了。”

  大明新军的总体建设,是依托着大明工业新政的发展,而展开的相应谋划和部署。

  只要发展有需求,那枢密院就会有所行动。

  “武王,皇爷有请。”

  就在赵崇德想说些什么时,魏忠贤走进武英殿内,向赵志伟作揖行礼道。

  “魏老哥来了啊。”

  赵志伟笑着走上前,拉起魏忠贤说道:“咱们之间,何须这般客道呢,怎么?陛下找本王,是有什么事情吗?”

  “呵呵~”

  魏忠贤苦笑起来。

  但之后,便说道:“的确有要事,内阁这边的一应阁臣,都去东暖阁那边了,想请皇爷开启平叛事。

  但却被皇爷打断了,反提到了都察院这边的事情。

  皇爷说大明的官场风气,还需好好整肃一番,甚至都察院这边,都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所以皇爷叫武王过去一趟。”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赵志伟了然的点点头,伸手道:“既如此,那魏老哥,我们即刻去东暖阁吧,这些时日不见魏老哥,还真是想念啊。

  对了,兴宗这个家伙,跑到辽东那边,怎么就没有消息了?

  本王还想着有事情找他商讨,这家伙……”

  站在原地的赵崇德,见自家王爷跟魏忠贤,这般有说有笑的交谈着,不由得摇头笑了起来。

  昔日高高在上的魏千岁,现在却全然没了那种风光,不过魏忠贤在内廷的地位,那同样也是无法撼动的。

  毕竟掌握在魏忠贤手中,关于内廷的一应机构,那可是每年能给内帑进项不少的银子啊。